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自己種養的農產品,一定就屬於天然安全的食物嗎?

認識生命


農民自己種養的農產品,一定就屬於天然安全的食物嗎?

在生活中一般來說自己吃的食品我們在生產加工時都會用心一些,相對在市場上買的食品來講還是要安全衛生一些,因為畢竟整個過程都是在自己的把控之中。那麼農民自己種、養的農產品,一定就屬於天然安全的食物嗎?

對於這一問題踏火這一生長在農村的農民來說一下個的看法,說出真相可能會被很多人罵,但還是得說一下,那就是農民自己種養出來的農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就屬於天然安全的食物。因為很多時候還是會用到農藥和化肥這些,因為在生產過程中不用這些的話,根本沒有產量甚至是失敗都可能。

例如現在種水稻這些,在整個過程中如果用常規方法來種,是必需要用到農藥和化肥的,因為現在農村很多地方不準養豬,同時又因機械化的原因也沒有幾家養牛用來耕田的,所以農家肥之類的會很少,根本不夠種田用,只能選擇用化肥。再有就是農藥這一塊如果種田不用農藥對於普通的農民來說是根本種不好田的,因為害蟲會將水稻吃光。

另外還要看一下生產出來的產品是給誰吃的,如果最終是流向市場的話,則在生產過程中管控會松很多,我之前一朋友的家人在種菜,家裡都是有一塊地用來專門種自己吃的菜,而種來賣的菜一般自己是不吃的。我也問過為什麼要那樣,他的回答是別人都那樣,你不那樣根本沒錢賺,因為藥和肥不到位會嚴重影響到菜的產量和賣相,因為大部分人去買菜時都要選那些好看、嫩的甚至是沒蟲眼的。


所以說,農民自己種養出來的農產品,安不安全還得看最終是給誰吃的,如果是留給自己家人吃的,則絕對是安全的,如果不是則也就未必全部是天然的安全食品了。


踏火逍遙說魚


我是老曹,我來回答

農民自己種養的農產品,一定就屬於天然安全的食物嗎?


想說的很多,一時不知道如何說起,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是一種悲哀。我們生而為人,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其實並不多。純淨的空氣,無汙染的水源,安全的食物。這是生存的起碼要求。而當這些都值得擔憂的時候,我想我們應該沉下心來思考一下了。


記得小時候,小溪,池塘裡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天空很藍,從不知霧霾為何物,至於糧食,產量雖低,卻從不虞有毒,那時的雞鴨魚肉是真的鮮香味美。到現在,這些這起碼的東西都成了奢望。


這個世界很荒唐,有時候,我們只是想吃點用農家肥種出來的,沒噴農藥,沒浸防腐劑,不催熟的蔬菜,你大概率是買不到的。除非是你農村的父母,或者親戚朋友才會給你。

回到你說的問題吧,自己種養的是不是天然安全的,從兩方面看,

一 農民自己種給自己吃的相對來說安全一些,會少噴農藥,少用除草劑。餵養的禽畜也會盡量少添加。說完全不用,基本上很難。並且,現在種養的農民,限於認知,農藥啊,添加劑,除草劑,抗生素濫用的情況很普遍。不過總的來說,自己吃的還是諸多注意,相對安全。

二 前段時間,聽到一個專家的新名詞,雙軌制。其實就是說的,農民種給自己吃的和種給別人吃的完全是兩碼事。箇中情況,老曹不願贅述。你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至於自己種養,還有個問題,就是,種養環境是否存在汙染的問題,如果有,安全又從何談起?


十洲莊園老曹


你好,我是老家生態三農人,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是你自己家人在農村種植的,那當然放心了。天然不一定,安全是沒問題。

我們父母在鄉里種了菜,基本上不賣自己一大家人吃。為了綠色健康,父母堅決不用任何藥物,可是很多菜會遭到各種蟲害,採用人工捉蟲,可以說是辦法用盡,鬥智鬥勇(圖一圖二是我家鄉下的菜園)。

大街小巷有很多周邊農村的農戶帶著自家的菜在路邊賣,他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這是我自己家種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自己家也吃的這個,這是我精心打理的菜,沒有農藥,沒有蟲害,健康綠色無汙染,你買我的菜可以很放心。

可是,一般農戶房前屋後種的菜真的就是綠色有機的嗎?那倒不一定。

大棚蔬菜,部分品種免不了農藥殘留。傳統的露天種植方法,產量小,如果想控制蟲害和雜草,小面積範圍,在農戶願意並有勞動力的情況下,可以人工干預。如果是大面積,就需要施藥了。我們聽說過,就是買菜的時候,找有蟲眼的菜買,這個是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絕對的!

那麼,到底怎麼辦呢?在我國食物安全監督體系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除了自己種,真的很難解決(當然,現在也有少部分人在做綠色生態種植和養殖的探索)。要麼就是有渠道對農藥殘留進行監測監控,要麼就是你清楚什麼季節哪些菜相對安全,合理選擇。

哪些菜相對安全呢?在我的頭條問答裡,前幾天剛進行了解答(問答:哪些蔬菜一般不用藥水或催熟劑),可以關注並具體瞭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對大家有用。


老家生態三農人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對於農村自己養的東西不一定啦!現在的種子如果不上化肥,它就產量低,所以上了化肥他就不是天然的了,還有小雞,如果在小的時候,如果不喂飼料,他就會成活率底!長的慢。我父母也是農村的,媽媽常常要養一些小雞,雞小的時候在第一個月都會喂些飼料,還會喂一些藥減少他們的生病率。這樣就會成活率高很多。記得我很小的時候養小雞,常常會死去,小雞小的時候很容易拉肚,有的時候還會把屁股粘住,很麻煩,今天這一個小雞病了,明天那個小雞又病了,很容易死掉。如果第一個月餵了飼料,而且呢,給他吃一些藥,小雞不會生病,所以呢,現在的農村也會採取這些方式。這樣之後我覺得臉就不算是天然的了。但是總比飼養場喂的飼料要少很多,也會比他們的用藥少很多。相對來講算是天然了!



嘿橘子


這個真不一定:

1.如果是自產自銷的農村人現在也比較注重安全綠色飲食了,病蟲害不是特別嚴重的是不會打藥的,畢竟自己種自己吃放心;

2.如果是專業種植的,注重的效益,如果有病蟲害還是會打藥的,畢竟是靠這個為生的。

3.現在有也高科技種植的綠色蔬菜,不打藥不施花費,但是畢竟這樣的不能量產,物以稀為貴,一般老百姓吃不起的。

所以作為終端消費者,我們都是肉眼凡胎看不出那個是有機那個施過化肥打過農藥,能做的就是多洗洗、多泡泡水,能去皮的去皮,能不生吃就不生吃。





關中喜羊羊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80年後,現在也在做家鄉的茶葉,可以負責任的告訴您,農民自己種養的大部分屬於安全的,但是要加個天然就會打折扣。要是這個農民所種的所養的目的就是大批量的售賣的,那麼就得再打一個折扣。

為何這麼說,原因有二。

一、農民的日常供給是自家人,所以大部分還是安全的。

農民基本上沒有什麼銷售渠道,自己所種的,所供給的基本上是自己家裡人,所以不會刻意使用一些會有毒害的農藥,保證自己家人安全是首先考慮的,但是現在網路發達了,渠道大了之後就不一定了,這時就要區分哪些是不需要農藥,哪些時候不需要噴藥,掌握基本規律來購買。

二、農村的有機肥日益減少,純正的有機天然也減少了。

以前很常見的茅坑變成了漂亮的公廁,有機肥原料喪失一部分。以前家家戶戶都養豬,現在自己養的很少很少,這部分養殖糞便的有機肥減少。所以肥料的來源減少的情況下,又想有機種植不現實。不過肥料還有其他的,比如油菜餅、羊糞等這些都需要自己額外購買。

養殖類的也一樣,少量自家養可以用家裡的蔬菜穀物餵養,但是一旦量多了之後這部分飼料就不夠了,除非專門買有機肥飼養。

所以農村種養的不一定就是天然的,還是需要去了解鑑別一下的。如果對我的回答還算滿意請點贊關注哦,謝謝!





小魚來了517


有好多人認為,現代農業嚴重依賴化肥、農藥、農膜等石化製品,隨著能源危機,以石油為動力的農業機械為代表的大規模生產方式也將越來越不可持續,迴歸傳統的生產方式才是未來方向。

那傳統方式生產的食品真得更安全、品質更好嗎?不能一概而論,但也不定它就是傳統種養。

但對於菜農,養殖農民來說,如果用傳統方式來種養,因成本太高,無法賣出高價錢,大多數還是現代種養方式,來增高產量和早日出欄,來提高經濟效益。

所謂“有機”、“綠色”、“天然”、“原生態”、“純自然”等等誘人詞彙經常出現,大多就是以此宣揚或標榜一種健康理念。各種“農家土雞”、“土蜂蜜”、“散養的羊”、“鄉村臘肉”、“自制紅糖”、“土法榨油”、“自釀米酒”,來證明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但並非就是原生態種養出來的,只是一種吹噓宣傳!

所以個人為,只要是科學自然種養的,遵守國家食品法規,不亂用國家禁用的一些農藥,激素產品。應該都是安全的。


鄉土蘭州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種養殖業也不斷提高與完善,鄉村振興的佈局與戰略是發展農村產業的方向,農民的種養殖業。一,種植業由於氣候變化,受高溫,寒冷,洪災,火災,冰雹,颱風,旱災,病蟲害侵犯,由於種殖業受到惡劣環境和病蟲害的影響,難免要採取相關的防護措施,絕對的天然安沒有這個說法,現在農村提倡無公害種植,基本上都安全的。二

養殖業是比較難以防範的,最常見有受氣候變化,病毒,病菌的影響,為減少經濟損失,也會採取藥物更好防治措施,在農村水產業的基本都是預防為主,也比較安全,發展原生態種養殖,共創文明新農村





大農哥


農村自己種養的農產品,如果只是自家吃的,那一定是天然安全的,因為農村自家種的菜一般都是用農家肥,養的畜禽都是吃的是農作物,再傻的人也不可能自己害自己,給自己吃的菜那用的肯定是地地道道的無毒無害無汙染的東西,在農村這點資源還是有的;但如果帶有商業性質,那情況肯定是不一樣的,他為了保證他的效益和利潤,必然會打一些相應的藥或肥料,以此來保證它的成活率及長勢,維護他穩定的供給量,因此即使是農村自己種菜,也要看他的出發點是什麼。


我說你看來分享


現在所謂的安全的農產品有人信嗎?反正我不信。現在地下水。土地。都被多年的化肥農藥侵蝕。如果真的不打藥農產品早被蟲子吃光了。只是用的多少的問題。不要認為真的一點沒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