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的歷史之美


晉祠的歷史之美

晉祠原名唐叔虞祠,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下,靠近晉水源頭。國人一向講究背山面水是風水寶地,於是這裡分佈著近百座歷代王朝修建的殿堂樓閣,橋榭亭臺。漫遊晉祠,看到的不僅是風格迥異的秀麗景色,而且彷彿看到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清晰脈絡。晉祠之美,美在歷史。

晉祠供奉的是西周晉國第一代諸侯唐叔虞。司馬遷在《史記·晉世家》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周成王有一天開玩笑讓羸弱的弟弟姬虞去做唐國的諸侯,但遲遲未兌現諾言,史官們便對成王說,天子無戲言,成王這才把弟弟封為諸侯。因封地內有晉水,便改唐為晉,也就有了今天山西省的簡稱。姬虞執政期間,興修水利,發展農業,深受民眾的擁戴,後人建祠祭祀,稱其為晉祠。到東魏、北宋時期,高歡父子在晉祠"大起樓觀,穿鑿池塘",晉祠規模隨之擴大。李世民父子則在晉祠拜禱於姬虞神像前,隨後起兵滅隋,而把自己建立起來的國家定號為唐。五代時,後唐李存瑁、後晉石敬塘、後漢劉知遠等都從這裡起兵建立自己的"國家"。宋初,趙匡胤攻打晉陽,認為此地經常出現"真龍天子",為切斷龍脈,將晉陽城夷為平地,但唯獨留下晉祠並進行了返修擴建。從金代到明清時期,普通民眾也加入到晉祠的建設中,更賦予了晉祠許多大眾性。可以說,晉祠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

能夠見證這些歷史的莫過於那些古樹了,周代所植的柏樹距今已有3000多年,其高大的身軀和粗壯的樹冠至今仍濃廕庇日,蒼勁挺拔;隋槐和唐槐枝葉尚繁,仍有一瓣一瓣的槐花隨風飄落;金元時期的楸樹,明代的銀杏樹,清朝的復生槐,這些樹木彷彿是一群久經風霜的老人親歷了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智伯水灌晉陽"、"豫讓吞炭刺趙"、"劉琨孤城抗戰"、"晉王車裂李存孝"、"唐王御書晉祠銘"、"武則天詔刻《華嚴經》"、"宋太宗三下河東"等歷史大戲都曾在此上演。而養活這些歷史的莫過於晉水之源難老泉了。"難老"取自《詩經·魯頌》中的"永錫難老"。1800年前,此泉可灌良田10萬餘畝,到幾百年前,水量漸少,晉水南北村民為爭水互相械鬥的事屢有發生。相傳為平息爭鬥,官府置一油鍋,並在煮沸的油鍋中投入十枚銅錢,晉水北一張姓青年跳入油鍋撈起七枚,雖然為此而喪生,但從此後晉水北的民眾分得七分水。且不說張郎的所謂"義舉"帶來什麼樣的道德後果,但有一點晉水水量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到上世紀90年代,難老泉水幾乎枯竭,沒有水的晉祠便沒有了神韻和靈氣。

歷史的金戈鐵馬、刀光劍影和晉祠昔日的繁華已成為過眼雲煙。望著晉祠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彷彿就能看到鮮活的歷史。尊重歷史,就應當尊重晉祠,尊重晉祠的歷史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