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降薪30%違法嗎?

中央傳媒


首先,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說,深深的感受到疫情去企業的影響,能發得出工資的企業說明家底厚。你要知道,疫情期間。企業不但不能運營,還有很多費用的支出,比如房租,材料損耗,銀行貸款,員工工資等等。其實這個時候能發出工資給員工的企業,都是翻箱底拿老本在死撐。疫情最幸福的還是員工,至於降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我覺得合理,不喜勿噴



老友阿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具有連鎖性的影響,而大部分公司基本都難以倖免,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企業因為經營困難,但是員工工資是一筆較大的成本的時候,為避免工資無法發放,大部分公司都會採取一些降薪、裁員的辦法度過這個“經濟寒冬”,那麼,疫情期間公司降薪合法嗎?疫情期間公司可以裁員嗎?疫情期間裁員怎麼賠償? 疫情期間公司降薪合法嗎?

強制通知決定員工集體降薪,不合法,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降薪法律層面是允許的。

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如果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企業停工、停產,時間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企業應當按勞動合同規定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如果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綜上所述,企業適度降薪是有法可依的,法律並未對勞動合同履行中的調崗降薪做出過多限制性規定,只要求勞資雙方協商一致。值得提出的是,用人單位做出調整之後,勞動者默示、實際履行的也視為協商一致。

疫情期間公司可以裁員嗎?

裁員的實質是企業單方面大規模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四種裁員的情形,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企業裁員滿足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在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並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方案之後進行裁員。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但是企業需要證明這種影響已經導致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情形,方可裁員。

疫情期間裁員怎麼賠償?

如果是經濟性裁員,可以獲得《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補償標準。但不符合經濟性裁員的話,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獲得依照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的賠償金。

在程序上,因為疫情辭退員工肯定不符合經濟性裁員的要求:

1、疫情自21日起迄今也就20多天,貴單位不可能提前30天向工會說明情況聽取意見並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2、如果沒有向勞動部門報告並且該方案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條件:符合20人以上或者職工總數百分之十等條件的話,那就不符合我國經濟性裁員的實體和程序要求,那單位就構成借經濟性裁員的名義實際構成了單方違法解除,你有權利獲得二倍經濟賠償金。


木林森火


1、因客觀原因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發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企業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二、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發

  2、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員工工資怎麼發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的,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最長三十日)的,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可以根據職工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企業沒有安排職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職工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係。

  3、對於因疫情未及時返回企業復工的職工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發

  企業經與職工協商一致,可以優先考慮安排職工帶薪年休假。其中,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職工在帶薪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二、國家規定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算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2、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3、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

  4、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2020年1月24日

以上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發佈的!

但是一個事實就是企業能活著已實屬不易!降薪也是無奈之舉!不要因為這些事情打官司!一起共渡難關才是正道!加油!


37度體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具有連鎖性的影響,而大部分公司基本都難以倖免,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企業因為經營困難,但是員工工資是一筆較大的成本的時候,為避免工資無法發放,大部分公司都會採取一些降薪、裁員的辦法度過這個“經濟寒冬”,那麼,疫情期間公司降薪合法嗎?疫情期間公司可以裁員嗎?疫情期間裁員怎麼賠償?

疫情期間公司降薪合法嗎?

強制通知決定員工集體降薪,不合法,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降薪法律層面是允許的。

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如果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企業停工、停產,時間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企業應當按勞動合同規定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如果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綜上所述,企業適度降薪是有法可依的,法律並未對勞動合同履行中的調崗降薪做出過多限制性規定,只要求勞資雙方協商一致。值得提出的是,用人單位做出調整之後,勞動者默示、實際履行的也視為協商一致。


黃財開


首先要看企業是否和有關部門以及企業員工進行協商?如果是,並達成一致那就是合法又合理;如果企業單方面突然降薪就不一樣了。根據《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江湖之良人


違不違法可以放到一邊,實際點說,沒有員工會想降薪的,大部分人本來工資就不高,活著已經很累了,降薪嚴格說起來還是不錯的,降低百分之三十生活還是有保障的,有的公司員工簽了合同還好一些公司最起碼會有個明面理由讓你工作降薪,但太多公司員工是沒簽合同的,多少人疫情期間出不去,根本沒有生活來源,有的公司不能開業,員工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國情就是這樣你簽了合同,公司要你幹嘛你就得幹嘛,反對有什麼用,最多你不幹了,告公司你的打贏打輸都好,賠的更多


娛樂小白條


這個屬於道德綁架,公司也需要生存,公司也不想降薪,它也想給員工一個必須的生活保障,奈何在疫情的壓迫下,它必須做到平衡。既保障公司的基本運營也要保障員工的基本工資,如果不降薪那麼公司也許就很難運轉-降薪還可以為大家以後的生活保障考慮,疫情面前希望大家互相理解互相體諒共渡難關!


遊戲小飛


疫情期間公司降薪並不合法,但若企業與職工經協商後降薪在法律層面上是允許的,因此企業降薪是否合法的關鍵點在於有沒有與職工達成協議。在疫情期間工資支付需以勞動合同規定為準,如果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且職工也提供了正常勞動,那麼應發放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揭秘浙江橫店權哥


如果未與員工協商,無故降薪,則屬於違法行為。


腦科醫生袁淮濤


給你按當地最低保障工資發放就不違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