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隨著各地疫情進一步趨穩向好,復工和開學也被提上日程。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樓市也是一樣。在被強制按下暫停的這一個多月裡,各地扶持房企政策頻出,可依然扭轉不了銷量上的頹勢。

危機之下,總有兩面性。不可否認,恆大就是抓住這一機遇的行業樣本,同是“網上賣房”,不僅靠“七五折”優惠賺足了熱度,而且還收穫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在逆境中實現完美自救。

樓市復甦在即,宅在家的你,或許正在重新考慮今年的購房計劃。當下這波行情裡,購房邏輯又發生了哪些變化,下面來詳細梳理。


01 全民薅恆大“羊毛”


受疫情影響,2月份,全國樓市成交創20年來最大跌幅。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2月份,全國TOP100房企總銷售金額3243億元,環比下降44%,同比下降38%

在樓市成交的一片頹勢中,恆大卻賺得盆滿缽滿。

自2月13日啟動網上賣房,截至2月底,恆大累計實現網上認購總套數99141套,優惠後房屋總價值1026.7億元,月合約銷售額大增108%至447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顯然,恆大能夠取得如此業績,“線上賣房”策略是其制勝的關鍵。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原以為,隨著各地房企陸續復工,貢獻了一波網絡熱度的恆大,其優惠力度會逐漸減弱,迴歸傳統房企的線下銷售模式,可是,嚐到甜頭之後,恆大卻更進一步加碼網上賣房優惠力度。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3月1日,恆大宣佈將啟動全國樓盤78折特大優惠,顧客只要繳納3000元定金就能鎖定一套房源,並且針對不同人群細化了讓利方案。

讓我們來看看恆大這波玩法兒是如何操作的:

-1-

投入3000元,即可參與線上認購

如選擇自購,定金抵房款

總價再減4萬,額外還有99折

-2-

推薦別人購買

可得3.5萬現金及1%的佣金

且定金全額返還

-3-

房子被他人搶購

定金全額退並補償3000元

-4-

若5月10前未能成功售出

可在恆房通上推薦新親友看房

賺取300元獎勵,可謂“穩賺不賠”

並且邀請他人註冊“恆房通”並認證成功

還可獲30元/人的獎勵哦

多推薦多獎勵


首先,投入資金少,3000元購房啟動資金,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其次,你買不到或者不想買了,沒事兒,定金3000我包退,房源被搶購我還補償你3000元,怎麼看購房者都穩賺不賠

再次,你買房了不算完事兒,這不反正你也是宅在家麼,閒著也是閒著,給你找份兒“兼職”,你推薦了別人買房,我給你3.5萬現金和1%的佣金獎勵,還返還你3000定金,買房還能賺錢,你考慮麼?

最後,如果你覺得推薦人買房麻煩,我還有更省力的收益方法,你身邊有人也想買房吧,那就推薦他們來看房,獎勵300元,註冊“恆房通”成功,還有每人30元的獎勵,推薦越多獎勵越多。

嘖嘖,看到這裡,想必你隔著屏幕都心動了。

不得不佩服許老闆這套營銷思路,最低價購房+無理由退房,可謂集“拼多多”+“淘寶”於大成,新時代房企線上營銷之“葵花寶典”無疑了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02 剖析“恆大式”營銷


營銷只是手段,恆大的“全民賺錢遊戲”背後,又在佈局著怎樣的一盤棋?

眾所周知,疫情使得房企銷售停擺,計劃中的“小陽春”不再,但是,行業內都心知肚明的是,購房需求只是延後而已。

疫情之下,不止恆大,一眾房企都在嘗試把售樓處從線上搬到線上。

但是,“線上賣房”這塊硬骨頭,不是隨便就能啃的動的。一套幾百萬的房子,不是隨便幾十幾百的小商品,買了後悔了大不了不要了,這麼大宗的商品,層層交易流程,即使請來了李佳琦也未必能延續銷量奇蹟,這也造就了房產線上營銷難開展的痛點。

那麼,如何擴大自己客的“流量池”,提前鎖定這波意向購房者,就是佔到了市場先機

而恆大,則深諳其道。

利於購房者的“抄底”心理,讓其“穩賺不賠”,花很少的錢,就能撬動大優惠和返利,並且形成“病毒”式營銷,從一個意向購房者自發拓展到N個意向購房者,這其中的裂變效應很快讓恆大的“流量池”蓄滿了水。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恆大營銷背後,對購房者乃至整個行業都提供了一個參考範本。

此次疫情,成為了房企佈局“線上賣房”的催化劑,同時也倒逼購房者開始接受並習慣線上看房、線上購房這樣的買房模式。

同時,恆大這套打法還給“去中介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以往,房企營銷依賴於渠道公司和中介,在大家都靠分銷走量時,背後的大筆營銷分成費用也直接影響了房企的利潤。

靠低折扣話題引爆全網,並迅速搶佔營銷先機,並給出“無理由退房”的承諾,形成渠道、策略、產品多管齊下的全包圍式營銷,走自己的營銷之路,讓其他房企“無路可走”。

所謂“得渠道者得天下”,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二季度,其他房企是摩拳擦掌,恆大卻提前收穫了“準購房者”,並且,巧妙的把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它的營銷渠道


03 給購房者的啟示


可以預計的是,藉助恆大這個“東風”,復工後,各大房企都會給出不同力度的購房優惠。

現在各方情緒積累,買房這事兒蓄勢待發。一方面,在去年各地頻出調控之後,房價已經迴歸平穩,房地產行業不會更差;另一方面,房企為了完成業績,促銷打折之戰即將拉響,購房窗口期裡,無論幾折優惠,都是真金白銀的實惠。

那麼,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如何做到不挑花眼呢?

首先,疫情“語境”噱頭下的房子要謹慎。

往往,剛剛經歷過一些事情,心理認知會讓我們造成選房上的偏差。

例如,地震之後,我們會選擇更抗震的房子;疫情宅在家的這段時間,我們對住宅密度和戶型通風更為關注。

我們關注房子本身品質,與疫情並沒有任何關係。在購房預算允許的情況下,誰不會選擇更優質的房子呢?

但是,盲目追求大戶型、通風、甚至是低密度,忽略了我們買房的真正需要,被開發商包裝的一些噱頭牽著走,很容易讓我們多花冤枉錢,到頭來買到的不止是房子,還有教訓。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其次,不要把好物業作為購房的首選。

這裡要解釋一下,不是說不選好物業,而是說,不能一味地追求物業而忽略其他購房因素。

我們被封閉在家的這段時間,疫情就是一面折射物業組織力、執行力和服務性的鏡子。物業對於一個樓盤本身是很重要的,那麼大家買房時候一定要好好挑物業了。

這個邏輯,看似合理,但是我們可能忽略了兩個問題。第一,物業本身就是好房子的一部分,大品牌的開發商本身就搭配了物業,選定開發商的時候,你已經鎖定了物業。

第二,好的物業,也意味著,購房後你仍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多少錢的物業,匹配多少錢的服務,這個是基本購房常識。高端樓盤物業服務不好,購房者也不會買單。普通樓盤,想要媲美高端樓盤的物業,估計你得先問問自己的錢包了。

所以,剝離樓盤本身而談物業,顯然並不現實

再次,房價打折但是品質不能打折。

這一個多月的購房“空窗期”,早已讓房企變得如狼似虎。使出渾身解數留住購房者,折扣力度肯定不會小。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大品牌樓盤肯定要比小開發商更穩妥。

大品牌開發商,樓盤更多,也更重視口碑。如果交房後出現問題,相比來說,解決起來也更積極。

也要提醒下各位購房者,如果你購買的折扣房,明確說明是某些地方有別於其他折扣力度沒有那麼大房子的,就一定要仔細問清楚,再做決定。

總之,一分價格一分貨,普遍適用於各個地方的樓市

最後,奉勸那些想買別墅或者帶小院房子的購房者,要謹慎。

疫情讓大家感覺到生命的脆弱,也更重視家庭生活,但是如果不是居住需要,買別墅或者小院圖個“詩和遠方”,是萬萬不可取的。

別墅這類物業,漲幅普遍跑不過普通住房,如果你真是財力雄厚且家庭需要,那儘管下手買。但是,僅僅是頭腦一熱,勸你還是冷靜一下再考慮考慮。

帶小院的房子也是,要麼小院會多佔用購房預算,要麼這種帶院子的房子太偏僻,未來再出手都不是很容易,資產屬性不好。

歸根到底,買房是個需要慎重思考的事兒,即便房企給再大的折扣,購房者也要牢記:

買房,還是要出自身需求出發!


解鎖:恆大“全民賺錢遊戲”下的買房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