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春秋三義士的忠義文化
張六金
三義士救孤故事梗概
春秋時期的晉國,是一個既大又強的諸侯國。歷經數代到了晉景公時期,因寵信奸佞屠岸賈,國運開始衰微。晉景公三年(前597),景公偏聽偏信屠岸賈之言,剿殺了相國趙盾一家300餘口,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下宮之難”。趙盾的兒子趙朔,娶的是晉成公的姐姐(晉景公的姑姑)莊姬公主。由於公主的特殊身份,躲過此劫逃回宮中。奸臣屠岸賈剿殺完趙家後,令人檢點人數,單單不見了趙朔夫人莊姬。經過調查後得知逃走的莊姬身懷六甲,怕將來生下兒子留下隱患,追到宮中搜查。莊姬公主在宮中果然生下一子,取名孤兒(即後來之趙武),在趙家心腹門客程嬰和公孫杵臼的密謀策劃下,由公孫杵臼赴死,躲過屠岸賈的搜查。程嬰攜孤兒逃亡他鄉。兩人一個赴死,一個救孤、撫孤,演出了一幕忠義救孤的壯歌!自從屠殺趙氏滿門後,屠岸賈權傾朝野,事事專橫,大有唯我獨尊之勢。十五年後,景公大有悔悟,常常追憶趙氏歷代功績,覺得當年之舉實是自斷股肱,如果有趙氏在朝,屠岸賈焉敢如此跋扈?此獠不除,遲早會危及自己。
此時,晉國中軍元帥韓厥,統帥著三軍,成為晉景公依賴的重臣。他亦是當年趙家的好友,多年來與程嬰有密交,得知孤兒已長大成人,便將此事向景公奏明。在景公與韓厥的策劃下,孤兒回朝沿襲趙家的職務,並將屠岸賈斬首示眾。晉景公又發令:“韓厥、趙武,速速率兵包圍屠府,為趙氏血仇,為社稷除害!”韓厥、趙武立即點齊三千兵甲,直奔屠岸府。眾兵將一聽是清除國害,個個爭先。一時間刀光劍影屠府上下無漏網。至於那些家丁門客,聞知屠岸賈已死避之猶恐不及,一聲呼哨,作鳥獸散了。大事完畢,趙武提著屠岸賈的首級,在程嬰、韓厥的帶領下到趙氏墳地把人頭放在趙朔墓前,痛哭流涕祭奠一番。國人聞訊,多有趕來參祭,無不為趙家覆宗拍手稱快。晉景公誅滅屠氏後,召趙武於朝堂,封他為司寇,替代屠岸賈一職,並將趙氏往日的田祿悉數歸還趙武。景公深欽程嬰忠義,要加封他為軍正,沒想到程嬰堅辭不受。他說:“當年我之所以偷生,是因為趙氏孤兒未立,趙氏血仇未報。主公今日為趙氏平冤報仇,我願已足。我素以誠信為懷,不能一人貪享富貴而讓老友公孫杵臼獨死。現在我要兌現承諾,陪我的義友公孫兄去了。”說罷拔劍自刎而死。趙武搶救不及,伏屍痛哭,景公及諸官無不落淚嗟嘆,為之動容。趙武哭泣多時,請求景公以正卿大夫之禮厚殮程嬰,景公慨然應允。趙武把程嬰與公孫杵臼遺骸一併運回九原同葬於雲中山下九龍岡,稱之為“二義冢”,趙武以孝子之禮在此守孝三年。這就是歷史上“三義士救孤”的故事。
千百年來,春秋“三義士”捨身救孤的壯舉感天動地,程嬰、公孫杵臼和韓厥被後世美化為神靈,到宋代分別被追封為誠信侯、忠智侯和義成侯。“三義士”捨身救孤的義舉,在歷史上和國內外廣為傳頌。他們忠義誠信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令忻州兒女引以自豪和驕傲。
在忻州境內有一座山是以程嬰的名字命名的,那就是程侯山。程侯山在州城北40裡,也稱金山。在《隋書地理志》和《山海經》中都有金山的記載。從春秋時期晉國發生“下宮之難”,程嬰、公孫杵白、韓厥“三義士”智救趙氏孤兒,到晉國的“三家分晉”出現趙國,再到程侯山的出現所處正是先秦時期。因金山是程嬰救孤過程中藏匿趙孤的地方,所以後人把此山改為程侯山。
忻州程嬰祠有兩處,一處在九原岡(今南關),一處在程侯山(亦稱金山),兩處祠堂均建於戰國時期。程嬰墓、公孫杵臼墓於明正德(1516)年間重新立碑修葺。程嬰墓及兩處程嬰祠在經歷了千年風雨的洗禮和後人的尊崇和敬仰後,都毀於20世紀的“文化大革命”。2006年,南關人在原址將程嬰祠和程嬰墓重新修建,更名誠信源。次年又建成了程嬰廣場、戲臺、望親樓等建築。在南關程嬰祠東北還有一座古寺廟名為阿後廟,供奉的是晉義士程嬰之妻阿後,當年她協助程嬰在救孤撫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種高尚的巾幗風範體現了中國母親的偉大胸懷。古人為了紀念她而建廟,視她為送子娘娘來供奉,由人昇華為神,每年四月十八日舉行古會祭拜她,許多夫妻還前去俏兒俏女許願還願,可惜此廟毀於日寇佔領忻縣期間。
南關程嬰墓、逯家莊公孫杵臼墓,史稱“雙義冢”。公孫杵臼墓現存於忻府區逯家莊村忠烈祠南200米處,墓地南北長19米,東西寬17米,墓為圓形土冢,高約4米,周長30餘米。墓前豎立古碑一通,為明正德十一年(1516)三關兵備副使張風羾所立。其陽刻中間大字為:晉義士公孫杵臼墓。上款題:明正德年丙子春奉。下款題:敕三關兵備副使西蜀張風羾立。其碑背面刻有五言絕句一首:“士見危授命,乘風來此行。酹君一杯酒,千古欲同塋。”張鳳羾識。此墓為區級文保單位。
墓北200米處是公孫杵臼的祠堂——忠烈祠。該祠堂為一長方形院落,佔地約7畝,外院南側為古色古香的硬山捲棚頂式戲臺,西側是佔地13畝的公孫文化廣場。內外院由腰廳及東西兩個小門相隔。腰廳又名過道廳,面闊三間,內壁為“三義”救孤故事連環畫。腰廳前立有“九原厚士公孫祠記”碑1通,功德碑1通。
後院有正殿5間,中間3間的神臺木閣內塑有公孫杵臼夫婦神像,神臺下另有男女二僕人塑像。塑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為清代塑像。木閣兩側的柱子上掛有傅山所題書的一副楹聯,上聯為:打開生死路生也在趙死也在趙;下聯為“識破難易關難亦存孤易亦存孤。大殿中檁上寫著“大清道光二十四年重建”,字跡清晰可辨。院內還有東西配殿10間和耳房兩間。在後院北方另有小院一所,有東西兩個側門,側門上有磚雕匾額,西側上書“禮門”,東側上書“義路”,祠堂為市級文保單位。忠烈祠最早建於公孫裡東社,即原頭(今北關),稱杵臼祠。在金明昌三年(1192)的前幾年,將荒廢的公孫祠從原頭遷到逯家莊。又在元至元十六年(1279)由中社(逯家莊)村民逯大同等人將金代進士何師常所撰的《九原厚士公孫祠記》碑,重刻於逯家莊忠烈祠。直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村人又將忠烈祠重建,規模擴為現狀。之後又多次維修,一直保存至今。
韓厥去世後,葬於家鄉韓溝村,其墓地位於今豆羅鎮韓溝村西二里處。墓地南北長15米,東西寬10米;墓冢直徑5米,高1.5米,墓前有古碑一通,陰刻為:晉卿上大夫韓獻子墓。下方落款:大清乾隆四十年(175)歲次丙申仲秋。墓旁有“忻定縣人民委員會,1959年12月20日立”的文物保護標誌。
三義士文化研究
忻州家鄉對春秋“三義士”的研究由來已久,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地方文化研究更得到了政府的重視,一些地方文化名人積極投入對歷史上“三義士”忠義文化的研究。2006年,由忻州南關人、地方文化研究者張彥文先生倡導並組織一批地方文化學者成立了“忻州程嬰文化研究會”。程嬰文化研究會成立後,研究者為了弘揚傳統文化,不顧年高體弱,跋山涉水,對忻州歷史上分散遺留的文物古蹟進行了逐一考證和文字的整理。後來又將這些文字在內部自辦刊物《誠信源》上發表,擴大了三義士忠義文化的傳播。2009年,劇作家李文德新編的《九原三義救孤記》,由忻州雁門劇社排演後搬上舞臺,北路梆子著名演員郝建東飾演程嬰,劇本故事情節感人,演員表演到位,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稱讚。2011年6月忻府區人民政府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遞交了“中國程嬰故里文化之鄉”申報書。
2009年11月28日,在我國京劇藝術大師馬連良拜師科班入行梨園100週年之際,中國郵政發行《馬連良舞臺藝術》特種郵票1套2枚,分別是《借東風》和《趙氏孤兒》(馬連良先生飾演男主角程嬰),每枚面值1.20元,整張20枚,影寫版。首發儀式在程嬰故里、忻府區南關村隆重舉行。馬連良與梅蘭芳大師齊名,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四大老生”之一,開創了馬派藝術。京劇《趙氏孤兒》被稱為中國戲劇史上的《哈姆雷特》、中國版的古希臘大悲劇,是馬連良晚期的巔峰作品,也是馬派藝術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劇目。2013年2月,忻府區政協主席會議研究決定,編纂一本《程嬰故里》的文史特輯。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蒐集整理,於2014年3月正式印行面世。這本文史特輯集聚眾多專家學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引經據典,圖文並茂,全書共分七大部分:程嬰故里遺址及春秋人物七賢介紹、史實文獻、專家學者論證意見、文學與藝術、民間傳說、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程嬰文化園規劃效果圖。
2013年6月,由程嬰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們再次策劃、構思三義士救孤故事的戲曲,對原劇本的劇情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最後由忻州程嬰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劇作家李文德執筆寫出了新編劇本《救孤壯歌》的初稿,經大家多次討論修改後定稿。最後幾經彩排,終於於2014年9月再次搬上舞臺。這次主演《救孤壯歌》的兩位演員,一位是郝建東、一位是北路梆子國家一級演員楊仲義。由郝建東飾演程嬰,楊仲義飾演公孫杵臼。舞臺上二人各顯身手、珠聯璧合,每場演出掌聲不斷,觀眾好評如潮。這部戲的上演進一步宣傳了忻州“三義士”的忠義文化精神,使這幾位忻州本土的歷史文化名人得到了家喻戶曉的傳播。
閱讀更多 秀容小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