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兄弟不同選擇: 一個為國培養原子彈精英, 一個背叛祖國

暴風視訊

2020.03.12

人這一生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好像會產生蝴蝶效應一樣,會在未來幾十年後發生的某件事埋下伏筆。成為科學家,一直都是小孩子最熱門的心願,過年聚會吃個飯,都會在餐桌上問,孩子以後想做什麼,孩子的回答也是單一,不是科學家,就是老師、警察嘍。而這兩兄弟,雙雙成為科學家,但是卻走了截然不同的路。

科學家兄弟不同選擇: 一個為國培養原子彈精英, 一個背叛祖國


盧鶴紳和盧鶴紱兩兄弟,一起出生在美國,不到週歲的時候就被父母帶回了家鄉瀋陽。抗日戰爭爆發之際,這兩兄弟剛剛高中畢業。看著祖國的土地被日本人蹂躪,百姓受苦,兩兄弟決定學習航空工業,要發展我國的空中軍事,因此毅然決然地踏上去美國的留學。

科學家兄弟不同選擇: 一個為國培養原子彈精英, 一個背叛祖國


然而兩人畢業以後,太平洋戰爭就開始了。盧鶴紳覺得自己有留在美國的義務,因此他選擇留在美國,為美國的航空工業不斷添加新的生機。美國大量製造了許多小型和大型的戰機,在數目上壓倒性的優勢,也催化了日本在二戰裡的投降。戰爭結束後,他也沒有立刻回國,而是繼續為美國設計各種新型戰機。

科學家兄弟不同選擇: 一個為國培養原子彈精英, 一個背叛祖國


他的哥哥盧鶴紱和他的選擇差距非常大。哥哥在聽說新中國建國,實在太過興奮,連夜踏上回家的征途。雖然兄弟倆分道揚鑣,各奔東西,但是這兩個人都在設計武器方面都格外出色。盧鶴紱是學核物理專業的,雖然他的名字大家可能沒聽說過。但是鄧稼先等人設計的“兩彈一星”,專家團隊裡,一共11個人,竟然有7個都是盧鶴紱的學生。這也是為什麼,盧鶴紱被稱為中共核能之父。

但是弟弟做的事就讓人有些許寒心了。弟弟一直將心思放在設計戰機上,陸續研製出許多威力強大的新型戰機。如果弟弟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就能夠選擇回到祖國,為最需要科技技術的祖國多設計一些武器,那麼中國或許就不會被美國一直壓制,就不會在九十年代被人揪住鞭子欺負了。

科學家兄弟不同選擇: 一個為國培養原子彈精英, 一個背叛祖國


科學家兄弟不同選擇: 一個為國培養原子彈精英, 一個背叛祖國


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這種情況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都不少見,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吸引到外面的人才,為什麼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畢業之後都會往外面跑,到底是我們對人才的重視度不夠呢,還是薪資待遇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嚴重問題,儘量將高端人才都籠在國內,要不然簡直是給別的國家做嫁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