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學者:臺灣親美要承受大陸動武風險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叫囂將協助臺灣鞏固“邦交”。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丁仁方接受訪問時認為,“臺北法案”將挑戰一中原則,引發中美衝突。另一方面,臺灣走親美路線雖然短期有利,但是美國對臺不可能無償付出,臺灣仍要承受大陸對臺動武風險。

島內學者:臺灣親美要承受大陸動武風險

丁仁方

美國近日通過《臺北法案》,對兩岸有何影響?

丁仁方表示,美臺之間定位有朝向半官方化方向在走,例如,“臺北法案”要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及加強美臺經貿關係,其中最大影響就是美方未來要協助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對於大陸的一箇中國原則會有衝突,包括臺灣要加入像WHO這類的國際政府組織,未來中美雙方一定會有很多衝突。

丁仁方認為,雖然現在中美貿易戰趨於緩和,但受到疫情影響,生產鏈斷鏈為美方潛在危機,川普一直希望廠商撤出中國大陸,未來美國生產鏈做重新調整佈局,部分高階產業可能直接放在臺灣,落實“臺北法案”加強臺灣經貿,實質幫助臺灣發展。

蔡政府完全親美對臺灣是否有利?美國願意為臺灣犧牲到哪個程度?

丁仁方表示,臺灣政治、軍事、經濟都沒有累積跟大陸對抗的條件,如果美中之間對抗趨緩,就必須思考兩岸問題。如同前陸委會主委蘇起認為,兩岸之間衝突機會升高,大陸如果認為統一沒有機會的話,可能對臺動武,因此臺灣走親美抗中路現短期對臺灣有利,但是風險臺灣要自行承擔。

丁仁方認為,依照美國各類民意調查,如果兩岸發生衝突,美國為臺灣出兵意願不高,正逐步撤回世界各地的駐軍,甚至抱怨同盟國,不要佔美國便宜,先前更要韓國分攤駐軍費用,這些作為都出於現實考慮。因此臺灣如果寄望美援,美對臺絕對不是無償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