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甘肅省未來發展最好的會是哪個城市?

守護三農


天水,毋庸置疑!

那我們先從蘭州說起吧。蘭州做為甘肅的省會,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其知名度得益於全國遍地皆是蘭州拉麵的“推廣”。蘭州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的GDP數據最能有力的說明一切,蘭州的經濟之柱蘭煉,蘭化,蘭鋁,什麼情況在此不必多言。985名校蘭州大學和西北師範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多所西部知名大學,伴隨著蘭州經濟的沒落,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生源吸引力也在連年下滑。雖然近年來隨著蘭州新區建設政策上的紅利,但失去了對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蘭州便再難現曾經的輝煌。

綠色,健康,環保,和諧是未來城市的發展理念,天水在甘肅省內有天然優勢,天時,地利,人和皆全。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最具西北風情的西部名城……歷史文化厚重,名勝古蹟眾多,美景更多。衡量一個城市有沒有發展潛力要從經濟水平、文化底蘊、人口素質、環境衛生,GDP、居民的幸福感,等各個方面綜合考量,下面是2018年甘肅省各市州GDP增量和人口排名,數據最能說明一切。

甘肅,別再潛水了,天水,加油!


天水農二代


甘肅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總面積約42.59萬平方公里,共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甘肅經濟並不發達,是我國經濟最落後的省份之一,近年來甘肅經濟發展也比較緩慢,已經連續四年經濟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8年甘肅GDP為8246.1億元,人均GDP則為3.14萬元,都是全國倒數。



那麼甘肅未來發展最好的城市會是哪個?毫無疑問是省會蘭州。在強省會時代,很多省份都集中優勢資源發展省會,比如成都、武漢、西安等,它們在省內幾乎是“一城獨大”。甘肅經濟規模雖然不大,但也不例外。2018年蘭州GDP達到2732.9億元,穩居全省第一,GDP佔了全省的1/3左右。而排名第二的慶陽,只有蘭州的1/4左右。



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經是古代中原王朝扼守西部邊關的第一道防線,是中原內地通向西域地區的必經之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前線貿易樞紐,自古就是西北地區一座繁榮的城市。目前蘭州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2010年8月,國務院就已經批覆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因此未來蘭州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錦繡中源


甘肅要發展,最有希望的是嘉峪關市和酒泉市合併,合併後,人口達到近50萬,即甘肅省苐二大城市,加之這個城市處於蘭州與烏魯木齊市2000公里之間的一個大城市,相比較工業基礎較好,附近大型企業較多,是甘肅省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但是這兩個城市合併是隻打雷不下雨,己經議論十多年了,不知為什麼合不了,難道說不合好於合了嗎?甘肅發展條件差是一個方面,有條件不用也是一個方面,發展不能拖,不能等。要只爭朝夕!1


白保權


不敢說,因為隨著社會發展,甘肅在各方面的吸引力越來越弱,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差距會被其他地方拉的越來越大,而逐漸失去競爭力,現在提出大城市群建設,但是西北的大城市群都是難兄難弟,這樣的環境不會吸引太多的人才來甘肅,甚至人才在倒流,而其他大城市在人才爭奪戰中大獲全勝,沒有人才,談何發展。西安除外,新疆又遠離這個大城市群,所以甘肅會在這場競爭中黯然退場,或者說至少目前不太能看到希望,如果以後人文和大環境發生變化,紅旗河的開工等改變甘肅的一個整體大環境,或許甘肅可以彎道超車,迎頭趕上,或者藉助科技發展,能夠與發達地區並駕齊驅也值得欣慰。目前整個甘肅,就省會蘭州發展最好,而蘭州新區也是為了解決蘭州擁擠,無地方可用於發展的形式下產生的,說白了,還是承接了原蘭州的部分產業,又引進一部分新的產業,加之位於西北地區,與其他新區發展相比較,自身實力就差很多,甘肅自然條件惡劣,光蘭州市的地鐵1號線就修了好多年,這樣的速度,難免讓人遺憾,而且新區和蘭州市之間的交通不方便,這對於新區的發展是雪上加霜,雖然最近提出在蘭州市與新區之間通地鐵,但是蘭州的速度讓人讓人堪憂。


我心飛翔49170148


我覺的發展最好的是慶陽,我是慶陽人!下面來看百度對慶陽的簡介!

慶陽,甘肅省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最東部,陝甘寧三省區的交匯處,系黃河中下游黃土高原溝壑區。習稱“隴東”,素有“隴東糧倉”之稱。全市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總人口267.31萬(2016年戶籍人口),轄1區7縣116個鄉鎮。

慶陽市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20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開啟了農耕文明的先河。這裡是“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的故鄉,是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的出土地;這裡是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舉世矚目的《黃帝內經》;這裡是原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被譽為“永遠的紅區”。國家級隴東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富集,長慶油田的發源地。

看完了百度對慶陽的介紹!我還要補充幾點!

1:慶陽通過這幾年的飛速發展,經濟增長在甘肅排名第二!

2:慶陽不通火車的歷史已經結束!長慶橋火車站!現在在建的慶陽高鐵明年即將通車!

3:慶陽在以前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到現在為止,已經開通運行的和即將開通的有好幾條!

4:甘肅除省會蘭州市外,慶陽機場運行好多年!

5:慶陽的石油天然氣開採在國內是最大的!

6:慶陽是革命老區!中央大力發展的重要城市!

綜上所述我覺的甘肅省發展最好的城市是慶陽,我用事實說話!


甘肅二哥在東莞


酒泉嘉峪關應該不錯,兩市如果合併的話就是在省會蘭州和新疆之間的一座大城市,地理位置也比較特殊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嘉峪關有工業和旅遊業酒泉有農業,而且房價都不高,人均收入也都不低,尤其嘉峪關是全國文明城市市民素質都普遍高,治安及公共施捨也比較完善,有著戈壁明珠之稱,市民的幸福指數也挺高的。


留點小鬍鬚758


有發展潛力,不是出了幾個富有的人能代表的,要看基礎條件,我認為是張掖,1制約甘肅城市發展的條件水制約不了張掖,它在黑河的上游,黑河是內陸河,有獨特的用水條件,二交通,張掖本身就在亞歐大動脈上,本市多年基礎交通建設己無死角,達到了村社路面全硬化。三看土地,廣大網友可能不知到張掖在歷史時期就是甘肅重要商品糧基地,張掖的噸糧田單產全國第一。四看教育,張掖的教肓在甘肅有獨特性,家長在教肓投入方面沒有性別岐視,男孩女孩一樣對代,我認為張掖這個城市發展潛力更大,噢!教通方面補空一下,雖然張掖是四線城市,到達省會蘭州車程最快三個小時多點,簡直就是省會的領居!


滄海一聲笑254829182


我覺得武威也不錯,古代涼州也是很繁華的。如今,國家的一些政策也在這邊傾斜。建設國際陸港,招國內大型企業入住等一項措施。旅遊業也在不斷的增加和擴大。我相信武威應該不錯的



黃玉才


甘肅人口總數才2700萬,人口限制了建幾個大城市是不可能的,應該集中力量好好的發展蘭州,讓蘭州新區,榆中都變成市區,成為千萬人的城市就厲害了,另外,天水可以好好發展大城市,嘉峪關酒泉合併,其他小城市適度發展,甘肅人口地理決定了沒法和內地比規模,適合發展旅遊,黃土高原全部退出耕耘,人口大部分搬到蘭州天水等就夠了,國家應該照顧


大白楊00


應該是天水,“天河注水”之地,是宜居城市!四季分明!兩個萬達所在之地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位於甘肅省的東南部,地處秦嶺西段、渭水中游,現轄兩區五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60萬。著名記者範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寫到:“甘肅人說到天水,就等於江浙人說蘇杭一樣,認為是風景優美、物產富饒、人物秀麗的地方。”總體來講,天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點:

歷史文化悠久。天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八千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有史可稽的建置史達2600多年,1992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詞“羲皇故里”。 境內有全國最大的明代建築群伏羲廟和伏羲創畫八卦的遺址卦台山,是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聖地。飛將軍李廣、三國名將姜維、隴上鐵漢安維峻、愛國名將鄧寶珊等眾多歷史名人都誕生在天水,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源遠流長、積澱深厚,構成了天水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

戰略區位突出。天水位於祖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居陝、甘、川三省之要衝,是甘肅省的東大門,自古以來就是西北的咽喉通道、隴東南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天水機場開通民航,隴海鐵路穿越全境,310、316國道橫貫東西,天水——寶雞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天水——定西高速公路、天水——平涼鐵路正在建設,天水——平涼、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寶雞——天水——蘭州快速客運專線即將建設,天水在西部的戰略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旅遊資源豐富。天水風光秀麗,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現有風景區8個,旅遊景點548處,文物保護單位261處(其中國家級13處、省級38處),古民居、古建築、古墓群、古戰場、古石窟等名勝古蹟眾多。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大地灣、卦台山、大象山、水簾洞等景區景點特色鮮明,特別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並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作為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集南秀北雄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輝映,是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氣候溫和宜人。天水地處黃土高原與西秦嶺山脈結合地帶,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屬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日照充足,降水適中,年均氣溫11 ℃左右,正常年景降水量570毫米左右。境內有小隴山、關山、西秦嶺三大林區,森林覆蓋率達32%,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是西部最佳宜居環境城市。

工業基礎較好。天水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機械製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築建材、能源化工等六大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共有工業企業9200多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4戶,主要產品有400多個系列3200多個品種,200多種產品榮獲國家和部、省優稱號,已創建中國名牌產品1個、省級名牌產品35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件、甘肅省著名商標21件。星火機床、華天電子、長城電器、風動工具等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農林特產較多。天水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宜於多種作物生長,有糧食作物10多種、經濟作物20多種,是我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和北方最佳果蔬生產基地之一。特別是“花牛”蘋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武山蔬菜、甘谷辣椒、秦州櫻桃、清水中藥材、張家川皮毛等農特產品暢銷全國,此外還有生漆、木耳、板栗、獼猴桃等上百種林副特產,發展種植業和農林產品精深加工業的前景廣闊。

近年來,天水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各種機遇,發揮比較優勢,深入實施“工業強市、農業穩市、商貿活市、旅遊富市、科教興市”五大戰略,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農業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商貿旅遊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效,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去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正式批准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來,全市將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作為全市發展的中心任務,加強組織領導,狠抓項目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加快了我市的發展步伐。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60億元,同比增長10.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同比增長41.06%;旅遊接待人數達到53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9.6億元,同比增長2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2元,同比增長9.73%;農民人均純收入2404元,同比增長11.9%。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天水相繼創建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4CCTV“最具西北風情的西部名城”,連續三屆榮獲全國“長安杯”獎和“全國社會治安優秀地市”稱號,四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榮譽稱號,獲得聯合國國際掃盲最高獎“世宗國王獎”,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優勢、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和甘肅省委“兩翼齊飛”戰略的良好機遇,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促和諧為重點,全力實施 “1135”區域發展戰略(即建設“一聖地”: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一樞紐”:區域交通樞紐;“三基地”:國家循環經濟產業聚集示範基地、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基地、航天育種示範基地;打造“五品牌”:西部裝備製造業聚集城市、區域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肅省優質綠色農產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環境城市、國家重點旅遊城市),著力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著力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著力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努力把天水建設成經濟實力較強的區域中心城市和關中——天水經濟區西端的重要增長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