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南疆,其地理地勢並不太高,為什麼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溫暖溼氣進不來呢?

劉彥哲2H


本地人來回答一波。

新疆的地形大體上被稱之為“三山夾兩盆”,北方有阿勒泰山,中部有天山山脈,而南部則是喜馬拉雅山山脈,兩大盆地夾在這三大山脈之中,所謂的“南疆”一般泛指“塔里木盆地”。

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被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這是一目瞭然的,那麼西邊的冷氣流呢?

我們小時候聽天氣預報都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往往這冷氣流一來,不是下雨就是下雪。


實際上南疆的最西端也是近乎封閉的,在南疆的最西端,天山山脈的分支和帕米爾高原基本合攏,造成了南疆近乎四面環山的格局。

這張圖要更直觀一些。

南疆確實非常乾燥,但阿克蘇周邊出產大米,塔里木河流域有以打魚為生的維吾爾族村落,最最最乾燥的地方卻是地圖上不起眼的吐鄯託盆地,就是地圖上標註的吐魯番盆地。

想體驗近似火星的地表嗎?去吐鄯託盆地羅布泊周邊耍一圈,保準荒蕪到讓你懷疑人生!


為情下天山


新疆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新疆的水汽大部分是來自北冰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水汽可以忽略不計。

海洋上空的水汽是不會自己移動的,需要風來吹動。地中海夏季的時候是沒有風的,即使有風也是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所以沒有水汽移動。冬季的時候有風,但風是向北吹,海洋氣流吹不到新疆。

而印度在秋冬季的時候是旱季,因為冬天的時候風從亞歐大陸吹向印度洋,這樣陸地來的風就沒有水汽,所以印度旱季的時候非常缺水。

而夏季的時候,風從印度洋吹向陸地,印度迎來雨季,降水量特別大。可是風吹到了喜馬拉雅山後,就開始爬坡,越往上爬越冷,水汽預冷會變成水,所以喜馬拉雅山南坡降水特別多,等爬過了喜馬拉雅山,幾乎就沒有水汽了。

所以印度洋水汽也過不來。

但是冬天的時候,北冰洋的氣流可以到達北疆,遇到天山後氣流開始爬坡,所以天山北部、也就是北疆冬天降雪多,夏天冰雪融水多,不怎麼缺水。

但南疆哪地方的水都進不來,就形成大沙漠了。


劉權林


印度洋季風,被青藏高原擋住了。

在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優飾演的角色曾這樣忽悠徐帆: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條隧道,甭太寬,50公里,讓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直接通過,那將是多少個魚米之鄉啊!如今電影已經過去這麼多年,每當回想起這個片段,忍俊不禁的同時也讓我們思考,以今天的工程技術條件可以實現電影裡的情節嗎?

印度洋暖溼氣流又名“孟加拉灣暖溼氣流”或“西南暖溼氣流”,是造就喜馬拉雅山南麓密林遍佈的主要原因。按照葛優的說法,是喜馬拉雅山的阻擋導致強勁的印度洋季風無法抵達西北,那麼開通一條隧道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了嗎?當然不能,事實上即使把整個喜馬拉雅山推平,印度洋暖溼氣流也到不了新疆地區。

新疆素來以雨量稀少、氣候乾旱著稱於世,但在眾多戈壁荒漠當中有一片地區卻是例外,那就是伊犁河谷。河谷之內水草豐茂、四季如春的氣候拜誰所賜呢?說出來簡直讓人不敢相信,竟然是萬里之外的北大西洋暖溼氣流。這股氣流從大西洋出發,途徑地中海、中東、穿越中亞抵達新疆,此時已是強弩之末,儘管如此仍舊能夠創造出伊犁河谷這樣的人間仙境。那麼近在咫尺的印度洋氣流如果沒有了喜馬拉雅山的阻隔為什麼還不能抵達新疆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阻擋印度洋季風的究竟是喜馬拉雅山還是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不是坐落於平地上的山脈,其底座本身就是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青藏高原,即使人類有能力把喜馬拉雅山鑿穿,季風也翻不過高原。而如果要在青藏高原上做文章的話,需要多少爆破點?勘探、設計、運輸、施工要準備多少年?普通的炸藥還管不管用?動用核彈的話要留下多少汙染?這些都是現階段無法解決的難題,因此也就不存在工程的可行性。

其次即使技術條件允許,工程可以進行,季風翻越高原進入新疆西藏就一定是好事嗎?中國大部分水系發源於青藏高原,如果暖溼氣流覆蓋西北,突然增加的水汽必然使青藏高原雨水氾濫。而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暴漲的河水一路向東,華東富庶的平原豈不是要變成一片澤國?而且考慮到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就是雅魯藏布江,一旦這項工程得以實施,恐怕第二年布拉馬普特拉河就要發生大洪災。

喜馬拉雅山的形成歷經兩億多年,無論地理、水文還是生態都是在漫長的過程中逐漸達到平衡的,突如其來的改變可能會在某一點取得短期經濟效果,但帶來的災難性毀滅卻是幾代人都彌補不了的。所以暫且不論從技術上是否可以改變自然,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敬畏、尊重生態。


地圖帝


植被覆蓋沒有了,地熱使暖溼氣流升高,形成高空的暖溼氣流,而不是低空降雨暖溼氣流,所以要想降雨方法就是恢復地表植被,封山育林,禁牧,溼地保護。


機械師style


儘管南疆地理地勢不高,但是南疆的周圍地形地勢高,這就對於水汽造成了阻擋。

1、從距離上來看,南疆深居內陸,距離地中海和印度洋都相當的遙遠。

2、從地形上來看,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乃至整個青藏高原都是水汽傳輸的阻礙。

3、正因為該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地形限制水汽難以到達,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少雨、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比較大。

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地理愛好者


我覺得有必要把喜馬拉雅山挖開一個風口,我已買好鐵鍬,有一起去挖山的嗎?


傾世執子潤夢


從印度洋泵送海水到喀什(葉城),沿途形成大小不一的水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