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2003年,非典與阿里巴巴

2003年,非典肆虐,馬雲的日子不太好過。

彼時中國陷入極大的恐慌當中,遠在杭州的馬雲,也沒有躲過這一劫。

5月5日,阿里巴巴的宋女士參加廣交會後,發起高燒緊急送醫。7日,她被確診患有非典型性肺炎,同她有接觸的員工,全部成了隔離對象。

這家創業4年的公司,好不容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這則消息出來,無疑是晴天霹靂。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來自阿里的病患,造成了500多名工作人員和數百位醫療服務人員隔離。這則案例也成了杭州最大規模的防疫企業,社會成本極大。

儘管官方通報隱去了阿里巴巴的名稱,但馬雲依舊遭受了嚴厲的批評,官媒以《麻痺的代價》發文敲打,所有阿里員工都被隔離在家,他也如此。

整整12天,家裡來往的是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定時清洗消殺,門外由社區、防疫站、公安的三位人員嚴密看守,唯恐他跑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沒人想到,身處逆境的阿里巴巴,會在這種困境下,打響了中國線上零售爭奪戰。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宣佈投資一億打造“淘寶網”,對電商巨頭ebay發起挑戰。網站成立的當天,大批阿里人沒有見證淘寶的誕生。

那是他們被隔離的第3天,忙著手頭的工作,維持公司的運轉。

馬雲也是如此,他被政府人員鎖在家中,無法參加淘寶的上線儀式。只能在自己家中舉起酒杯,祈願淘寶一路順風。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大概上天聽到了馬雲的祈願,淘寶上線後,成功打開了市場。畢竟疫情帶來的危機,迫使人們對線上購物的方式進行探索,阿里巴巴的業務以50%以上的速度瘋狂增長。

往後幾年,阿里巴巴面臨過很多次危機,但總能化險為夷,最終打敗了電商巨頭eBay,成為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2006年,淘寶英雄終屬馬雲

2003年4月,非典帶來恐慌,口罩成了標配,人和人之間保持著距離。

這場災難,扼殺了無數的企業,更讓許多企業家陷入了危機。

但危難與機遇並存,遠在北京的劉強東,在論壇與BBS的宣傳中,預感到了中國電子商務即將爆發。次年,他將線下業務轉至線上,藉著風口轉型成一家專業的電商公司。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但遠在杭州的馬雲,顯然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當他打算將公司業務由B2B轉向C2C,開啟個人零售產業時,遭遇了高管們的集體反對。

大家很清楚,中國零售電商發展空間巨大,但市場巨頭則是來自美國的eBay。

金錢、專業、人脈、貨源,對手一樣不缺。

阿里巴巴這個成立4年的創業公司,公然挑戰來ebay爭奪市場,無疑是以卵擊石。

激辯正酣時,CTO吳炯對他說道:“Jack,你瘋了嗎?你這樣做會害了公司,我在雅虎跟ebay交鋒了那麼多年,輸得心服口服!”

面對質疑,馬雲不為所動。4月,他安排團隊在福地湖畔花園創立淘寶網。哪怕非典隔離時期,仍有一個研發小組緊鑼密鼓的工作。

5月10日,淘寶網正式上線,主頁上用粗體大字醒目地寫著:“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阿里的高調,引發了ebay的關注,卻沒有帶給他們危機感。在他們眼中,彼時的阿里不值一提。

CEO惠特曼甚至公開宣稱:“中國在線拍賣市場的戰爭將在18個月內結束”。

惠特曼沒有說謊,他們早就與新浪、搜狐、網易、TOM等門戶網站達成獨家廣告協議,幾乎所有商品宣傳的平臺,都掌握eBay的手裡。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沒有宣傳平臺,靠什麼打出名氣?

面對困境,馬雲選擇線下突圍。阿里員工開始在各大論壇、地鐵、公交甚至幾千人的小網站撒廣告,硬生生的砸出了淘寶網的知名度。

此後,淘寶和ebay開始了市場爭奪的全面戰爭。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10月,馬雲頂著多方壓力推出了支付寶,提高了支付的便捷以及產品的安全性。一年後,ebay順勢推出了安付通,並引入貝寶(Paypal)進入中國。

2005年,淘寶推出旺旺,做起了項目搜索。同年,ebay便與百度開展了合作,試圖封死淘寶出路。

這一年,惠特曼瞧不起的淘寶,完成了自身的逆襲,打開了線上零售市場,成為ebay難纏的對手。

競爭最激烈時,淘寶甚至跑到ebay辦公樓對面樹起了自己的廣告牌,放狠話說:“鯊魚在長江裡是打不過鱷魚的。”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2005年1月,ebay宣佈追加1億美元,提升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力度

同年3月,有消息稱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軟銀預計向ebay出售阿里巴巴股權進行談判,那段時間馬雲徹夜失眠,拼命想辦法緩解投資商的套現壓力。

最終,阿里巴巴熬過了這場危機。淘寶網的規模不斷擴大,馬雲的名氣也水漲船高。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馬雲主持第六屆“西湖論劍”,時任ebay的CEO約翰·多納霍應約參加。只不過,當年他瞧不起的小個子,已然成了電子商務領域的滔天巨人。

2006年,ebay宣佈將部分股份賣給TOM,這被公眾視為ebay退出中國的象徵。

成立後的第三年,淘寶網打敗了eBay,開啟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互聯網競爭殘酷,為何對手打不倒馬雲

1995年夏天,杭州連續發生了好幾起井蓋被盜引發路人身傷亡的案件。西湖明珠電視臺決定做一期街頭測試,他們安排幾個人假裝偷井蓋,想看看誰會見義勇為制止惡行。

在那個夏夜,鏡頭掃到了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路人,他叫馬雲,是杭州唯一通過這個測試的人。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彼時,他的身份只是普通的教師,遠非擁有“鈔能力”的傑克馬。

在鏡頭前,這個小個子男人蹬著破舊的自行車,來來回回轉悠,最終鼓起勇氣對著“歹徒”大喊,想要把井蓋拿回來。

細微知著,儘管馬雲“996”福報論被人厭惡,但他骨子裡的理想主義和英雄情結,註定阿里巴巴那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會是一句無聊的空話。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每當他發微博、做宣傳,總會遭遇網友激烈的吐槽,那句“我對錢沒興趣”,更成為鬼畜經典教材。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只能靠著鍵盤紓解情緒,面對困境與問題,很少有人能養成馬雲的領袖氣質。

他踩在了中國互聯網蠻荒時期的節點,最早開發,最早收穫,這是機遇;但在90年代放棄大學教師的職位選擇創業,並在沒錢的情況下靠夢想團結一批優秀的人,這是本事。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十八羅漢”創業最艱難的時候,年終獎沒有,團隊成員還要加班。那時,馬雲組織大家一起“做夢”。他說:“如果你們每個人都有500萬年終獎,你們想怎麼花?“

成員七嘴八舌地暢想起來,馬雲突然打斷說:“好,大家說的這些一定都會實現的,現在就先幹活吧。”

有人竟然回答說:“別呀,讓我再說一會兒吧,我才花了300萬。”

哪怕非典來臨,阿里成員能夠井然有序的保持工作,扛過12天的隔離期,依舊是馬雲智慧的見證。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2000年,在美國通用電器做了15年高管的關明生,因為一場4個小時的飯局,被馬雲的理念打動,決定辭去職務加入阿里巴巴。

那年他51歲,跟著一無所有的馬雲,從香港來到杭州,確定了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

創業初期,阿里常常處於負債狀態。即便如此,馬雲依舊拿出100萬為員工做培訓,要求每名員工學習30天,提出“百年大計”,並以書面形式把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固定下來。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正是極強的團隊凝聚力以及深入人心的企業文化,非典來臨全員隔離,阿里僅用2個小時就安排好了工作任務,沒有人推諉懈怠,很多客戶甚至不知道阿里遭遇過致命危機。

就此,有人調侃道:“馬雲的腦子一定是八核的,就是顯示器差了點”。

顏值確實是馬雲的硬傷,但自身特有的激情、智慧以及演講技巧,足以讓他傲立群頭。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17年前的非典,成了阿里巴巴轉變的機會。這場疾病,同樣讓京東、攜程、學而思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殺出重圍。

但馬雲面對採訪時,從不以此沾沾自喜,反而面對媒體說道:“非典時期,誰都不應該想到,這是一個機會,而應該想到,大家碰到什麼麻煩,我們能夠怎麼幫助到大家。”

如今新冠來臨,阿里從當年的小企業成長為了行業巨頭,但初心依舊在。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病情爆發後,阿里捐贈了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併為一線抗擊疫情的全國醫護人員設立了最高50萬元的健康保障金。

1月29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宣佈捐贈提供一億元人民幣資金,用於支持加快推進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媒體和網友對阿里高度讚揚,稱其具備行業擔當。


17年前的非典,為什麼“搞不死”馬雲,還誕生了淘寶?

有趣的是,在過往的訪談的中,他曾經聊道:“我就是個平常人。有時候我挺同情媒體上的那個馬雲的,我沒他們寫的那麼好,也沒他們寫的那麼壞。“

格局決定眼界,十七年風起雲湧。無論外界如何評價,馬雲做阿里時是有初心正念的,他骨子裡充滿理想主義,對世界充滿好奇又希望去改變世界。這樣的人,格局是很大的。

這或許就是對手“搞不死”馬雲,反倒催生了淘寶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