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什麼是教育?一定是父母在一言一行中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有時是你的一句話,有時是你的一個微表情,都涵蓋教育的意義。

而孩子就從你的言行中得到教化。

我們來看看下面一對母子的對話,相信你會有所啟發。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兒子班級裡的知識比賽輸了,回家向媽媽抱怨。

兒子:老師太沒眼光了,選了他們幾個去參加比賽,結果輸了,早知道選我好了。

媽媽:喲,我兒子這麼厲害了,這麼有信心。

兒子:當然了,那些題目我都會,比他們厲害。

媽媽:那你當時為什麼不自薦呢?

兒子:我怕自己弄不好,到時候同學怪我,所以想著老師主動挑選我。

媽媽:結果老師沒選你,你很失落是不是?覺得老師沒眼光?

兒子:是的,如果選我就不一定會輸了。

媽媽:桌子上有一袋橙子,你幫我拿個好吃的。

兒子看了看,覺得所有橙子都長一個樣,分不出哪個好吃,哪個不好吃。

兒子:這些橙子都一樣,怎麼挑?

媽媽:你在你老師眼中跟其他同學沒有區別,你讓他怎麼挑?

兒子,這時才明白媽媽的用意,只有自己足夠出色,別人才會關注你。

要想出眾,必須出色。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一對母子在等紅燈,旁邊有人闖紅燈。

兒子:媽媽,他怎麼闖紅燈啊?

媽媽:也許他有急事,趕時間吧。

兒子:那我們也很急啊,反正也沒人管,我們也過去吧。

媽媽:他是他,你是你,闖紅燈是錯誤的,他做了不代表你就要做,當你這次闖了,下次你還會想闖的。

孩子,今後你的人生路上,會碰到很多這種影響你判斷的行為,比如插隊,比如大聲喧譁;很多人會跟風,覺得這種小規則破壞了也沒啥。

可是破壞規則事小,不守規矩事大;一個從來不遵守任何規則的人,他是沒有底線的,當人家這樣做時,你千萬不可抱僥倖心理。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一對母子去電影院看電影,4歲的兒子老是大聲說話。

兒子:媽媽,這個電影不好看;媽媽,明天我們去哪玩?媽媽,你看這個椅子真有意思;媽媽...

媽媽覺得影響了別人,就帶著兒子出來了。

兒子:媽媽,電影我們還沒看完,怎麼就出來了?

媽媽:你想說話,我尊重你的權利;但是影響到了別人,我也要尊重人家,所以我帶你出來了,等你說完了,我們再進去。

兒子覺得自己做的不太對,於是不說話了。

孩子的行為背後,時刻都體現著家長的教育;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共場合不顧別人的感受,那人家會說這孩子沒家教。

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家長要及時教育,孩子才會將別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媽媽要上班了,4歲的兒子不捨得。

兒子: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

媽媽:我上班是為了不跟社會脫節,如今你大了,我可以放心地去上班了,該幹我自己的事去了。

兒子:你去做什麼啊?你不照顧我了嗎?

媽媽:我要為自己掙錢,增加技能,去交朋友;下班回來就能照顧你啊。

兒子:那是不是很累啊?

媽媽:不會,這是我自己的事業。

是不是覺得這位媽媽的回答出乎意料?很多人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會說“我要去掙錢,給你買糖,買奶粉啊”。

有沒有想過你這樣說,會增加孩子的思想負擔,他覺得是自己的原因,媽媽才會累。

所以,不要試圖用刻意感動來控制孩子,他會活的累。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疫情之下,孩子看到新聞的報導,很多人都不在了,他有點害怕。

兒子:媽媽,好多人都沒了,你也會嗎?

媽媽:我也會啊,等很多年後,你長大了,我就會死了。

兒子:我不要你死(帶哭腔)。

媽媽:傻孩子,沒有人逃過這命運,死不可怕。

兒子:人都不在了,這還不可怕嗎?

媽媽:人走了就像小草一樣,今年小草沒了,明年它還會長;葉子今年掉落了,明天它還會回來。人也一樣。

兒子:媽媽,我似乎明白了,你也會回來是不是。

中國孩子最缺乏的是死亡教育,導致青少年漠視生命。

用另一種方式給孩子講死亡,既消除他的恐懼,又讓他樂觀地看待,何樂而不為。

不要談死色變,孩子的恐懼都是來自父母,你的方式決定他害怕的程度。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無處不教育,無時不教育。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別的習慣和愛好!閱讀、聽故事要代替電視機、打遊戲!閱讀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孩子2歲起就要看繪本,從繪本中學習行為。家長別小看繪本的力量!

抓住孩子3-6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說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

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這套繪本一共8冊,分別是《爸媽不是我的傭人》《戰勝自己最重要》《我要對自己負責》《成功必須有好習慣》《管好自己我能行》《優秀要常行動來實現》《我有好人緣》《自信是成功的動力》,專門為2-8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這才叫教育、一對母子的經典對話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