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歲月塵封了歷史,拾一片孤寂的落葉。歡迎關注正說文史,您的關注就是筆者最大的追求!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我們都知道,他妻子遭調戲,自己又被誣陷,甚至差點被殺害,許多人都打抱不平。但水滸傳我們都知道發生在北宋,實行的是揚文抑武的政策,武官的權勢自然敵不過文官,因此林沖最後只能夠逼上梁山。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而《水滸傳》中,除了林沖之外,還有一人,同樣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並且同樣也是被高俅陷害,但是結局卻天差地別。

此人便是王進,他並不是一百零八位好漢之一,但有些人可能會有點印象,便是因為王進是《水滸傳》出現的第一位人物,並且他還是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九紋龍"史進的師父,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功夫也很了得。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王進和林沖有許多的相似點,第一便是兩人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個名號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得的,林沖的武藝在一百零八個好漢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並且在後來,林沖和王進曾切磋過幾番武藝,但分不出勝負,足見其武藝高強。

並且兩人性格都十分本分,不惹事。林沖在其妻被調戲之後,本來想動手的,但是看到是高衙內,為了顧全大局還能夠忍氣吞聲,並且被高俅陷害,被髮配看草場時也沒有表現出多麼的激進,可以說是個十足的老實人了。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而王進也同樣是因為其父惹怒了高俅,並且高球還親自侮辱他,而他自己卻沒有做出激進的行為,而是甘願受辱並且只能夠和自己的老母親一起抱頭痛哭。可見也是一個老實人。

並且兩人都被高俅陷害來丟掉官職,只能夠流浪。林沖在被誣陷之後,其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職務也丟了,並且還成了個看草場的。本來它也能夠安心看草的,但是高俅卻不依不饒派手下燒了草場,因而便什麼也不顧殺人之後就跑了。

王進也同樣如此,但有一點不一樣,林沖是忍無可忍之後殺人逃跑,而王進則是自知鬥不過高俅,知道高俅要置他於死地,因而自己逃跑去投奔故人,並且途中還收了個徒弟史進。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擁有諸多共同點的兩人最後結局卻很大,林沖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他後來上了梁山,雖屢建奇功,曾擊殺過方臘,王慶等人,但是最後仍是病死於杭州。但是王進卻沒有上梁山,而是繼續遊歷,最後小說中並沒有提及他的最後結局,但是比起梁山好漢的悲慘結局也差不到哪去。

那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家庭不一樣

林沖有妻有子,一家人都要靠著他吃飯,而林沖自然也不敢多輕舉妄動,所以被髮配到草料場時,也能夠老實本分的幹下去,因為如果自己跑了妻子兒女便無人照顧了。而他後來的上梁山也是因為草料場被燒才被逼無奈做出的下下策。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而王進不一樣,王進沒有妻子兒女,只有一個老母親,想要跑路便簡單得多。在小說中,老母親得知了王進的遭遇之後,痛苦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因此可見,從家庭上,便使得兩人的結局不一樣。

二、兩人的逃跑的身份不一樣

林沖在被髮配草料場時,已經是個罪人了,並且頭上還刺了字,而後來還殺害了高球的兩個手下,再加上高俅一直想要置林沖於死地好霸佔他的妻子,因此林沖在殺人之後逃跑時已經是死罪一條了,因此,上梁山造反變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而王進不一樣,王進只是因為其父惹怒了高俅,兩人並沒有非常劇烈的衝突。並且王進是主動逃跑的,而不是戴罪之身逃跑。上梁山造反的人基本上都是戴罪之身,因此,王進並沒有必要要去上梁山造反獲死罪。

同時與二人的性格也有關係。林沖不僅是個老實人,而且還是個死腦筋,只會一味的退讓忍讓,既不做出過激的動作,也不懂得去迴避攻擊,最後只能夠被逼造反。

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陷害後怒上梁山,他為何大相徑庭?

但是王進不一樣,王進雖然是個老實人,但是懂得生存之道,比林沖更加聰明。在他想到高球會進一步加害自己之前,就知道趕緊收拾東西跑路,由此使得二人的結局不一樣。

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兩人雖同時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並且各種境遇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一人走上梁山逼上絕路,而另一個人確可以獨善其身,雖然不得名利,但是也好歹保全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