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常規賽mvp真的不如總決賽fmvp麼?你怎麼看?

頭髮總也長不長


不不不,我個人觀點是總決賽FMVP高於常規賽MVP,這裡有人說我瞎扯了,可你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知道,反方的觀點,肯定會抨擊我說,你瞎掰。

你知道常規賽MVP到底是什麼嗎?常規賽MVP是個人榮譽最高的象徵了,但凡是得到這個獎盃,無一不要經受常規賽多達82場比賽的考驗,停擺除外,就算你傷停,要獲得這個獎盃,你少說要打70%以上的比賽,也就是56場比賽,自然只打56場比賽,還是很難獲獎,你必須要打夠7場,還是以球隊第一人的身份,球隊絕對戰術核心,去完成比賽,並且,球隊戰績,少說也要達到聯盟至少前三才可以得到(參考科比和納什)。

這個是沒錯,不可否認,常規賽MVP這個獎盃含金量十足,他是個人榮譽的頂點,他比起那些單項,好比說,得分王、助攻王、籃板王這些,還是拉開了一定差距。

拿到常規賽MVP,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這球員入選了最佳陣容。

這就是MVP的價值。

此時,或許又有人說了,既然你知道常規賽MVP的價值,你在這裡瞎bb什麼?

可說到底,籃球還是一項團隊運動,是五個人的運動,並非一個人,常規賽MVP多數時候,證明的只是這個球員本身綜合價值。

可籃球是一項競技運動,競技體育的核心,是贏。

是6月份那璀璨的奧布蘭杯。

而不是球隊,在4月份,你到底贏了多少比賽。

除開聯盟歷史獨有韋斯特那次不算,其他任何一屆總決賽MVP,無一不是頒發給了獲勝者一方。

換句話說,獲得總決賽MVP的一方,除開傑裡·韋斯特那次之外,其他場次無一不是獲得了總冠軍。

也就是說,有總決賽MVP那麼一定有總冠軍,而你有常規賽MVP則不一定有總冠軍。

那麼這個問題,就簡化成了常規賽MVP含金量足,還是總冠軍含金量足了。

其實,這就是廢話了。 不是嗎?

說到底俱樂部,競技體育講的是贏球,而決定球員歷史地位也是總冠軍,那麼總決賽MVP自然比常規賽MVP含金量更足。


【加我關注,一起聊球, 喜歡請點贊】


籃壇碧玉刀


正所謂mvp雖可貴fmvp價更高!

一:1,mvp可貴之處在於常規賽一共有82場比賽,球員必須上場達到80%的比賽也就是70左右。

2,全隊的戰績必須名列前矛,就近10年來說拿常規賽mvp都是聯盟前5名的球隊,你數據再好隊球隊貢獻不足也很難拿mvp。

3,個人數據在全隊第一,在聯盟前10以內,經常會看到某某球員個人數據超級出色了,到最後還是沒能拿到mvp,這隻能怪自己球隊戰績不夠好了!

4,還有就是免疫因數,很多球迷媒體朋友對於連續幾年拿到mvp的球員產生免疫,因為這個mvp是由他們進行投票的,打個比方詹姆斯當時已經連續4年獲得mvp在第五年很多人覺得不再把票投給他,這也是一種因數!

所以常規賽mvp是多麼難得多麼可貴!

二:1,總決賽fmvp的價更高,因為首先要保證自己球隊過五關斬六將進到總決賽才行!

2,要贏得總冠軍那個球隊才行,歷史上只有一次才是輸的一方球隊拿fmvp,現在想都不用想,詹姆斯那一年5項數據兩隊第一也沒用!

3,他不一定是全對得分最高的,好比如方面的馬刺萊昂納德,和勇士的伊格達拉,他們是最好的防守球員(都是防守對方最厲害球員)也就是詹姆斯!

所以老豬覺得球員們肯定更喜歡fmvp,因為拿到了總冠軍,但是常規賽mvp更難拿!

哈哈,我是球哥,喜歡球哥解析的可以點點贊,還想看球哥更多精彩內容的點點關注,或者點進主頁觀看哈!





球哥1


那是肯定的,常規賽比較漫長,各支球隊都沒有拿出玩命的防守,打出漂亮的數據相對於季後賽是相對容易一些的,其實看上賽季的常規賽MVP字母哥就能很好的發現這個問題。

常規賽字母哥無所不能,無人可擋,得分,籃板,助攻,蓋帽一項不落,猶如天神下凡,勢不可擋,雄鹿也取的了常規賽聯盟第一的成績,字母哥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常規賽MVP。

到了季後賽就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是東部決賽,運動員場場拼命,刺刀見紅,字母哥的優勢就沒那麼大了,相反字母哥的投籃能力差被無限的放大,字母哥數據也下滑比較明顯,最後雄鹿2-4被猛龍淘汰。

FMVP是毫無疑問含金量最大的獎項,是球隊奪得總冠軍貢獻最大的球員!




小飛俠影視剪輯


得追求不一樣,含金量就不一樣!

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

就詹姆斯、杜蘭特等已經獲得過常規賽MVP的超級巨星而言,常規賽mvp的含金量是沒有總決賽MVP的含金量高的,總決賽的MVP更能鞏固這些超級巨星的歷史地位,因此我認為在這一類人身上總決賽MVP含金量更高!

第二類:

東契奇、特雷楊等尚未獲得過常規賽MVP的超級新星而言,常規賽的MVP尚比總決賽MVP重要的多,因為就他們目前的球隊狀況也好,歷史地位也好,包括薪資要求都需要一個常規賽MVP作為一塊敲門磚,因此我認為第二類人更覺得常規賽MVP含金量更高,這更像是獲得一種業界認可,得以宣佈我已經踏入超級巨星的行列!

第三類:

各個球隊的第六人(或者奇兵例如伊戈達拉之類的),在他們心中已經在聯盟混跡多年,因為伊戈達拉的先例,他們內心渴望的都是在總決賽的舞臺上通過自己的努力釋放出自己不曾被人認可的力量,去因為總決賽的高能表現去獲得總決賽MVP,畢竟常規賽這些老兵只能是綠葉,總決賽的舞臺才是他們爆發的時刻,也許他們心中都有一個聲音,每年都會有一個總決賽MVP,但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呢?所以在這一類人身上總決賽MVP含金量更高!



上天入地看籃球


FMVP的含金量更大,到了季後賽越往後比賽強度越大,何況是總決賽,在這樣高強度的比賽還能保持較好的輸出是更加難的,Mvp只能說明你是球星,而FMVP這決定了你更高的高度[呲牙]




杜哥聊球


不一定吧!常規賽前三節一般防守較一般,獨立核心的球隊明星球員球權多,容易刷分,水分高,季後賽第一分鐘就加強防守了,主要還針對巨星進行防守了!這份考驗巨星的成色了!超巨就能穩定發揮,並能打關鍵球,這總決賽MVP比較得到認可的原因,所以總決賽MVP稍佔優勢。但單獨拿兩個人來PK,那就不一定誰厲害了,哈登和萊昂納德誰厲害,這種事說不清楚。



體育紅在東方賽事精選


縱觀這麼多年的nba常規賽mvp跟總決賽得mvp,我認為還是常規賽得更有分量一下,其榮譽更加突出,因為常規賽mvp更加可以衡量個人得整體成績,可以說是整個賽季的成績都是相當突出,而總決賽mvp得主有的是角色球員,就這一點可想而知。











戰士很厲害


首先討論常規賽MVP,常規賽82場比賽,你必須保持非常高的出勤率,比如哈登打了72場,出勤低於60場比賽都很難有說服力;第二再是你的個人數據,你必須貢獻出場均20+5+5的全能表現才可以被評選,換個說法就是你必須是球隊老大;第三就是球隊戰績,這是最重要的,你率領的球隊必須是聯盟季後賽球隊,甚至總冠軍級別的球隊,魚腩球隊不可能產生常規賽MVP

總決賽MVP,參考的依據是總決賽的表現,前面的比賽都不是參考依據。比如近兩年讓人意外的倫納德和伊戈達拉,這兩支球隊都是擁有好的團隊體系,每個人都可能站出來。往往在球隊核心球員被掐死的情況下,角色球員站出來了,從而獲得了MVP。也有庫裡與杜蘭特,詹姆斯與歐文這種情況,這時投票可能就不去看數據,憑的是對球員的印象。

所以我感覺常規賽mvp含金量高


玉明棒嘞


按道理來說常規賽MVP大於總決賽MVP,但伊戈達拉這個總決賽MVP刷新了我的認識。不過我還是覺得常規賽MVP大於總決賽MVP,畢竟是一個賽季的




零角度1999


常規賽mvp的含金量確實不及總決賽fmvp,可能在很多球星包括球迷心中都這樣認為:總冠軍球隊才是最好的球隊,而不是常規賽戰績第一的球隊。舉個例子:勇士曾經常規賽73勝,常規賽第一,但在總決賽輸給了當時詹姆斯帶領的騎士,很顯然,當時的騎士是聯盟最好的球隊,詹姆斯是最好的球員,而不會說庫裡、格林等是聯盟第一。

懂球的人都知道,常規賽只是獲得季後賽的門票,而季後賽才是真刀真槍比拼的地方,贏得總冠軍的球隊才是最好的球隊,贏得fmvp的球員才是聯盟最好的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