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588家體育場所已復工開放 泳池、瑜伽館等密閉場所暫不開放

人民網上海3月12日電(陸雪苑)現在體育場館陸續開放了,市民是不是可以放心去健身房擼鐵了?室內游泳池、瑜伽館這類室內場所,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嗎?在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佈會上,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光聖表示,現在,全市體育場館正逐步有序開放,市民也可以走出家門,強身健體。

趙光聖介紹道,根據全市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工作的部署要求,3月6日,市體育局發佈了《本市體育場所復工工作指引》,為公共體育場館和經營性體育場所陸續復工提供可操作性指導。昨天(3月11日),為進一步推動上海體育場所有序復工,市體育局又發佈了8條補充通知,工作指引明確,室外體育場所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開放。室內體育場所實行分區域、分項目有序開放。暫時不宜開放的是室內游泳池、在密閉場所或利用地下空間開設的通風條件較差的體育場所,如密閉的單車房、瑜伽館等。

另外,各類線下人員聚集的體育賽事、團體操課、體育培訓等活動也暫緩舉行。準備向社會開放的體育場所可以通過“一網通辦”網上平臺登記和向所在地區體育部門備案,兩個工作日完成備案確認後,予以復工。

趙光聖表示,為了讓市民更安全、放心地健身,工作指引對各類體育場所提出了明確要求,比如準備工作方面,要備有充足的防控物資,進行防疫安全評估,認真組織全員培訓,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加強消毒管理等。

在客流管控方面,各類室內體育場所可活動區域每100平方米的人員密度應控制在50人以下,應通過電話、微信、APP、小程序等預約方式合理控制客流量等。

在現場管理方面,嚴格實施人員進出管理、指導顧客加強防範、對直接接觸的設備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及時勸導疏散密集人群等。

截至今天中午12點,本市登記在冊的,包括經營性體育場所和公共體育場館在內的2792家體育場所單位中,1090家單位提交了復工備案,588家已復工開放。“藉此機會,我也再次提醒各體育場所,必須切實承擔防疫主體責任。”趙光聖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