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疫情結束就離婚


前幾天看到微博大V獸爺說,西安婚姻登記處復工後,

離婚預約爆滿,沒想到“離婚”成了第一個報復性反彈的行業。

為什麼夫妻在一個屋簷下相處越久,越容易厭倦?明明戀愛時說好想要每時每刻在一起的人,變成了每時每刻都想吵架?

我覺得這不是愛或者不愛的問題,婚姻能不能走下去,考驗的是情商,而情商落到實處,就是一個人的表達能力、語言水平和哄自己開心的能力。

表達自我情緒和打擊對方的時候,能不能做到精準、有力,讓對方無話可說,是決定婚姻走向最重要的指標。

那天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媽媽推著嬰兒車,車裡坐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媽媽數落孩子,你今天怎麼回事,一整天都不聽話,一整天都在鬧……

我拿手機看了一下表,剛剛早晨8:50。

這個場景,你們是不是也很熟悉?如果這孩子不是兩三歲,而是二三十歲,馬上就會吵個天翻地覆。

“什麼叫一整天都不聽話,現在才幾點,剛起床半個小時就是一整天,你怎麼說話呢……”

這叫什麼?無效溝通啊,同學們。你們本來要交流的肯定不是“一整天”這個詞怎麼用,以及“一整天”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但最後,你們都變成了天文學家,研究起一天有多少個時辰。

還有一個詞叫“總是”,也是吵架的C位。

不管情侶、夫妻還是父母跟子女,甚至上下級,只要有人用了“總是”這個詞,對方就再也聽不進去你說的是啥。他滿腦袋跑的都是你為什麼要說“總是”,以及如何去證明自己不是“總是”。

一個遲到的員工,本來心裡內疚,但只要領導說,你怎麼總是遲到,他的內疚立刻蕩然無存。

因為遲到是小錯,誹謗跟冤枉是大罪啊,我一個月就遲到了兩次,你說我總是遲到。我來告訴你什麼叫總是,“總是遲到”,一個月怎麼也得遲到八次,那好,我明天繼續,反正已經“總是”了。

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大體分兩種,一種叫發洩,一種叫溝通,發洩屬於情緒、心理範疇,溝通才是社交與關係範疇。

我剛才舉的例子,早晨八點半就說人家一整天不對勁,遲到兩次就說人家總是遲到,統統是發洩。說話的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我們怎麼解決問題,而是“你有沒有看到我很不高興”。

不高興像一種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但它首先傳染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一旦你打定主意想要告訴別人“我很不高興”,就會選擇用誇張的詞語去激發自己內心的委屈。

什麼一天到晚不著家啊,什麼從來不關心我啦,什麼整天想著你媽啊,什麼從不送禮物啦……

結果越說越氣,先把自己給氣死,再把別人給氣死。

到最後,兩個人中間只剩下氣了。悲慘的是,你們生氣的點還不在一個頻道上。發洩的人作為甲方,氣的是我這麼生氣了,你竟然還不認錯,還不哄我。

被劈頭蓋臉說一頓的人,作為乙方,生氣的點是你為什麼不實事求是,你為什麼誇大其詞?來來來,我們認真討論一下什麼叫“總是”。

這麼一說不得了,甲方更氣了:我都氣成這樣了,眼淚在眼睛裡打轉,你還跟我摳字眼,你這人有沒有良心!

“我怎麼沒有良心了?”

“你就是沒良心,跟你爸一樣。”

“你少提我爸……”

得,這架吵的,直奔分手去了。

溝通溝通,顧名思義,就是挖個溝把你們的情緒疏通。非客觀性極端用詞一甩出來,相當於把溝裡填了好幾個大石頭。

溝通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比誰能說,誰語速快,誰嗓門大,而是比誰能更精準地用詞。

就算你想打擊別人,也一定要讓人家輸得心服口服;而做到讓人心服口服的辦法只一個:

精準描述事件,就事論事地討論解決方案。

所以呢,真正可愛的美女,從不在特別生氣的時候理論,因為她們知道,氣話,無法起到溝通的作用。

你說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酒不好喝,是床不舒服還是肉不香,是錢不好花還是面膜不好做,非要去賭氣?除非你是那種越生氣越清醒的“奇葩”,否則最好做個安靜的美女子,等你把“整天”、“總是”、“一天到晚”、“從來沒有”這些情緒詞消化掉,再想想怎麼對付他。

到時候,可能你已經不想對付誰了,那就說明你們之間根本沒啥問題。問題就是你沒好好照顧自己,該花的錢沒花,該浪費的時間沒浪費,該見的朋友沒見,該喝的酒沒喝,該吃的肉沒吃。

你所有的憤怒,不過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有能力把自己給伺候好了,你自然容易心平氣和地去面對、解決、放下。

乖,對自己好點兒,你不想被氣著,誰都沒能力氣你;你不想被傷害,誰都沒能力害你。對於疫情結束去離婚這事兒,請慎重又慎重,別讓天災成人禍,更別讓這場疫情成為你人生過不去的一道坎。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