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河間市廣大黨員幹部奮不顧身奔赴抗疫一線,不分白晝,加班加點,不計報酬,為打贏這場“阻擊戰”默默奉獻著。瀛州鎮劉莊村兩委班子成員張文清(女)就是其中之一,她用火熱的激情詮釋了當代巾幗的魅力,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農村幹部的擔當。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就是對不起丈夫和孩子


從疫情開始至今,張文清沒休過一天假,她日夜堅守在抗疫前沿。每天要對返鄉人員逐一仔細排查,詳細做好記錄,還要耐心勸解村民不出門,有時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吃。她大兒子剛滿四歲,小女兒才一歲多,兩個孩子正是需要媽媽的時候,每一次出家門,孩子都會扯著她的衣服,哭喊著不讓走。沒辦法,為了工作她只能狠心掰開孩子的小手,強忍眼淚離去。為了避免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張文清早晨只能在孩子沒醒時就走,晚上也是孩子睡了才回家。文清覺得對不起丈夫和孩子,當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總想盡量幫丈夫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丈夫對她很理解,心疼地說:“我知道你在外面很累,家裡的活你就不用管了,我一切都承包了”。丈夫的幾句話說的文清心裡暖暖的。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等疫情過去了,再好好休息


劉莊是個大村,全村近兩千人口,共11個隊,張文清負責把每個隊的人員信息形成網格化管理,這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耐力。為了做到心中有數,確保不漏掉一戶一人,她挨家挨戶去登記註冊,忙起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一天下來胳膊都抬不起來,腳都浮腫了。連日的忙碌,吃飯沒準點,再加上休息不好,文清嘴裡都起了水泡。但她為了能早日完成任務,咬牙繼續堅持工作。大家見她實在太辛苦,勸她多休息,她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年輕身體素質好,扛一扛就過去了,困了趴著眯一會就能歇過來,等疫情過去,咱們再好好休息”。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只要覺得對,盡心做就是了


張文清熱心為人。為了讓守卡口的志願者能吃上口熱乎飯,張文清自己總是顧不上吃飯,先把食物送到卡口,等志願者們吃完她再回家吃飯。對弱勢群體她也是關懷備至,在防疫工作中,經常和其它村幹部一起走訪慰問村裡的孤寡老人,瞭解生活情況,看他們是否缺菜缺物。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張文清工作細緻。為開展好排查工作,張文清給每個卡口都做了出入人員登記表格,經常去各卡口指導志願者排查填表。另外,防疫期間,許多村民自發為堅守在一線的志願者捐款捐物。為此,張文清製作了臺賬,詳細標註了捐助者的姓名、捐款錢數及捐物名稱和數量,哪怕是一個口罩,一枚硬幣,她都一一記下,她說:“捐款不在多少,捐物不在數量,都是鄉親們的一片心意,一定要記清楚記準確,不能落下任何一個獻愛心的人。”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張文清性格豁達。在疫情嚴重的日子裡,張文清每天都守在高音喇叭旁邊,一遍又一遍的廣播著防疫知識和注意事項,嗓子啞了,她含個金嗓子含片,嘴唇上裂開許多小血口,她就抹點護唇膏,餓了就吃口泡麵,經常加班到深夜。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儘管張文清做了這麼多,但還是有人不理解,說她太較真,死心眼兒,不善變通。但她卻不以為然,微笑說:“誰人背後無人說,但求無愧我心,只要覺得對,盡心做就是了。”


河間抗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張文清

(樊莊小學劉素佔供稿,週報許寶峰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