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說,雖然錢都給你哥哥,但我們是一樣的愛你,沒有偏心的父母,怎樣看待這件事?

ALU_U


我想你爸爸說“雖然錢都給你哥哥,但我們是一樣的愛你,沒有偏心的父母。”說明你爸爸雖然錢都給你哥哥了,但是他真的還是愛你的,也許你的哥哥比你更需要錢,在他們眼裡,你比你哥哥優秀,是可以讓他們放心的孩子,而你哥哥的經濟狀況沒有你好,看到你哥哥受苦,他們也會心疼,所以認為把錢給你哥哥沒有錯,你的能力可以自己去賺取。

世上沒有偏心的父母,這句話我不贊同,就像我們對待朋友的感情一樣,不可能對待每個朋友的感情都是一樣的,肯定有更喜歡與喜歡的區別,父母也一樣,大部分父母是看哪個孩子優秀喜歡哪個孩子,因為優秀的孩子讓他們有面子。也有一部分父母就是喜歡其中一個孩子,沒有理由的喜歡,就算那個孩子再不孝順他們都喜歡。

無論父母把錢給哪個兄弟,我們都應該理解,我們成年後就應該明白,今後不能靠父母,特別是家裡有兄弟的家庭,什麼都要靠自己才對,父母願意給很好,父母不願意也沒關係,我們自己有雙手,靠別人給的東西不可靠,靠自己去賺取的,用起來都覺得開心。父母如果願意給你哥哥錢就給,雖然你不貪他們的錢財,但是心裡還是會一絲絲的難過,因為我們一直把父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父母卻沒有把我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心裡難過了,但是他們是我們的父母,應該去理解他們,去包容他們,我們自己努力點吧。


大小姐的小小夢


其實我們家真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說實在,我到現在這麼大都沒有去給老家掃過墓,即使是我母親去鄉下給我爺爺奶奶掃墓都屈指可數,說女人是不用去掃墓,也不入鄉下我哥哥一輩的家譜的,雖然封建思想很陳舊,萬幸的是父母對我的愛並不少一些,可能是我真的很乖,也很懂事,以前家裡窮,什麼活都幹,大哥就整天在外鬧事,二哥就是個學霸,但生活就沒有什麼常識,當父母在外工作,我從八歲起就負責家裡的大小事物而且是心甘情願的。這種性格一直到大,所以在家倒沒有感覺重男輕女,而且父母對哥哥的照顧和愛和我的有點不一樣很小就種植在我心裡,女兒以後都是嫁出去的,兒子養的就是防老傳宗接代的,我覺得挺天經地義,並沒有要求怎樣公平。

雖然現在為人妻為人母,對家付出確實沒有有本事對二哥多,卻也比沒混出名堂的大哥一家要付出多了去了,可是父母還是願意傾囊相助他們一家,孩子讀到高中的吃喝拉撒都是父母一手帶大的,現在帶的差不多了帶二哥家的,我們家的孩子理所當然是在夫家帶,這和北方人差很多啊,我也還是認這個理的,誰叫我就是一直被洗腦慣了的南方姑娘[呲牙][呲牙]

所以父母再怎麼偏愛哥哥們,我都不會阻攔或怎樣,心裡肯定心酸,但事實是讓七十多歲的老人和他們談平等談男孩女孩你都要一碗水端平,他們肯定信誓旦旦他們給予的感情是一樣的,質疑他們會傷了他們的心,而且覺得他們做的沒有錯,相反,是給女兒也要傾囊而出的話就不太可能,因為遇到錢財之事,天平都會傾向於養兒防老的封建思想裡。


還是一個秋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的確如此,雖然我不知道你爸爸把錢都給你哥哥是什麼原因,但從後面一句“但我們是一樣的愛你”中可以看出,父母對你應該是沒有外心的。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想想我們從第一聲啼哭開始,一把屎一把尿將我們養大,父母可操碎了心,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深有體會,一些辛苦的細節我就不多表了。爸爸這麼做,也許有他的良苦用心,身在其中的你可能體會不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學會理解和體諒父母!希望能夠幫到你,也希望你們全家幸福美滿!



領昱情感絮語


昨天的事,幫朋友裝修店鋪,他也是這種情況,不過他是他家老大。父母溺愛小兒子,給小兒子要求買車老大添錢,買房抵押老大的房子,結婚和裝修又要要求給一波錢。他弟不上進,整天玩遊戲,陪女朋友逛,他父母從來沒說過什麼。我朋友開建材小店的,一年賺個15萬左右,開這個店是我朋友老丈人給的錢,結婚是我給借的錢。他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作為旁觀者來說他想要的關愛一分都沒。這是當父母的觀念問題,不是他們不愛你,他們只是用了他們認為對的方式愛你。


戴面具的貓882


我就非常覺得有問題,不偏愛為什麼要這麼做,就算哥哥如果困難點的話要把錢都給他可以沒意見但前提是能不能一起商量一下,你們可以說服我,光明正大的如果同意了就需要你們這麼一說自然懂事。以德服人也算是給事情找了個合適的說法才更能有說服力,就憑一句話為什麼就要別人去理解去接受!一碗水怎麼端平就看怎麼去溝通怎麼去維和了,而不是講兩句話就能掩飾內疚,就能讓人去接受事實!其實最自私的就是父母了,什麼都是父母的以為……



喻精靈


以前我一定是很憤怒的,但是,現在真的想開了。也許在父母眼裡,你就屬於那個用嘴來哄哄就行的孩子,而那個他們珍愛的孩子,必須用房用錢來表達對他的愛。

也就是如此吧!

沒法看待。自己平常心對待就行了。

自己已經長大,命也是父母給的,他們能哄你兩句就聽著,不哄你你還能怎麼著?

天下的父母並不是全無不是,但是能怎麼樣,還都能斷絕關係是怎麼滴呢?

跟一些極其重男輕女的父母來比一比,他們做得還是可以的,起碼沒把你扔了吧!

反正我一個同事,她在家就屬於像房四井那樣的地位,上面三姐姐,下面一弟弟,用腳 指頭想都知道她在家是多麼不受寵,甚至於受冷落的。但是她在長大後,有一次鼓足勇氣問父母為什麼這麼重男輕女,結果呢,父母一臉茫然,氣憤地指責她:我們怎麼不疼你了,不也是把你養大了嗎?也讓你上學了,也沒把你扔了啊?

這就是區別 。在父母看來,能不扔能讓上學就已經是足夠好的了。

所以,還討論什麼呢?沒有必要。

所以,我就生一個,我很難保證我能不偏心,能做到絕對公平公正的。


longsuixin


您好:

不能拿錢去判斷老人的愛。

我家我們姐弟五個,房子動遷了,又給了好多房子,老人全部給了最小的弟弟,我們四個女孩都沒有。

一個思想,是老人沿襲了一貫的傳統“兒的江山女的飯店”。他們認為兒子的家才是他們老時的歸宿。而女兒是嫁到別人家孝敬公婆更多,而是成了外姓人。所以把財產給兒子才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兒子跟他們的後代。

還有一個原因,老人有一千個怕。老人想把一碗水端平,但是狼多肉少的分到誰的手裡都不多,主要怕兒媳婦鬧離婚,怕女兒回去爭要家產他們會急死……

所以說,不是他們偏愛誰才多給誰錢,而有時他們也很無奈,相信可憐天下父母心吧。我們也有我們說不出的無奈,只要能求得老人安心就足夠了。

祝吉祥!


尤主明


俗話說:十個手指都不一樣齊。意思是父母偏心是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題主爸爸的話本身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我只有一個女兒,愛和金錢也只有給她。

如果我有兩個孩子,其中必定有一個比較聽話比較乖,討我喜歡的。那麼,我自然而然的會關注她(他)多一點,給她(他)的幫助也就會多一點,而這可能連我自己都沒有覺察到。

這在另一個孩子眼裡就是偏心。

不偏心的父母是沒有的,只是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罷了。


一葉草73


肯定是女兒了[捂臉]重男輕女,說的比唱的好聽,我聽的太多了,有什麼事都是找女兒好處都是留給兒子,父母兄長還認為理所當然,我們家以前就是這樣什麼屁事都找我給錢,結婚頭幾年平時幾千幾千要、最後開口十萬了我就拒絕了,然後跑婆家罵我是沒良心的🐶,那個傷心啊、沒結婚以前也是要我覺得沒什麼問題,結婚後作為父母兄長就要為女兒考慮了,我們這些當女兒的在婆家還是要點臉面要點自尊吧!很多父母兄弟是不會考慮女兒的


雪梅131419


典型的需求與供給不匹配。

孩子想要的愛是需要有物質的供給做為證據的;而父母願意給孩子提供的愛卻只有精神上的關心,也許還有鼓勵讚美等等。他們把物質上的支持都給了他們認為最需要的人——另一個孩子。在這個意義上,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偏愛哪一個的觀點是成立的,不是騙人的。

不過在這樣一個財富當道的社會,給子女的財產分配不平衡(不是平均)而說自己對哪個孩子都沒有偏愛,確實說不過去,只能說老人家在自己催眠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不偏心。

所以,當老人這樣說的時候,不必反駁,反而贊同可能反而引起對方的反思(前提是對方是有反思能力的人)。因為反駁帶來的是老羞成怒,更強化他這樣做是對的認知。

另外,物質上有需要支持的就明白的跟父母提出來,借也好,給也好,不借也好,總之要讓父母知道,你也是需要物質支持的。

如果你其實根本不需要父母在財務上的支持,自己創富能力很強,只是想讓他們用最在乎的錢來證明對你的愛,那需要反思的是你自己——安全感的來源。

以上的回答,是基於一般性的猜測,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及其他影響因素,如果有偏差,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