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綜合考點彙編「三」

1、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學校教育現象。

2、教育現象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3、教育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科,既是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

4、完備的教師知識結構是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學科基礎知識和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

5、孔子對我國教育的貢獻有三個方面:創立私學、創立儒學、刪訂六經。

6、《學記》是根據今人的考證是戰國末期樂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經典鉅著。

7、《大學》是《學記》的教育政治學基礎。

8、《中庸》是《學記》的教育哲學學基礎。

9、先秦時代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教育學專著是《學記》。

10、歐洲奴隸社會曾出現過兩種著名教育體系,即斯巴達教育和雅典教育。

11、古希臘著名教育家柏拉圖的著作是《理想國》,這部著作是後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頭。

12、亞里斯多德歷史性貢獻是他首次系統闡述了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13、昆體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術原理》。

14、裴斯泰洛齊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為19世紀中期以後到20世紀世界新教育運動的開創人。

15、赫兒巴特獨立化時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學》,是1860年出版的。

16、教育實驗可分為:前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真實驗設計。

17、教育一詞最早可以在《孟子,盡心上》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8、古代教育包括:奴隸制社會教育、封建制社會教育。

19、古代教育發展的首要事件是作為教育的專門機關:學校的產生。

20、教師的來源是我國夏、商、周時代的:師氏、保氏、大司樂、大司徒。

21、教育學作為一個學科獨立的標誌是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2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23、學習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價值,而且具有延時價值。

24、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學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絕大多數權利,受到社會的特別保護。

25、 中學生的倫理道德發展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性。

26、我國最早的學校是在夏代,是時稱為:校、庠、序。

27. 古希臘提出問答法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蘇格拉倫。

28.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是班組組織的領導者,又是班組人際關係的:藝術家。

29.發展個性是教育的理想,進行個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30.教學過程中領會知識,包括使學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