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專稿④」美女孔慶玲:從裁縫鋪打雜到開店路有多長

「三八專稿④」美女孔慶玲:從裁縫鋪打雜到開店路有多長

編者按:性別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標籤,看到女性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身為女性能有什麼價值。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在如今愈發倡導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在社會分工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醫生、教師、環衛工人、創業者……2020年三八婦女節期間,青海在線網(www.qhzaixian.com)對於不同行業的女性進行了採訪,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們的故事吧。婦女,不代表家庭主婦,更不意味著年老色衰,她們獨立、堅強、為女性和人類權利勇敢鬥爭。“我們女性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三八專稿④」美女孔慶玲:從裁縫鋪打雜到開店路有多長

孔慶玲生活照

玻璃櫥窗裡有個人忙著在給模特穿衣服,身材高挑,一襲長裙輕輕搖曳,與之前進貨時那個灰頭土臉的女人判若兩人。她每天都會扮演很多“角色” ,進貨時,是抬箱搬運的女漢子;買衣服時,是能說會道的銷售員;在外時,是氣質絕佳的女神;在家時,是做事井井有條的好媽媽。這就是今年35歲的孔慶玲,現居青海省西寧市,一個自立自強的女性,一家服裝店的老闆。在她的家裡,擺放著很多名著,有考試用書,有哲學類的,也有生活類的。這些是她成長的印記。

她說:“我現在是一個母親,至少得給孩子一個影響,作為女性並不是只能做家庭主婦的,女性更應該有自己的事業和夢想,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掙錢去買。而且要讓孩子知道,人生有很多種活法。”

前進路上充滿辛苦和淚水

孔慶玲出生在農村,她是家裡的老大,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在她年少時,父母依靠一間小鋪子將姐弟幾個拉扯長大。她初中以後,弟弟妹妹們也都相繼上學,家裡的生活更加拮据,四個孩子的學費給家裡增添了負擔。她果斷放棄了學業,出去掙錢,“我不是不想上學,那時候實在是沒辦法。”孔慶玲說。

生活就像一個大熔爐,在打工的日子裡她體會到了人情冷暖,也練就了孔慶玲吃苦耐勞的品德。“那時候看我是個小姑娘,很多打工的地方都不會要我,我只能去裁縫鋪打雜,一干就是一整天,都是一些最累的活,抬東西、卸貨、整理布料………”那時她就明白了,只有讀書才有可能改變這靠體力幹活的生活,於是她心中萌發了一個想繼續讀書的念頭。

「三八專稿④」美女孔慶玲:從裁縫鋪打雜到開店路有多長

孔慶玲在老家挖洋芋

2004年9月,她在一所中專技校半工半讀,失而復得的讀書機會讓她更加刻苦努力。她認真學習技能,與同學老師和睦相處,學校裡沒有人不誇她勤奮。自此,學校成為了她改變命運的地方。“從技校畢後,雖然還是在給別人打工,但是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掙得錢也多了。” 孔慶玲說。

辛勤工作,努力掙錢,她開始為家裡分擔,雖然工資不多,但也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弟弟妹妹的部分生活費。“那幾年孩子吃了不少苦,卻從來不願意跟我們說,工資多半都會寄到家裡來,自己卻在外面吃最便宜的面,新衣服都捨不得給自己買一件,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難過。”孔慶玲的母親說。

雖然工作很忙,生活壓力很大,可孔慶玲依舊不忘學習,從技校畢業以後通過兩年的自學,2009年她拿到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有了會計資格證後,她每年幫一些小企業做賬,這樣可以掙到一筆可觀的收入。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學習,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回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給孩子輔導作業等,所以她常常等孩子睡了以後學習到深夜,“我覺得只有夜晚才是真正提升自己的時候。”

想做的事就要做,女人活的就是自信

2014年,孔慶玲熟思審處,這麼多年的打工經歷讓她明白,只有自己創業才能實現夢想。經過多方面打聽學習,加上之前打工積累的經驗,她決定做服裝生意。她說:“我是女性,所以我更懂女人,做女人的生意相對比較容易。” 但是創業之路困難重重,資金不夠,只能先租一間幾平米的小鋪面,裝修的錢只能找人借,好在2014年8月終於開店。可是第一個季度由於沒有打開銷路,根本賺不回成本,“那時候太苦了,東西賣不出去,還得按時付房租、還錢,那一年我幾乎沒有掙到錢。”孔慶玲說。

朋友們勸她別開店了,畢竟家裡還有孩子要照顧,投資買賣風險太大。可是她不願意認輸,鼓足勁說,一定要大幹一場。終於,服裝店生意在第二年迎來了轉折點,那時微信興起,微商銷售方式讓她有了通過網絡打開銷售渠道的想法,“我轉變思路,開始通過網絡進行推銷,招收代理,後來慢慢就好了。”幾年過去,她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賺了小錢就要學會投資,才會有回報。現在算不上太好,但我覺得可以繼續做下去,因為我還年輕。”她自信滿滿地說。

困難擋不住她前進的步伐,對待生活她總有獨特的見解。“女人就要活的自信,做自己想做的事,要有自己的事業,要有自己的圈子,兩三個可以玩到一起的閨蜜,財務要自由,這個是最重要的。”多年來,她一直堅持鍛鍊,把體重控制在一百以內。不少人羨慕她的好身材,說她看起來根本不像35歲。她說:“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做到的。”

「三八專稿④」美女孔慶玲:從裁縫鋪打雜到開店路有多長

孔慶玲的服裝店

在創業這幾年,即使再忙,她也堅持鍛鍊,抽出時間來護膚,儘量讓自己活得精緻,“很多人都說女人上了30歲打不打扮都無所謂,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一個女人只有讓自己活得精緻,她才不會對生活懈怠,才不會在生活的柴米油鹽當中讓自己失去信心。”

事業家庭兩“兼顧”

很多人認為,家庭和事業不能並存,要想家庭和睦,就必須拿出“家庭主婦”的姿態。可孔慶玲說:“我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但是我的家庭也很幸福。”困難總是有的,因為家裡老人不識字,帶孩子特別吃力,只能自己帶。有段日子她甚至想過放棄事業迴歸家庭。好在丈夫的理解與支持下,兩個人岔開上班時間,慢慢就適應了。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孔慶玲7歲的女兒很懂事、也很乖巧,遇到事情很勇敢。她在班裡喜歡打抱不平,有男孩子欺負女孩子她會站出來說理,作業上遇到難題她也總喜歡自己摸索。“我很喜歡女兒,女兒是我前進的動力。”孔慶玲說。

孔慶玲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但她不願意因為普通而對生活失去鬥志。正如畢淑敏說的一句話,“我喜歡深存感恩之心又獨自遠行的女人,知道謝父母,卻不盲從,知道謝天地,卻不自戀,知道謝朋友,卻不依賴,知道謝每一粒種子、每一縷清風,也知道要早起播種和御風而行。”

努力的人生總不會差,即使路上佈滿荊棘,但是總有一天會柳暗花明,雲開月明。孔慶玲便是如此。(文/褚成豔 圖/受訪者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