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南阳盆地独特的地貌特征。

南阳盆地因四周拱山而中平的地理生态环境闻名于世,南阳盆地之名来自于宛盆地这个古老名字及历史认定。想了解南阳盆地和宛盆地名字上的内在联系,我们要从历史的记载里去寻觅。

一部历史悠久的古诗集《尔雅》,《尔雅》中的“宛中,隆”,是宛地取名为“宛”的最早来源。

“宛”为何者?周高而中平;“隆”者何解?周低而中高,隆起的土丘。

“宛中,隆”是宛盆地地形地貌特征的描绘:四周拱山而中平的丘陵平原的盆地风貌,十座孤山互不相连于盆地之中隆起,是为“隆在其中”者,隆中也。宛盆地是“隆在其中”地区,是隆中地区。

是以“宛中,隆”是宛盆地的形象描述,也是取名为“宛”的最早来处 ,体现了先人们因地制宜命名的智慧结晶。

无论中国历史朝代如何更替,置名“宛”,宛邑、宛县、宛城,都在宛盆之中,行政区域的扩大与缩小,亦在盆地之内。

“南阳”名字最早出现在《史记》,“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何为“南阳”?

沿袭先人们以“山南水北”为“阳”的置名法则,宛邑(宛县)于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故秦昭王35年在对宛盆地(宛邑、宛县)置行政区划治的时候,置名南阳郡,郡治宛县~这是以“南阳”命名宛盆地区行政划治的最早出处 ,以“南阳”之名代称宛盆地最早的由来。

“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后汉书地理》记载,王莽时期,把宛县改名南阳县,把南阳郡置名前队……随后西晋和东晋时代的南阳国,都是在宛邑、宛县、宛城这个地方~宛盆地,隆中地区。

历史上见于记载把南阳国(宛邑、宛县、宛城、南阳县)称谓隆中(地区)的,是东晋史学家、博学家王隐所著述的《蜀记》,“于沔之阳”及“隆山(湖阳)”是他对“隆在其中”的南阳国(宛盆),命名隆中的缘由。隆中,诸葛之故乡。

至于后来置南阳县,置南阳市~于是宛盆地这个隆中地区,命名南阳盆地,置名至今。

隆中~南阳盆地独特的地貌特征。


隆中~南阳盆地独特的地貌特征。


隆中~南阳盆地独特的地貌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