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告訴你買過10套房,依然過的苦逼的人,都是矯情

買過10套房,或者正在擁有10套房,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對於普通人來說,大部分人是沒有過這種體驗的,所以他們對這件事的理解只能憑藉想象,或者藉助一些傳聞跟故事。然而這些故事,會像篩選論據一樣,為我們的生活決策做導向,引導我們做出主觀選擇。

擁有10套房,當然是每個人都為之嚮往的,這個是常識!誰說不希望,那就是矯情。這兩天看了兩個故事,主人公都買過10套房,而且座標都是一線城市廣州,時間跨度大概是10年左右。向我們傳達的觀點是,雖然他們買過10套房,但是他們過的並不好,至今驚魂未定,又或者備受煎熬,悽悽慘慘,又或者一籌莫展,聽起來像一個十足的loser。

我想說,第一,這個兩個故事都有些太過矯情。第二,作為觀眾,如果你信了,那說明“你很好騙”!

第一個故事,來自某房產自媒體號。

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十年的時間,從第一次接觸到房地產的魅力,到一發不可收拾的不斷加槓桿,不斷買房,直到擁有10套房。再到跟著廣州的調控政策“同呼吸,共命運”,而發現心力不足的時候,開始拋售房產,進行自救,防止崩盤,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直到今天,故事聽起來驚魂未定,給人的感覺:原來炒房的人,過得這麼“不堪”,當時差點賠錢上吊或者跳樓吧?向世人傳達的信號:你看炒房也有風險,搞不好你就跌入萬劫不復,所以乖乖待著,有錢也別炒房。

是啊,我想說,像炒房這種,又苦又累而且還有面臨“脫髮”風險的活,你們都別幹,讓我來好了……你們只看到市場橫盤時候房子不好賣,沒想過這10年廣州的房價漲幅是83.9%,就算他是郊區的房產,房價翻1.5倍,這槓桿加的有多划算?而且這位“慘不忍睹”的炒房小夥,人家現在手裡還有三套全款廣州優勢地段的房產,外加若干現金在手上呢,而你,有嗎?不提他10套房,就算一線城市三套房,這樣的人,全國多見嗎?而你,是這樣的人嗎?不是你跟著瞎矯情什麼。

人家那個矯情,是真矯情,人家不想“炫富”,而你,一套房都沒有也跟著矯情,說明你是“真不富”。所以,不要輕易陷進別人為你精心策劃的“房住不炒”的魔咒

第二個故事,來自江蘇衛視某相親節目。

一個女孩子,在廣州生活了10年,這10年裡買了10套房。理由並非投資跟賺錢,完全是“個人愛好”,為了給自己壓力,為了激勵自己。聽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露出“嗷嗷”豬叫,打算羨慕一番。但是女主說了,雖然買了10套房,但是都!沒!升!值!而且因為買了太多的房子,男朋友都跟她分!手!了!男朋友說,我可以養的起你,但是我養不起你的那些房子……多麼諷刺的一個反轉。

這得是多麼不開眼的男朋友,多麼智商堪憂的男朋友?老孃有那麼多房子還用你養?好像房子不會以租養貸一樣。這個故事的“啟示”是,女人買10套房不但你會變的壓力巨大,資金週轉困難,而且還可能面臨失戀,找不到男朋友變剩女。這碗劇毒雞湯,我表示難以下嚥。

最後結局,這位擁有10套房女嘉賓,和一個做地產投資的男嘉賓成功牽手。我只想說,女嘉賓是否“燙手”,關鍵看出現什麼樣的男嘉賓。牽手成功了這個女嘉賓,那麼,男嘉賓還做什麼房地產投資,一絲不苟的“投資”女嘉賓就行了。

踐行“房住不炒”,是對的,我們都不提倡炒房,但是有必要把房產投資如此妖魔化嗎,就算場景需要,可以換個別的方式嗎?把曾經買過10套房的人和正擁有10套房的人,描述的那麼不堪,那麼慘不忍睹,這不僅僅是一種矯情,更是一種欺騙,一種不道德的表現。

以前我們經常舉一個例子,如果兩個朋友同時向你借錢,一個有房子,一個說有100萬現金。那麼你會借給誰?

有腦子的人都回答,會借給有房子的,因為100萬今天在你卡上,明天還不知道去哪裡了呢。房子,不動產,全社會追捧為之瘋狂的奢侈品,你有了他,不但有了家,還給你的人品有了信用背書。

那些告訴你買過10套房,依然過的苦逼的人,都是矯情


如果你身邊真的有朋友買過10套房,請記住一句話:瘦死駱駝比馬大!如果他的確看起來很悽慘,一種情況是暫時的,你不要相信。一種情況是,他本來可以更好,因為決策失誤過。

十年時間買10套房,若非曾經做過錯誤的決策決定,那麼今天飛黃騰達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畢竟人生都是單行線,好多經驗跟教訓,都是我們用時間積累來的,畢竟腦子裡的水不是一下就變沒有的。

那麼今天簡單總結一下,買過很多房,卻沒有得到最大化的收益,一般這種人,都犯過那些錯誤。

第一:貪婪

貪婪是人性裡的東西,是很難摘除的。炒股的人會對此有更深刻的瞭解,因為時效短,大起大落也快。在買房方面,一個是貪多,跟上面的主人公一樣,100萬現金就想買10套房。不夠穩妥,盲目,而且只看眼前,既得利益,忽略風險,如果你投資房產調控跟各種政策就是無形“成本”,需要考慮進去。

一個是數量的貪婪,一個是價格的貪婪,希望有更好的價格,錯過行情。為貪婪跟瘋狂收屍的,往往都是調控後的“寂靜”。

第二:不做功課

可能很多人認為,炒房是這個世界上“門檻”最低的職業。只要我有第一桶金,只要我有錢,閉著眼買,我也可以做很好的投資。這是錯誤的,沒有學習有用的房產知識,就去炒房,這同樣等於“無證上崗”。不多踩幾次雷,你就不知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投資買房絕對也是需要進行權衡、對比,而且需要專業化的分析的。在這裡只說一句話,也是經驗之談。買房之前,千萬不要去聽那些“掏心掏肝”的親戚朋友的話,尤其是他們自己都沒買過房,他們自己還是井底之蛙的人。前兩天的那個段子聽了嗎,小兩口去年底買房,交了定金了,男方的姐姐出現,說房價會跌,硬生生叫他們退了定金。後來剛過完年,從90萬,漲到了130萬。兄弟媳婦直接去姐姐家,把姐姐家給砸了。聽這個段子的時候,我腦子裡,全是姐姐年前那個掏心掏肺,眉飛色舞,斬釘截鐵、胸有成竹的表情,跟年後房子被砸了以後一臉愕然表情對比。想到這,我不厚道的笑了,感覺非常有快感。

第三: 缺乏戰略眼光

如果房子達到一定的數量,那絕對需要用戰略的眼光來管理房產。古代的人,姨太太們多了都難管理,各自情況不同。現在房子多到一定規模,地段跟配套不同,決對也需要戰略管理。尤其是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如果資金緊張,面臨資金鍊斷裂。大部分人選擇最便偏遠的,最荒蕪人煙的地方出售,緩解燃眉之急。但是你感覺偏遠,別人也一樣不想買啊,尤其橫盤的時候。當然是選擇相對市中心的地段出售,不但賣的快,而且價格高。可能你感覺捨不得。但是算一筆賬,相對中心的位置,還有多少漲幅呢,而較郊區的地方還有多少漲幅呢,郊區有潛力的部分隨便翻一翻很正常,不用多久,但是相對中心的位置翻翻就比較難了。還有一種辦法,不賣房,進行二押緩解壓力,有看好的預期,不捨得賣,就選擇容易放款的房子抵押,銀行利息比暫時的割肉舒服點。

第四,炒房當主業

炒房實現財務自由,是一種理想狀態而已,這世界上絕對沒有人單單只是炒房,其他什麼事都不做,就數著盼著那幾套房。房產投資+實業是一個家庭資產配置的常規模式。單一味賺錢,或者單一味投資都不足可取,兩者結合,固定的實業經濟來源,加上投資比例,合理的負債,這是家庭資產配置的理想模式。如果你無心實業,只顧炒房,那麼你離破產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