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其實,很久以前就想談這個話題了。一直放在心裡慢慢斟酌,是因為始終覺得自己所看見的東西只是冰山一角,正所謂“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如今從頭談起,是因為早已放下衡量藝人的那桿秤,從粉圈迴歸到路人。

放開我,遠離我,別碰我!

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這確是娛樂圈明星和粉絲實際接觸時的常態。不得不說,所有人際交往都遵循一個基本法則,那就是“過猶不及”。有時候,你以為的“親近”其實只是禮貌,你以為的快樂其實只是“假笑”。

深度 | 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成熟的粉絲,大多會以“路人”的身份自居,抱著一塊“瓜皮”四處衝浪,欣賞欣賞好作品,磕顏的磕顏,挖礦的挖礦,偏於一隅,互不打擾,各自相安。


深度 | 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愚以為,最好的狀態是,所有的粉絲都是事業粉。我為歌狂,我為影傷,每一個角色,每一首歌曲,每一本書都比創作者本身要金貴得多。藝術作品的力量,大多都在於此,歷經時光的淘洗,人雖老,心意依舊。


深度 | 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很多藝人,沉醉在粉絲經濟帶來的浮華中,一邊在舞臺上享受眾星捧月的歡愉,一面在機場、在私人行程中捂住臉帶上帽子,飛快逃竄。把對於作品的關注力轉移到創作者身上無可厚非,但由此沉迷直至沉溺豈非本末倒置。


而且,這也是一副多米諾骨牌,粉絲越狂熱,明星越容易浮躁。若不能沉下心來精修實力,最後能粉飾太平的,只能是無根無據的“他很努力”了。


有牙齒的溫柔,有溫度的豪華

在這裡我很想說一些明星,一些我眼中清醒且自知的人們。但娛樂圈本身就是個名利場,不願招惹太多粉塵。所幸關注到的幾個,都照著他們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自制地走著。

深度 | 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我很喜歡小K同學,他是我見過有牙齒的溫柔做得最好的人。不管什麼時候,永遠都把禮貌放在第一位。他不是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面對質疑和謾罵時,他還是會很傷心。但他選擇消化情緒的辦法是,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藝,你質疑什麼,我就把什麼鍛鍊得出神入化。

在工作中,他也時刻清醒認真,一旦有人越界,他一定是最嚴肅指出來的那個人,然後插科打諢換個話題,不讓人有難堪的機會,也絕不給誤會發生的時間。

另外一個稱讚,想給5個年長的叔叔。哈哈哈絕不是指他們年紀大,而是不管時光怎麼更迭,他們的溫暖是鐫刻在骨子裡,散發在周遭的每一寸空氣中。

豪華從來都不是什麼帶貶義的形容詞,因為珍貴,因為值得,我們才想用最好的事物來裝飾它。但豪華需要溫度,需要一個值得承載它的立場和想法。人類的偉大,除了我們是擁有感情的靈長類動物,還在於我們善於用情感來創造萬物、包裝萬物。

深度 | 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宏大的敘事來源於複雜的情感體系,而這些都足以支撐我們來製造有溫度的豪華。它總結一切,昇華一切,它讓一切值得記憶的東西變成了有意義的實體。我也希望終有一天,自己能具備有牙齒的溫柔,能夠創造有溫度的豪華。


努力主義,正在拖垮上億人的審美

努力是一個好的品質,它展現人的奮發,展現一種熱愛的力量。但努力只是一個形容詞,它寬泛且不具備絕對說服力。這個世界上從不缺乏努力的人,正是因為萬千人努力的緣由,這個世界的科技文化才如此發達,我們才得以在數百萬年中實現文明一步一步的超大跨越。

深度 | 努力不值一提,娛樂圈是一場自我修行

我們不反對努力,但反對以“努力”為根基,想要說服別人的人。我們誇獎一個人,會說他具備好的品質,且創造了有意義的成果,給別人帶來了有意義的啟迪。但我們絕不會只說“他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因為“努力”很難定義,倘若一個人終其一生只獲得一個“努力”的標籤,我可能會很主觀地產生一種悲憫的情感,他終究只是一個努力的人啊。

對於工作生活在娛樂圈的明星們來說,我也覺得粉絲最好不要用“努力”來誇讚自己的偶像,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彩虹氣體,這都是一種無形的“捧殺”。對於藝人而言,最好的武器還是業務能力,唯有實力能換來話語權。

近些年來,營銷的力量要總體高過藝人業務實力的力量。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一方面這容易造成文藝作品質量的整體滑坡,另一方面,它就像一塊不透明的桌布,既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現實,所以大多數人都在原地踏步。


疫情下的娛樂影視圈,這幾乎是最難的一年

很多人都知道去年是影視圈著名的“寒冬期”,不少互聯網企業倒閉,不少新媒體寫手轉業,就連一整年的文藝類作品都難出高質量的精品。觀眾能相信的舞臺班子、能託付情感的演繹者們也隨著一波又一波的醜聞消失於喧譁中。

互聯網愈發達,人心愈浮躁。機會的背後是難以見底的深淵。聊天的時候和同事有一句沒一句地玩笑道:“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作品在捱揍”。無可厚非,文藝的創造始於繁華也終於繁華,話語權只有屬於絕大多數人,批評自由才能夠激盪世界,而這樣,才能交流出更多出彩的作品。

無奈,很多人心目中最後一塊創作的淨土也在喧囂中關閉。有人義憤填膺,有人悲慼哭泣,有人終日惶惶不安,有人卻安於一隅重新助力。所幸,努力的人還是佔大多數的,他們沒有發聲,也不屑於發聲。對於實踐主義者而言,在真正的作品被創作出來之前,一切以“努力”為名的誇讚都是不切實際的期待,終是霧靄中的高樓,看得見卻摸不著。

末了,人生終是一場沒有盡頭的自我修行。革命尚未成功,努力不值一提,我們仍需實踐。以上不成熟的發言,與諸君共勉。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