不是所有母親都能“母以子為貴”,兒子當皇帝,她卻始終不是太后

一直都是母以子為貴,或子以母為貴,但歷史卻有這樣一位,自己的親生兒子當上了皇帝,自己卻未被冊封為太后,這位女子卻沒有做到“母以子為貴”,因為兒子讓“養母”貴了。

她是漢明帝劉莊的賈貴人,歷史上對她的記載寥寥數筆,她為漢章帝生育一兒一女,兒子就是東漢第三位皇帝漢章帝劉炟,女兒是平陽公主劉奴,她也是劉莊後來的皇后-明德皇后異母姐姐的女兒,這位明德皇后也算是賈貴人的小姨。

不是所有母親都能“母以子為貴”,兒子當皇帝,她卻始終不是太后

漢明帝劉莊影視劇形象

賈貴人和自己的小姨本來都是太子劉莊的妾,劉莊即位後,她們倆都是被封為貴人的,也是這一年賈貴人生下兒子劉炟,然而劉莊卻把這個孩子報給了同樣位份的馬貴人,並對馬貴人說“人未必當自生子也,但患養之不勤,愛之不至耳。若能愛如己子,則孝敬亦如親生矣。”當時的馬貴人也只有18歲而已,馬貴人果然沒有讓劉莊失望,待劉炟一直如親子。

不是所有母親都能“母以子為貴”,兒子當皇帝,她卻始終不是太后

明德馬皇后影視劇形象

三年後,臣下請求立皇后,當時的皇太后陰麗華覺得後宮中德行最好的就是馬貴人,於是劉莊就封馬貴人為皇后,立劉炟為皇太子,劉奴也在這一年封平陽公主,而作為太子和公主生母的賈貴人卻未有任封賞。如果說馬皇后能當上皇后是因為婆婆陰麗華的推薦和丈夫的喜愛,那等到她的養子登基之後,奉馬皇后為太后,而自己的生母卻鮮少有提,並未有額外的加封,確實讓後人意外。

不是所有母親都能“母以子為貴”,兒子當皇帝,她卻始終不是太后

陰麗華影視劇形象

其實漢朝還是比較重視嫡長的,劉炟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劉莊的兒子也不少,三歲還是個孩子,誰也不知道以後就一定是個賢能的明君,能被立為太子,其實主要還是她養母的的原因,這為馬皇后也是歷史上出了名的賢后,想來對劉炟的教育一定是非常好的。馬皇后應該也非常得丈夫喜歡的,她沒有兒子,丈夫就給她找個兒子,一生都得丈夫的寵愛,可想劉炟開始是以“養母為貴”了,所以劉炟也彙報以“母以子為貴”。

劉炟即位之後,尊自己的養母也是嫡母為皇太后,多次要加封皇太后的孃家,也只人皇太后的孃家為自己的外家。而對自己親生母親的孃家賈家卻未有任何榮寵,從記載上來看劉炟不加封自己的生母確實和她的有養母有關係。

不是所有母親都能“母以子為貴”,兒子當皇帝,她卻始終不是太后

漢章帝劉炟影視劇形象

也就是說,在馬太后去世之後,劉炟另外封賞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但也僅限於錢財上,始終沒有封自己的親生母親為太后。

漢朝非嫡子身份而即位後封自己母親還是有先例的,漢昭帝劉弗陵也不是以嫡子的身份即位,但他也在成為皇帝之後追封自己的親母為皇太后,所以劉炟完全可以封自己的親生母親,就算是嫡母在世的時候不好加封,但是等到嫡母過世後也是可以加封的,而劉炟卻始終未封自己的母親為太后。

劉炟做了到底是“生恩”大還是“養恩”的選擇,也是有人讚揚,有人詬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