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近一個月來新型肺炎冠狀病毒肆虐全國,攪得人心惶惶。大家也無時無刻無不在關注著疫情通報,希望數據不要再往上增加,希望這場戰爭早日結束。

今天大年三十,在此送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菩薩聖像,祈願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馮超然(1882~1954)

現代著名畫家,與吳湖帆、吳待秋、吳子深在上海畫壇有“三吳一馮”之稱 。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張大千(1899~1983)

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

“觀音”是張大千常畫且擅畫的人物題材,其中又最喜表現水月觀音,多為繪贈好友或祈福之用。

20世紀40年代之前,張大千筆下的觀音像深受明代唐寅、清代華嵒和費丹旭的影響,筆下女性形象多纖細,秀美頎長,清秀雅緻,作品講究含蓄內涵。

本幅《南無觀世音菩薩》畫成於1946年,乃此一時期大千觀音像的典型代表。

畫中觀音大士棲巖閒坐,頭頸後有如月頭光,慈眉善目,容止若思,開軸而觀,祥和之氣頓時飄然於畫外。大士身旁,一叢墨竹冷逸長出,清雅秀逸,更襯托出觀音造像的冰清脫塵之姿。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張大千臨敦煌觀音菩薩像

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區所願憑斯勝因,奉資福佑,長離葉亂早契菩提,一切含識,同登淨出。歲在丙戌夏至,蜀郡清信弟子張大千敬造。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糜耕雲(1910~1998)

現代著名畫家,張大千的入室弟子。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潘絜茲(1915~2002)

現代著名工筆人物畫家。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圓霖(1916~2008)

隱修高僧,當代禪畫宗師。

32歲剃度為僧,法名圓霖。至1982年時年67歲任主持。

擅畫佛教人物,早年工筆一絲不苟;晚歲寫意,簡約恣意,惟見墨線勾勒,赭色淡然,素雅平澹中益增佛界之莊嚴。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馮忠蓮(1918-2001)

著名女畫家。中國現代國畫巨擎陳少梅的夫人和得意門生。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溫永琛(1922~1995)

嶺南畫家。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匡仲英(1924年生)

旅美書畫名家,張大千入室弟子。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韓敏(1929年生)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範曾(1938年生)

中國當代書畫巨匠,國學大師。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李振甫(1940年生)

臨敦煌莫高窟五十七窟菩薩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白伯驊(1944年生)

當代著名人物畫家。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謝振甌(1944年生)

當代工筆畫名家。

畫中觀世音菩薩神情間流露出靜雅雍容的感覺,畫境植於心境,非胸襟徹廓者不能為此莊嚴氣韻。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王西京(1946年生)

當代中國人物畫名家。

寶咒注云:菩提夜菩提夜,菩薩現善相化現無量像,度無量眾生,現慈悲像。指示眾生得大穩,降伏魔得獲長壽,得大吉祥,獲無量福。歲在甲子吉日,西京寫制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陶海心(1957年生)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任重(1976年生)

當代最具潛力的青年畫家。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淨蓮(1976年生)

觀世音菩薩

畫家通過非常熟練、流暢的線描,極具表現力地勾勒出菩薩莊嚴的站姿。全畫立體感、層次感很強,設色妍雅大方,色彩的對比也和諧統一。

大年三十,獻上一組國畫名家的觀音聖像,保佑眾生平安

如果說通常的藝術,只是為了傳達藝術家創作的熱情與個人獨特的靈境,那麼優秀的觀世音菩薩妙像繪畫,則揚棄了這些凡塵的境界,包含了真善美圓融地,體現了觀世音菩薩的智慧與慈悲。

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觀音。

“觀音”的由來是因為唐朝時期要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便省去一個“世”字,略稱“觀音”。

世界上有情眾生,遇到災難,只要誠心誠意的稱念觀世音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觀世音就會應聲而至,救呼號者脫離苦難,觀世音的名號因此而來。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