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新聞特寫:重鋼總醫院的“七朵小花”

重鋼總醫院是重慶市大渡口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之一,47名醫護人員進入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參與救治,其中女性有35人,大多為“90後”。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她們是女兒、妻子、母親,我們口中的“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女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守護人民健康的職責。

身著防護服的她們,總讓人覺得虎背熊腰,其實裡面只是一個個嬌羞柔弱的小女子。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重鋼總醫院第一批進入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七位“85後”護士小姐姐,聽聽她們的故事。

“我們的秋月姐”

來自手術室的蘇秋月,年紀不大卻總擺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被髮熱門診的女孩們稱為秋月姐。然而被叫“姐”,卻是因為她事事考慮周全,同事們說:“在發熱門診剛成立的時候,秋月姐發現門診沒有工作流程,她就自己“寫寫畫畫”了一套流程,讓我們一目瞭然,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蘇秋月

“前段時間醫院靴套缺貨,秋月姐說她之前用垃圾袋做過靴套,就手把手教我們怎麼做,還安慰我們、鼓勵我們。”

蘇秋月說:“醫院選我肯定是覺得我挺能幹,畢竟我在手術室待過,也掌握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沒有什麼可怕的!”

嘴上說著不怕,可蘇秋月心裡也有害怕的時候。在發熱門診值完第一個夜班後,她特別怕回家把奶奶、爸爸、媽媽感染了。由於天氣冷,手經常被凍得通紅,再加上反覆洗手、消毒,兩隻手變得“毛躁躁”的,還沒談戀愛的她笑稱:“害怕今後人家會因為我的手不喜歡我。”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被凍得紅腫的手

20歲的她才入職20天

1999年出生的羅渝是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一線最小的姑娘,到發熱門診之前,她才到重鋼總醫院入職20天。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羅渝

作為新人,羅渝不停地告訴自己要好好表現,一定不能讓同事瞧不起、讓醫院說自己不中用。對於發熱門診和普通病房的區別,羅渝感覺其他操作都差不多,就是防護級別高很多。她說:“穿戴著口罩、隔離衣、防護服,悶、熱、行動不便,每天一下班幾乎都是沾床就睡。”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身穿防護服的羅渝

今年春節是羅渝第一次在外面過年,她說:“我想家,特別想爸爸、想媽媽!但是爸爸讓我好好幹,不要想他們,等忙完了再回去給我弄好吃的!”

膽大心大的“小霞妹”

來自於心內科的甘青霞,離開家鄉廣西獨自在重慶,科室的哥哥姐姐們都喜歡叫她“小霞妹”。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甘青霞

“大膽”的小霞妹不僅主動申請到發熱門診上班,還遞交了參加援鄂醫療隊的志願書,她說:“我爸媽、我哥擔心我擔心得睡不著覺,他們還把我當成孩子!”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甘青霞主動申請到發熱門診上班

小霞妹除了膽大,心也大。談到願望,她說以後想好好學一門能拿得出手的技能。

她來隔離病房是有底氣的

來隔離病房前,孫平是醫院ICU的護理組長,一位年輕的媽媽。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孫平

她說,來隔離病房,她是有底氣的,底氣源自她所掌握的知識和臨床經驗,重症病房是病人最後的防線,所以要求每一個護理人員必須知識過硬、操作過硬。

大年三十晚上23點50分,孫平接到醫院電話,派去隔離病房。第一次上“戰場”,孫平用盡了渾身力氣穿戴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把自己捂了個嚴嚴實實,以至於幾個小時下來,自己滿臉壓瘡。她說:“這個大年三十終身難忘,也是自己一輩子最寶貴的財富和經歷。”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捂得嚴嚴實實的孫平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孫平檢查病人基本情況

隔離病房的一塊“萬能磚”

來自於耳鼻咽喉科的程佳,也是一位年輕的媽媽。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程佳

隔離病房護士長說,程佳就是隔離病房的一塊“萬能磚”,哪有需要往哪搬。從支援消化內科,到調至隔離病房,再到後來調往發熱門診,她沒有任何的怨言。上完夜班的她還不忘給早晨接班的同事預定早餐,她就像一股春風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程佳說,到隔離病房工作,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回家,她哭了,不是因為怕,而是放心不下自己5歲的女兒,女兒從小到大都是自己一手帶大,從來沒有分別過這麼久。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程佳為大家加油鼓勁

在隔離病房,程佳印象最深就是一位10歲的小男孩,他的媽媽居家隔離,婆婆、爺爺、爸爸確診後都轉到市公衛中心去治療了,小男孩孤單可憐的模樣讓她心疼極了,又想到了自己在家的女兒,有一種特別想保護他的衝動。每個班,程佳都會找很多話題和他聊天,聊遊戲、聊同學夥伴,還鼓勵他又有好多病人都治癒了。目前,小男孩一家人都已康復出院。

我喜歡我的工作

郭丹是一名“90後”,許多人可能認為“90後”不是發自內心地熱愛護理工作,但是郭丹真誠地說:“我喜歡護理工作,從選擇這個專業那天就喜歡,我喜歡那種被人需要,被人依賴的感覺,能夠為需要自己的人帶來健康和幸福是自己的榮幸。”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郭丹

隔離病房工作期間,郭丹是進入隔離病房次數最多、單次進入汙染區工作時間最長的護士之一。在醫院隔離病房空置後進行終末處理時,郭丹一個人對病房的空調進行了拆卸、清洗,每次從病房出來,全身上下被汗水溼透,護士長擔心她長時間待在裡面身體吃不消,讓換人時,她說:“馬上,我弄完就出來。”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剛走出病房的郭丹

郭丹說:“回家告訴愛人,我要和他暫時分開時,愛人除了叮囑我小心,其他什麼也沒說。其實,我知道他一個人曾偷偷抹過好幾次眼淚。哪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只是面對困難和危險,他們選擇了挺身而出,疫情當前,我選擇義不容辭!”

媽媽是奧特曼

來自婦產科的冉敏,是科室護理組長。春節前,她本打算回通江老家接三歲的兒子回來過年,卻接到了去隔離病房上班的通知。冉敏說:“在去開動員大會的路上,突然有種奔赴戰場、保家衛國的驕傲,英雄氣概油然而生,感覺自己的腳步都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冉敏

因為不能回老家,3歲的兒子在視頻中總問:“媽媽為什麼不來接我,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冉敏跟兒子解釋說,媽媽是奧特曼,現在外面有很多怪獸,等奧特曼打敗怪獸,才能回家……

“三八节”新闻特写:重钢总医院的“七朵小花”

身穿“戰袍”的冉敏

冉敏說,她希望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完善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更開心,希望未來的自己活得隨性隨心、積極向上。對家庭不辜負,對工作有擔當,對社會有責任。

她們說她們不是“英雄”,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和所有醫務工作者一樣。她們不是“不愛紅裝愛武裝”,只是面對疫情,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她們不懼感染風險,逆行而上。

穿上“戰袍”,她們化身“白衣戰士”,可負千斤重擔;脫下“戰袍”,她們也柔弱似水,擰不開瓶蓋。

向最美的你們致敬,願你們被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