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康養地產將成新風口?

後疫情時代,康養地產將成新風口?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見習記者 李凱旋 北京報道

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幾乎波及了所有行業。“潛在需求”成為了對各行業後續發展的評判標準。目前,養老資源匱乏,疫情的衝擊使得人們對於“健康”的渴望越來越強烈,養生必須提上日程。除了傳統養老之外,健康社區、康養小鎮等也在這次危機中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康養成新風口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養老資源匱乏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則使得大家對於“健康”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紅杉資本發佈的報告顯示,新中國前兩次的嬰兒潮導致現今老年人群總數近2.5億,康養產業由此迎來一輪發展的風口。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國。人們對於“健康”的認知再次提高,購房者在置業時加重了對於社區醫療等配置的考慮,使得部分康養項目在疫情之下受到關注。

遠洋·椿萱茂的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結束之後,社會對老年人群體的健康問題和生活品質會更加關注,預計剛需養老客戶量會增加,客戶的養老消費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專業化的養老機構會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潛在的居家養老需求部分會轉向機構養老,其對於專業的養老機構來講,是機遇。

有觀點認為,康養是未來的大趨勢,疫情之後將迎來新拐點,或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爆發性增長,人們賺取的錢將用來購買健康,其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各頭部房企在紛紛搶灘康養市場。2019年年底,融創中國宣佈入局康養產業,為融創社區提供養老服務,並著手佈局養老病房。此外,綠城、泰禾、保利、碧桂園、恆大等也在大力發展康養項目,新藍海已經開始顯現。

由“醫”到“養”

2019年,“養生”一詞在互聯網上可謂絕不陌生,而一場疫情的到來讓大家更加關注健康。在以往的康養項目中,“醫”方面的產業資源相比較“養”方面的產業資源更受青睞和重視。“養”作為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一種醫事活動,效果如何較難評判。

業內專家認為,康養產業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週期兩個著力點,突出解決人們的健康問題。就目前來看,多數頭部房企選擇將相關的醫療、養老設施與地產項目進行配套,著力於打造更加適合居住的健康社區,為業主提供相關的保障。

以泰禾醫療為例,《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其選擇從面到點的醫療戰略佈局,從服務社會到服務社區再到服務家庭,在很大程度上選擇本著服務業主的思維進行運營。據悉,泰禾醫療早在疫情初期就部署了相關的隔離防控,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各種形式對泰禾的業主和員工進行詢問,即時推送疫情情況、疫情防護與自我隔離知識。

在疫情之下,人們的購房置業觀念進一步發生改變,“居者有其屋”的時代逐漸淡去,如何打造一個滿足購房者全生命週期的項目成為了房企當下的發力點。

從健康這一觀念來看,養生需要走在前面。同策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受到疫情的影響,“以養為主”的康養產業項目會更多,相比之下,這種模式進入門檻較低,開發難度較低。在此番疫情過後,一些優質的療養產業資源將更加受到歡迎,特別是針對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非傳染疾病的療養資源。

旅遊需求激增

此次突然爆發的疫情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全面的,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難逃此劫。中國旅遊協會旅遊營銷分會副會長葛磊認為,旅遊行業“一錘子買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目的地也需要打造消費者的忠誠度,讓旅遊目的地成為更多人的“第二個家”。

葛磊預計,未來,旅遊將會是產業融合的時代,旅遊會和養老、地產、金融、教育等多個產業進行結合,把人的需求作為旅遊產品創新的根本驅動力。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康養旅遊屬於產業融合而生、相對專業的旅遊領域,此類的旅遊業態也會有較好的發展。

參考2003年“非典”後的數據,從2003年下半年整體的產業運行情況來看,在疫情結束之後,旅遊行業逐漸推出了一些有利於人流分散、體現健康養生體色的生態旅遊、康養健身旅遊、休閒度假旅遊等,並一度取得了可觀的試水效果。

業內專家認為,旅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並不會隨著疫情而改變,疫情反而會提振部分旅遊產品的市場需求,或在疫情結束之後出現一波“報復性”消費。

康養旅遊的出現順應了人們旅遊觀念的轉變和對健康的追求,而如何把概念注入產品落地也是業內的關注點。目前,不少房企選擇將康養、旅遊、地產三點相互結合,最終形成康養小鎮、康養綜合體或者康養度假區等,在旅遊度假的同時享受專業的養生服務。

3月5日晚間,新城控股發佈了相關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同意新設成立康養事業中心以及工程結算中心,並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負責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方案的具體實施及進一步優化。

目前,疫情的爆發再次讓房企看到了康養產業的發展前景,百億級項目或接連上馬布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80多家房企和外資企業佈局康養地產板塊,《華夏時報》記者也在梳理後發現,國內的許多大型康養小鎮、度假區項目有不少都是由房企“跨界”投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