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若敢學技工,看我怎麼收拾他”,技工為何這麼招人嫌?

小時候總聽大人們說以後孩子不上學了就讓他們拜師學個技術。因為在大人們的眼裡,有一門傍身的技術就意味著一輩子吃穿不愁。

彼時,技工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令人羨慕。自己單幹,能賺的盆滿缽滿;在企業供職,也是人人景仰。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技工慢慢的不再吃香了。也就三四十年的光景,人們對技工的看法卻變味了。

“我兒子若敢學技工,看我怎麼收拾他”,技工為何這麼招人嫌?


來看看當事人對技工的看法吧,或許你也有這樣的想法。

一位技工老師傅說,"技工有啥好的,夏天熱,冬天冷,油不拉幾的,又髒又累,枯燥無味,幹久了一點都不開心!"

還有一位老師傅說,"他做磨具鉗工幾十年了,正兒八經的高級技工,可是工資待遇卻一般般,只夠養家餬口,想要掙多點錢都很難,最後悻悻然地改行做吃的。"

更有技工師傅這樣說,"我兒子要去學技工,看我怎麼收拾他!"

“我兒子若敢學技工,看我怎麼收拾他”,技工為何這麼招人嫌?


總之,各種訴說技工不好的聲音非常的多,讓人看了心裡拔涼拔涼的。難道技工這個行業也逃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循環?

我在想,技工為何這麼招人嫌?

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總結了眾多技工師傅的心得,我發現,技工這個崗位承擔了太多不應該承擔的外在壓力,才變得不招人待見,也才變得招人嫌了

你比方說,如果某個年輕人想要學技工,旁邊就會有過來人跟他說,"小夥子啊,幹技工的活很苦的,跟髒累差打一輩子交道,找不到女友娶不到媳婦,工資低想要買車買房不可能,關鍵的是總被人瞧不起,沒發展,最好別幹這行。"瞧瞧,這就是很多身在其中的技工師傅對技工行業的看法。

“我兒子若敢學技工,看我怎麼收拾他”,技工為何這麼招人嫌?


我想,正是因為有大量的技工人才這麼理解技工的工作,所以才嫌棄幹技工的活,就有了上面那位"兒子敢學技工就收拾他"的行為。當這種對技工的偏見瀰漫整個社會時,大家嫌棄技工也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技工真的這麼差勁嗎?我看也未必。

一位87年的小夥子在田灣核電站從事管道焊接工作,他是一名名副其實的技工,他焊接的核電站主管道厚邊達到精準的0毫米級別,所有焊接任務都100%完成,焊接難度堪稱"中國之最",被評為"大國工匠",受到國內外技術界一致好評和肯定,獲得的嘉獎無數。這才是技工的真實實力。

無獨有偶,技工在高鐵領域也是神一樣的存在。聽說高鐵列車需要一種關鍵性的零件穿插進其他部件中,而這種零件的直徑只有頭髮絲的1/70,人的肉眼幾乎看不見,這種零件無法用精密設備生產,必須由人工打磨,而掌握這門技術的只有株洲電力機車公司的少數技工人才,我們很多出口的高鐵動車最後的把關就靠這些能製造出比頭髮絲還細70倍的技工人才。聽說他們在公司的地位是最尊貴的,公司總經理見了他們都得客客氣氣的。這個事例真實的說明了技工是有社會地位的,誰也不敢小覷。

“我兒子若敢學技工,看我怎麼收拾他”,技工為何這麼招人嫌?


如果大家還不覺得過癮,我們再來看一個技工的故事。老張是一家公司的首席焊接師,他最擅長的就是焊接天然氣煤氣管道洩漏,在不停氣、帶壓力的情況下焊接任務都100%勝任,經常有別的企業慕名請他去幫忙,1次1萬的收入,而老張每個月都能輕鬆月入幾十萬。大家說這樣的技術是不是很賺錢?絕對賺錢,在這樣的技工師傅面前,誰還敢說當技工不賺錢呢?

我舉了幾個例子就是想說明一個事,當技工大有前途,當技工大有名望。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把技術練到爐火純青,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學有發展前景的高技術,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將自己的絕技傳承下去。唯有如此,中國製造才能享譽全球,技工才能得到應有的價值和尊重,年輕人才會奮勇爭先的學技術、當技工。

一句話,技工人才必須向前看、向高標準看,全社會形成尊重技工人才的風氣,自然就有大量的年輕人願意學技工,我們的技工人才就不會斷代,我們的製造業就有廣闊的前景和希望。

看完之後,大家是不是覺得技工還是大有可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