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妃園寢

作者風聲水影

惠陵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坐落在惠陵西側的西雙山峪,是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的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仿定陵妃園寢而建。主要建築由南而北依次為:一孔拱橋、東側一座三孔平橋、東西廂房、東西值班房、大門、東燎爐、享殿、園寢門、寶頂下各有地宮,周圍環以朱垣。大門外建築為灰布瓦蓋頂,大門內建築均以綠琉璃瓦覆頂。

惠陵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內葬四位皇貴妃。淑慎皇貴妃寶頂居前排正中,另三位皇貴妃的寶頂居後排。東韋:恭肅皇貴妃、獻哲皇貴妃、榮惠皇貴妃。

惠陵西側就是惠妃園寢,它與惠陵共用一條馬槽溝,但它的建制要簡單得多。宮門前只有一座石拱橋,用一根木頭擋住,木頭上釘著一個牌子,寫著“此橋不許汽車通行”。由於並未開放,陵區內闃無一人。

惠妃園寢建築全覆綠瓦,與惠陵黃瓦形成鮮明對比。黃瓦,是帝、後陵才可以使用。園寢,都是用綠瓦。再低一等級的王族,還有用普通布瓦(灰瓦)的。

惠陵妃園寢

惠妃園寢內建築只有隆恩殿和東西配殿,與惠陵相比,顯得十分“簡陋”——連門都沒有。東牆角有株牽牛花,倔強盛開著。

隆恩殿後的四座古冢下分別埋葬著同治的四位皇貴妃:淑慎貴妃、敬懿貴妃、榮惠貴妃和恭肅貴妃。當同治駕崩時,她們當中最大的只有19歲,最小的只有16歲。清東陵葬有嬪妃136人,而最後入葬東陵的就是同治皇帝的敬懿皇貴妃和榮惠皇貴妃。


內葬人物: 共葬有同治帝的4位皇貴妃。,是清朝妃園寢中葬皇貴妃最多的。

第一行葬1位,是淑慎皇貴妃富察氏(慈禧曾有意立她為皇后,但因慈安反對未成,后妃系列中有提到)。
第二行葬3位,從東往西分別是恭肅皇貴妃阿魯特氏(1921年4月病故,年64歲)、獻哲皇貴妃赫舍里氏(即瑜貴妃、敬懿皇貴妃,1932年病逝)、敦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1933年病逝,1935年與獻哲皇貴妃同時入葬,成為清東陵最後葬入的皇室成員)。

惠陵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與惠陵僅一道馬槽溝之隔,它仿照景陵妃園寢修建,主要建築由南而北依次為:一孔拱橋、東側一座三孔平橋、東西廂房、東西值班房、大門、東燎爐、享殿、園寢門、寶頂下各有地宮,周圍環以朱垣。大門外建築為灰布瓦蓋頂,大門內建築均以綠琉璃瓦覆頂。
我要說的是寶頂的排列,前面說了,是分為兩行,即第一行單獨葬淑慎皇貴妃,位於正中;後面一行“一”字排開,葬另外的三位。------這樣的排列順序,是慈禧的獨創,也是不同於景陵妃園寢的地方。不僅僅是排列的不同,慈禧還建議用一道內羅圈牆把前排的寶頂圍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院子,只有走中門才能進入此院,而其它的三座寶頂算是在後院了,從旁邊門進入。很顯然,是為了突出第一排淑慎皇貴妃的尊貴!可是咱們都知道,這四個人都是皇貴妃,地位是平等的,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看了我之前後妃系列中“同治帝后妃”的人就會明白,想當初選皇后的時候,慈禧本是看上了淑慎皇貴妃富察氏,但是因為後來同治帝和慈安同時看上了阿魯特氏,慈禧才不得不妥協。冊封的時候,富察氏就被封為了“妃”,而其她人都是“嬪”或“貴人”。在後來的日子裡,慈禧也是想盡辦法處處優待這位富察氏。生前覺得不過癮,死後還要在陵寢上大做文章,非要突出富察氏的尊貴之處。於是,富察氏就佔據了這座妃園寢中最尊貴的位置了。

惠陵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座落在惠陵西側的西雙山峪,光緒二年始建,其中一個石券、三個磚券,葬埋著同治帝的四位皇貴妃。她們間除慧妃死於光緒年間,其餘三位均年逾花甲而亡,最晚的是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才入券。
辛亥革命之後,雖然清王朝的統治已被推翻,但仍保留了末代皇帝溥儀的一些權利,每年給他定量的金銀,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讓他居住在乾清宮以後的宮殿。溥儀在這裡做著復辟夢,直到1924年馮玉祥逼宮,他才出走天津。1932年在日本挾持下於東北成立了偽“滿州國”,次年日本軍隊以替溥儀保護祖陵為名,侵佔了東陵。溥儀的堂弟溥賢親自主持東陵辦事處的工作。在馬蘭峪這個小鎮上,不僅駐有日本憲兵司令部和東陵辦事機構,還設有日本領事館。日本統治東陵十三年,直到1945年才結束。當1935年人葬最後一位皇貴妃時,是從北京寬街麒麟碑衚衕出發,用汽車拉著花圈到東陵來安葬的,當地居民目睹者甚眾。

惠陵妃園寢


四位小皇貴妃


皇貴妃之稱前為何冠以“小”字?只因同治帝死時,這四位皇貴妃,年齡最大的才十九歲,最小的剛滿十六歲,小小年紀,便成了封建帝王的“未亡人。”


淑慎皇貴妃(1859年12月24日——1904年3月24日),富察氏,侍郎鳳秀之女,原任侍郎恭泰曾孫女,原任總督惠吉之孫女。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一出生。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1872年3月11日)封為慧妃,九月十四日(10月15日)正式冊封。時年十四歲。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封為皇貴妃。十二月加封為敦宜皇貴妃。光緒二十年(1894)封為敦宜榮慶皇貴妃。光緒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敦宜榮慶皇貴妃薨,享年四十六歲。光緒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惠妃園寢,諡曰:淑慎皇貴妃。她照料幼年光緒帝,與其雖名為嫂叔,實際情同母子。雖然她與慈禧太后的關係一直很好,仍然不時為光緒帝申辯。富察氏死於光緒三十年,諡“淑慎皇貴妃”。

惠陵妃園寢


  恭肅皇貴妃(1857年9月20日——1921年4月),阿魯特氏,蒙古正藍旗人,前任都統塞尚阿之女,,原馬甲德興之曾孫女,原任員外郎景輝之孫女,原任護軍參領興福之外孫女,孝哲皇后的姑姑。生於咸豐七年八月初三未時。同治十一年十月冊封為珣嬪,時年十六歲。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封為珣妃。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封為貴妃。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1908年11月18日)尊封為皇貴妃。民國二年二月初五日(1913年3月12日,《清史稿》裡說她與隆裕同年死,不確)溥儀尊封為莊和皇貴太妃。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農曆三月薨,終年六十四歲。諡曰:恭肅皇貴妃。


  獻哲皇貴妃(1856年7月2日——1932年2月5日)赫舍里氏,生辰為六月初一. 知府崇齡之女,被封為瑜嬪。被認為是同治帝后妃中相貌最美的,守寡時二十一歲,尊封為貴妃,宣統後成為“敬懿皇貴太妃”。她與慈禧太后關係不錯,與光緒帝的后妃卻關係很糟。末代皇帝溥儀的淑妃文繡,原本就是瑜妃中意的皇后人選。1924年被逐出宮,遷入麒麟碑衚衕榮壽公主府邸(公主於1924年剛剛去世).民國二十年臘月二十七日卒於麒麟碑衚衕.因為死於農曆新年之前,按照傳統計歲法享年七十六歲."三希堂"中著名的和,即由她攜帶出宮變賣。
  榮惠皇貴妃 同治帝瑨嬪西林覺羅氏,(1856年9月6日--1933年5月18日),.守寡時也是19歲,尊封為瑨妃,宣統後成為“榮惠皇貴太妃”。民國二十一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卒於麒麟碑衚衕.享年虛歲七十八歲.。

惠陵妃園寢

滿族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