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在NBA的歷史上能夠被稱為改變歷史的球員只有2人,一個是曾經砍下100分的籃球皇帝張伯倫,一個是拿到10次得分王的喬丹,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喬丹是歷史第一人,畢竟張伯倫的年代離我們太遙遠,根本無法觸及。但是對於這樣的輿論觀點,張伯倫表示不服,他認為喬丹要是和他在一個年代,肯定會被痛扁的。我們不否認張伯倫的偉大,但是如果真要認真分析起來,他就輸了!

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張伯倫在1959-60年的新秀賽季中,場均可以得到37.6分27個籃板,因為他是打中鋒位置,而且當時擁有得天獨厚的天賦,這個籃板數據不做比較,僅僅從得分上做分析。他的得分是用了46.1次出手換來的,換言之,每次出手得到0.82分。這個數據好還是不好呢?彆著急,等分析完喬丹的數據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喬丹在1984-85年的新秀賽季中,場均可以得到28.2分,場均命中率51.5%,3分球命中率17.3%,如果沒有3分球的命中率拉低了整體的命中率,這個數據應該可以更高,但是我們姑且放一邊不做拆解。我們可以把這個命中率全部當成是2分球來算,28.2/51.5%/2=27.38,也就是說喬丹場均出手次數為27.38次,每次出手得分為1.03分,這個效率比張伯倫的0.82分要高出0.21分。那麼喬丹同樣給予場均46.1次的出手可以換來多少分呢?46.1*1.03=47.5分,也就是同樣的出手次數,喬丹場均會比張伯倫多拿到9.88分。可見張伯倫是有刷數據嫌疑的。

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張伯倫在進入第三個賽季場均得分達到了巔峰期的50.4分,場均出手50.6次,每次出手可以換得0.99分,而喬丹巔峰期場均是37.1分,命中率48.2%,換算出手次數為38.49次,每次出手得到0.96分,按照50.6次出手算,可以得到48.77分,比張伯倫要少1.63分。

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但是即便如此並不能說明張伯倫比喬丹的得分能力更出色,因為在職業生涯前7個賽季,張伯倫的任務就是以得分為主,直到第8個賽季開始,主教練開始讓他減少得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防守上,他同意了,這個賽季他的場均得分只有24.1分,首次無緣得分王。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他在前7個賽季是以得分為主,就好比威少在雷霆隊的角色,單賽季可以打出場均三雙的數據,但是球隊的成績只有45勝27負,進入季後賽也是早早被淘汰。

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喬丹職業生涯獲得9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的榮譽,張伯倫只有2次,因為喬丹從一開始就是攻守兼備的球員,而張伯倫只是需要專注得分就好了。所以他的數據看起來會比較高,而且他是通過高出手的次數換取的高得分,如果給予喬丹同樣的出手次數,他並不會比張伯倫差,張伯倫打的是中鋒位置,理論上離籃筐更近命中率更高,他的得分效率應該更高才對,事實上也只有50%的命中率,巔峰期的奧尼爾的命中率都能夠達到58%,而他當時在那個年代就相當於巨獸一樣的存在,更應該有更高的得分效率才對。

張伯倫瞧不起喬丹?認真,你就輸了


綜合以上分析,張伯倫當年的那些得分數據,更像是現在的哈登拿到的得分王數據,而詹姆斯就像是當年的喬丹一樣的全面,哈登得到的分數再多,都不被認可,就是因為他的數據就是刷出來的,當然,張伯倫的含金量會比哈登的要高一些,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具有相似性而已。

對於以上分析,如果有不同的理解,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