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曹丕賜死甄宓, 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 原因其實很簡單


甄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美女,才貌雙全,更是讓曹操父子三人著迷。據說,曹植所著《洛神賦》中洛神的原型就是甄宓。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曹植《洛神賦》。

可見,甄宓之貌絕代風華。

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曹操指揮的鄴城之戰,先鋒官是他的兒子五官中郎將曹丕。曹丕一馬當先衝進了袁府,發現一個年輕的女子守在一位老婆婆身邊,老婆婆就是袁紹的老婆劉氏,年輕的女子就是袁熙的老婆甄宓。曹丕仗劍走近二人,命令年輕女子抬起頭來,女子雖然嚇得花容失色,但掩不住驚恐讓人愛憐的嫵媚。此時曹丕一看驚呆了,史書記載“痴立落劍”,我估計這就是傳說的“一見鍾情”吧!

曹丕過了好久才回過了神,其實不難理解,曹丕此時17歲,正是豆蔻少年春情懵懂時機,甄宓比曹丕大5歲,22歲的少婦散發著成熟之美,女性的荷爾蒙刺激著曹丕,曹丕發佈命令,“誰也不允許傷害這一老一小”。曹丕把二人保護了起來。


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本是十分忌憚曹操在鄴都納甄宓,畢竟甄宓才名豔名皆是傳揚在外。得知甄宓嫁與兒子曹丕,加之甄宓知書達理,恭敬謙卑,卞夫人對這個兒媳也是很喜愛。但是,曹操的三子曹植卻是對嫂子甄宓一見傾心,事實上甄宓要比曹植大很多,但是不妨礙曹植對她的欽慕,想必這正是甄宓的魅力所在吧。曹丕娶了甄宓以後,兩人剛開始確實十分恩愛,度過了蜜月期後,曹丕就去了前線,甄宓就留在了鄴城伺候婆婆。

次年,甄宓為曹丕生了一個胖小子,這就是後來的魏明帝曹睿。又過了5年,生了一個女兒,這就是後來的東鄉公主。甄宓在遠離丈夫的鄴城,上敬婆婆下撫養兒女,期間還要看護和照顧曹丕的小弟弟曹植,甄宓比大才子曹植只大十歲,小弟弟曹植很喜歡嫂子。這樣的日子一晃10幾年過去了。甄宓在背後默默付出著,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代漢稱帝,定都洛陽。當時曹丕很寵幸郭女王——郭貴妃。曹丕做了皇帝,接下來就要封皇后,此時郭貴妃想做皇后,於是他誹謗甄宓生的兒子是野種,她說甄宓嫁給曹丕時,沒滿十個月就生了,言外之意就是說,甄宓的兒子有可能是袁熙的野種。


曹丕稱帝后,欲立甄宓為後,甄宓推辭不肯,曹丕有些生氣。加之曹丕寵妃郭女王挑唆,稱曹叡非曹丕親生,而是甄宓懷孕兩月後才嫁與曹丕。曹丕憤怒質問,而甄宓也是憤怒的指責他聽信讒言,懷疑親子,後來曹丕一怒之下竟賜死了甄宓。後來又後悔了,只是這是甄宓已經自盡,想必已是心死,所以曹丕下旨之後就早早赴死。甄宓冤死,曹丕很是恐慌,郭女王便又進言將甄宓以糠塞口,以發覆面,使她到了閻王殿,面不能識,口不能言,無法訴冤。


甄宓死後,郭女王被立為皇后,並且收養了甄宓的兒子曹叡。公元226年,曹丕駕崩於洛陽,諡號文皇帝,後其子曹叡即位,年號太和,是為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質問郭女王甄宓死因,郭女王言辭閃爍,推辭責任,稱甄宓是曹丕賜死,與她無關,斥責曹叡大逆不道,斥責養母。曹叡大怒之下,令人殺死郭女王為母親報仇,並追封其母甄宓為文昭皇后。

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甄宓本是一代佳人,卻因自己的才貌捲進了殘酷的政治鬥爭之中,兩次為人婦,嫁的都是名門之子,後來更是生下儲君,姿容氣質讓小她數歲的一代才子曹植也為她傾倒。洛神賦中曹植把一起美好的詞語都用在了洛神宓妃身上。最後,卻不得善終,雖然最後被追封為皇后,享於宗廟,受後人香火,但是佳人已逝,如此榮耀不過是讓後人心中得以安慰。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請關注小古呀!

小古會不斷給大家帶來各種歷史趣聞~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