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長征時最精銳的一個團,團長是陳賡,強渡金沙江就靠他們


中央紅軍長征時最精銳的一個團,團長是陳賡,強渡金沙江就靠他們

(電視連續劇《偉大的轉折》)


通安鎮在皎平渡以北40裡。這是一個不大的山地街鎮,它居高臨下,形勢險要,佔據這個高地,可以直接控制住皎平渡渡口。幹部團除留先遣營守渡口外,大部分主力均由幹部團團長陳賡率領,渡江後以強行軍的方式向通安進發。

從江邊到通安,只有一條很陡很窄的山間小路可走,其中的一段路面甚至僅能容一人通過。幹部團在進佔通安的途中,不斷遭到敵軍冷槍乃至於大石塊的襲擾,衝在前面的人非死即傷,後面的人貼著峭壁、死角不斷躲閃躍進,才終於衝了過去。

當時的四川仍為諸侯割據局面,中央紅軍所進入的區域是川康邊區,乃劉湘的族叔劉文輝偏安之處。得知中央紅軍已過了金沙江,駐守會理的劉文輝部將劉元塘急忙率一個旅馳援通安,雙方在通安北面狹路相逢,戰鬥十分激烈。

前頭部隊一打響,劉伯承就估計到形勢嚴重,於是下令宋任窮率先遣營火速進行增援。


中央紅軍長征時最精銳的一個團,團長是陳賡,強渡金沙江就靠他們

(電視連續劇《偉大的轉折》)


黃昏時分,先遣營趕到通安。之前幹部團主力已攻到通安街上,但因敵我兵力懸殊,剛剛又被迫退了出來。

宋任窮傳達了劉伯承的命令:此戰關係重大的戰鬥,必須不惜一切犧牲!

“不惜一切犧牲”、“不惜一切代價”,劉伯承在指揮作戰時其實很少說這樣的話,他這麼說了,就表示事情確實嚴重到了足以砸鍋賣鐵,在所不惜的地步。

得到三營增援後,陳賡調整了進攻部署,以二營在正面佯攻,派一、三營在右翼包抄迂迴,攻擊敵軍的左側。經過拼命爭奪,幹部團佔領了通安,劉元塘僅率四百殘部逃回會理。

通安一仗對保障皎平渡至關重要,而劉伯承在緊要時刻宣佈的死戰命令,以及他派去增援的先遣營則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中央紅軍長征時最精銳的一個團,團長是陳賡,強渡金沙江就靠他們

(電視連續劇《偉大的轉折》)

今日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