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單發武器一直以來都有著一種難以言述的浪漫,在機械的鉸合摩擦中總能體會到工業的震撼,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歷史中著名的手動步槍。


一、M1891步槍

M1891即莫辛-納甘步槍,在俄國被稱為“Vintovka Mosina”,是在俄國政府委託下在188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製的步槍。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步槍,是俄羅斯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它採用整體式的彈倉,通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單發或用彈夾裝填。彈倉位於槍托下的扳機護圈前方,彈倉容彈量5發,有鉸鏈式底蓋,可打開底蓋以便清空彈倉或清潔維護。由於是單排設計而沒有抱彈口,因此彈倉口部有一個隔斷面器,上膛時隔開第二發彈,避免出現上雙彈的故障。在早期的槍型中,這個裝置也兼具拋殼挺的作用。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但莫辛-納甘步槍被採用時俄國的輕武器企業還沒有做好生產準備,所以第一批M1891莫辛-納甘步槍是法國的夏特羅輕武器廠生產的。莫辛-納甘步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軍隊的主要裝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外國的承包商再一次被用來生產這種步槍,當時俄國非常缺乏步槍,所以與兩家美國公司簽訂生產合同,但這批步槍由於1917年的十月革命而沒有交給後來的蘇維埃政權,在美國用於訓練和民間銷售。


二、M1903步槍

M1903步槍也被稱為春田式, 服役於1903年6月19日。7.62毫米口徑,旋轉後拉式槍機仿自德國98系列毛瑟步槍。 因其由春田兵工廠研製而得名M1903春田步槍。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期間裝備的制式步槍。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由於0.30=7.62mm,所以此槍也被簡稱為03式,1903年至1936年都一直是美軍標準配置步槍。二戰期間,仍有許多在使用。

同時根據二戰期間的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槍被用於裝備中國軍隊,在中國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被廣泛使用。由於該槍外形、長短均與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中正式步槍相似,所以被中國士兵稱為“花旗中正式”。


三、Kar 98步槍

Karabiner 98 Kurz步槍,簡稱Kar 98k、K98k或直接簡稱為98k。注意數字“98”之前的“K”是代表卡賓槍的大寫字母,而數字之後的小寫字母“k”是kurz,是短的意思,表示它比98b式卡賓槍更短。這款步槍接近於一戰時期的毛瑟步槍,只是尺寸縮短到了110釐米,以適於重新武裝德軍。步槍重量為4公斤,標尺射程為100~2000米(有效射程為800米),槍機尾部是保險裝置。子彈呈雙排交錯排列的內置式彈倉,使用5發彈夾裝填子彈,子彈通過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也可以單發裝填。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配備瞄準鏡的98k狙擊型更是一種點對點擊殺利器。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此外98K步槍可以安裝槍榴彈發射器。發射的槍榴彈有兩種,一種是把長尾桿直接插到槍管內發射,另一種是在槍口套上發射管,發射無尾杆的榴彈。二戰期間,德軍採用的槍榴彈發射器主要是42型,由於是一個長筒形狀,因此又被稱作發射筒。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四、K31步槍

K31步槍是瑞士在二戰期間所研製的一款各方面性能都非常優異的步槍,最為著名的就是精準度非常的高,遠近聞名。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K31步槍最有大特點的便是它的直拉式槍機。憑藉此設計達成了1.53秒完成拉栓射擊的世界紀錄。

此設計省卻了旋轉後拉式步槍的抬起,抽拉,再推進,按壓的繁瑣過程,只需要直接握住機匣右側凸出的槍機拉柄,向後拉動再前推復位即可完成拋殼和上膛全過程。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但缺點也很明顯,比如想要使用必須經過一定訓練,並且對於機械機構的保養也要到位,也就是不易上手同時也增加了極大的保養成本。


五、MAS 36步槍

MAS 36是一種手動步槍,於1936年正式裝備法國部隊,此槍由MAS公司設計製造。MAS 36是一種卡賓槍,該槍改用7.5x54mmM1929無底緣彈,一個由7.5x57mm版本縮短而成的新彈。

就其設計上可以性價比極高,可以說是二戰前(非間諜武器或民間自制武器)零件最少最方便維護的的栓動步槍了, 即便這樣預算還是約束了MAS36的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MAS36往往只留給前線步兵部隊。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直至德國接管了MAS36的生產並特許格韋爾242號為其生產MAS36,以裝備自己在法國的駐軍。MAS-36被法國殖民軍和防禦部隊廣泛使用。

法國外籍軍團曾經為MAS36步槍配過瞄準鏡,提供給法國傘兵射手用以消滅敵人的狙擊手。MAS36一直服役到20世紀60年代,但一般都是在殖民軍隊中服役。後來,法國在1949年正式決定用MAS49半自動步槍代替MAS36。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六、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為手動步槍,日本陸軍於日俄戰爭後1907年正式採用為制式武器。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三八式步槍其優勢很明顯,首先是射程遠,槍身上的表尺射程高達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為460米,有的甚至達到600米。 實戰中,受過嚴格訓練的日軍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內射殺單個目標,700米內射殺集群目標。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這個射程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大多數步槍不能做到的,已經和今天大多數狙擊步槍的射程相當。

第二是精度高,三八式步槍的子彈在400米內有著平直的彈道,對於中距離目標有著恐怖的點殺能力,相比於歐美國家步槍絲毫不落下風。

而且這種長杆設計也很容易訓練新兵,並且製造簡單,長槍身配裝刺刀以後比同期步槍更善於白刃戰。

同樣形式的武器為何日本做的這麼差?

其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在坦克出現後歐洲軍方注意到配合坦克進攻的步兵的最佳射擊距離為400米內,而非傳統的六百至八百米,可就在全世界將步槍長度改短時,只有日本對此趨勢不感興趣,他們對於以坦克機械化部隊推進戰術並不感興趣反而注重塹壕戰和防禦要塞,其實就是遠不及歐美國家的工業體系撐不起來大規模機械化,但這也埋下了禍根。在日後對抗蘇聯和美國的機械化步兵推進時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其次雖然槍機組件的設計其部件數量比毛瑟槍還少3個零件,僅有5個零件,是當年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中結構簡單的,大大提高可靠性和減低維護保障難度,但零件外形複雜大大增加了加工難度,無形中提高了生產成本。

而且三八式步槍的槍托加工方式與的一般式步槍槍托加工方式不同,一般式步槍的槍托是用一整塊木料切削而成,三八式步槍的槍托是用兩塊木料拼接而成的,此種方式雖然節省木材卻容易開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