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到底哪三買賣、三生意?

以前窮人基本都沒有機會讀書,對於很多事物好壞的判斷依據都是來自老一輩的經驗總結。其中俗語就是老一輩人經驗積累之後的總結,然後經過代代相傳的口頭道理。至今很多俗語分析起來依舊還是有一番道理。前幾天筆者聽了一句老人常常唸叨的俗語,“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幾經琢磨也沒能確認意思,下面大家來聽聽到底啥意思呢?


從這句俗語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窮人有分三種不能碰的生意​,富人也有三種不做的買賣,那是哪幾個生意,哪幾個買賣呢?

我們先來聊聊富人的,經過筆者與一些輩分較大的老人請教並且自己總結得知,富人不做的​三個買賣是以下三個。

俗語“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到底哪三買賣、三生意?


第一個是:無論利潤多大,只要是賒賬的買賣一定要謹慎或者選擇不做。就當下做生意的來說,最怕的莫過於賒賬了。都說這年代欠錢的都是大爺,借錢賒賬之前是孫子,借錢賒賬之後是大爺,遇到一些經濟窘迫的或者品行不好的人,一旦賒賬基本就是虧本要不回來的,本錢討不回來,利潤再大也是空談了。乾脆不要做了更省心呢。

第二個是:跟風的買賣不錯。這做買賣跟種地其實是一樣的,跟風​搞種植或者搞養殖的,到頭來都是血本無歸。做買賣也是如此,比如一個地區範圍內,做同樣一種買賣就是搶奪有限市場,前期做的人少市場份額就大,後面跟風的做得多了平攤到每個賣家的市場就小了,虧本的就多了。市場規律到哪都是一樣的,跟風​最後都沒有啥好結果的。

俗語“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到底哪三買賣、三生意?

第三個是:沒有經驗的買賣不做。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老人說不懂門道的總要交學費學習,要麼是容易被套了,要麼就容易虧本。就像我們村很多年輕人前幾年看著有人做中藥材好賺了,結果有人四處籌錢買貨,結果沒有銷路全部被套,最後只能低價出售給別人,虧慘了。

富人有三個不做的賣苗,窮人也有三種生意不能碰。接下來看看窮人有哪幾種生意不能做呢。

俗語“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到底哪三買賣、三生意?

第一個:合夥的生意不碰,起先從合夥開始說起,合作必定就要共同投資,窮人對生意的投資往往都是壓上所有堵住的,一虧本就會傾家蕩產​。窮人的合夥生意往往更加冒險,一旦賺錢了分錢容易起分歧,一旦虧本了可能造成各自埋怨,反正無論賺還是虧,都會發生不少問題。很多人原本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就因為一次生意合夥導致老死不相往來,成了仇人。

第二個,高風險的生意不碰,原本窮人在經濟條件上就比較拮据,做生意應該穩打穩紮。不可以一夜想著暴富的,都說風險與收益是相輔相成的,越大的收益就有越大的風險,高風險的生意雖然能夠賺得多一些,但是風險太大,一旦虧損,基本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幾年或者是父輩幾十年的積蓄就付諸東流了,那就得重頭開始,全家跟著受苦了。

俗語“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到底哪三買賣、三生意?

第三個,投機取巧、違法亂紀的生意不做,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個,也是千萬不能碰的生意。俗話說人窮志不窮,做生意就要正正當當,賺安心的錢,少讓家人擔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道理人人要懂。

解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理解了這句“窮人不碰三生意,富人不做三買賣”的深刻含義呢?或者你們有什麼更準確的解釋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