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金星製造一個超級衛星來降低金星的氣壓,是否比改造火星更靠譜?

零伯爵zk


我們地球有生命存在,和月亮這個衛星有很大關係,比如天文學家認為月亮的存在導致地球磁場可以一直存在,它可以阻擋地球大氣層免受太陽風的襲擊,而且月球可以阻擋部分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這些都對維護地球生態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也都知道金星是一顆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體積和質量都和地球差不多,體積為地球的88%,質量為地球的80%,因此天文學家們都把金星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如今的金星上面卻被認為是有生命的,而且環境非常的惡劣,上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60攝氏度,表面大氣壓高達地球表面大氣壓的96倍,空氣中基本全是二氧化碳,所以引發了金星上面嚴重的溫室效應。那麼如果給金星安排一顆像月亮這樣大的衛星,它的這些情況會改變嗎?或者說它會逐漸演變成像我們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嗎?


其實要恐怕進行改造成另一地球,首先必須改變金星的軌道,因為它位於太陽的宜居帶之外,在太陽系宜居帶的內側,所以要想讓金星變成生命星球,就必須把它挪到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但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流浪地球》中給地球安裝行星發動機的方法不適用於金星,那上面的溫度太高了,人類根本不可能上到金星上安裝行星發動機,但金星的位置不改變,給它配上一個月球一樣的衛星,也是不可能改變它的狀態的。

那麼我們先假設可以挪動金星吧!曾看到網友提出個好主意——可以將金星挪向太陽系的外圍,比如挪到海王星的軌道位置,等它的氣溫降溫之後,再把它挪到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如果能挪動金星的話,這其實是個好主意,當降溫的金星來到宜居帶中之後,選擇一顆木星的伽利略衛星作為它的衛星(質量和月球差不多),或能喚醒金星內部的磁場保護金星的大氣層,這個時候再想辦法改變金星的大氣成分,將上面的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再想辦法釋放出大量的氮氣,金星就有可能向著宜居星球發展了。


不過要改造金星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它需要大量的工作去做,相對而言改造火星較容易一些,因為火星本身就位於太陽的宜居帶中,只需要喚醒火星的磁場保護它的大氣層,事情就容易辦了,火星雖然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但是質量都比較小,無法激起它的磁場反應。

另外不利的一點是火星質量較小,內部熔岩容易冷卻,所以需要給火星配備一個較大質量的衛星,但要比月球的質量小一些,畢竟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11,這樣如果能激活火星的磁場,就能保護它的大氣層。



火星上面稀薄的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多架火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地表之下發現了水資源,人類也可以用彗星上的水資源發到火星上,然後就可以用綠色植物製造氧氣,或者用其他化學方法制造氧氣,就可以把火星改造得差不多了。


科普大世界


改造行星是項巨大的工程,而且很難實現接近地球的生存環境,最多就是減弱一些不利的自然條件而已。以侶意的看法來說,人類移民外星球,最好的方式還是住在人造基地內,需要在星球表面活動時,宇航服和探測車還是必不可少的,至少這樣實現的可能性大很多。

火星比金星會更適合人類移民居住,也就是題目中說的更“靠譜”。很難想象怎樣的衛星能夠實現對金星的降壓,這不是家裡買個大功率吸塵器花花錢的事。就算有某個巨型設備能夠給金星降壓,哪又能怎樣?地球的大氣層不僅僅只是提供氣壓的作用,氧氣的含量,各種氣體的佔比等,這都不是降壓就可以在金星上覆制的。


金星上的磁場非常弱,太陽風會肆無忌憚的轟擊金星的大氣層。金星表面還有無數的火山,雖然很多都熄滅了,但降壓後的金星,人類還敢和火山做鄰居?最可怕的是,金星大氣層中有一層由類似濃硫酸的雲層,厚達30多公里,地球上的酸雨在這面前不值一提。

相對金星而言,住在火星上遇到沙塵暴還算得上幸運的了。


侶意


金星的質量是地球的81.8%,體積是地球的86.6%,表面積是地球的90.2%,重力是地球的90.4%。金星的軌道距離太陽為地球的大約72%。從這些數據來看,幾乎就是地球的翻版。


圖:金星和地球

圖:金星非常靠近宜居帶,在10多億年前甚至就在宜居帶中


金星有一個厚實的大氣層,但這個大氣層也太厚實了,地面氣壓達到了地球的92倍,差不多相當於地球上1000米的海底。而且這個大氣中96%的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這導致了金星的輻射熱被大量的留在了大氣中,使得其地表溫度高達460餘℃,而且全球氣溫都差不多。

圖:金星地表

這樣的環境就像神話描述的地獄一般。其罪魁禍首就是它那濃密的、充滿二氧化碳的大氣。如果有方法能夠改造其大氣,它也不是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一個金星日甚至比一個金星年還要長,一個晝夜交替長達243個地球日。100多地球日的白天會使氣溫上升到生物無法生存的地步。

以目前人類擁有的技術來看,火星才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雖然溫度低一點、大氣稀薄一點,但人類對付低溫和低氣壓的辦法更多,更容易。而且,火星已經被證實存在著大量的水。有了水就有了氧氣和燃料(氫的核聚變提供)。有了這些,改造火星就會比改造金星容易得多。

圖:想象中的火星殖民地


講科學堂


如果給金星製造一個超級衛星來降低金星的氣壓,是否比改造火星更靠譜?

我們先來看看金星是一顆什麼樣的行星,然後再來看看哪種改造技術比較靠譜。

金星直徑:12103.6千米;

距離太陽:1.08億千米;

表面溫度:465℃~485℃

表面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

金星大氣:二氧化碳佔97%,另有其他酸性氣體

從這幾個參數來看,最致命的是溫度,第二是大氣壓,很多朋友認為金星距離太陽太近了,其實這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金星也算是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熱邊緣附近!

因此1.08億千米還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距離,那麼就只要搞定兩個參數就夠了:

一、高溫

二、高壓

三、磁場

其實解決了高溫和高壓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未來如果長遠考慮的話必須要解決磁場問題!因為沒有磁場的話,一來會將金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宜居環境中的水汽環境破壞,二來也會逐漸剝離金星的大氣層,儘管現在90倍地球的大氣壓儘管剝離,但未來達到1個大氣壓之後就經不起折騰了!那麼要解決這個幾個問題要如何處理呢?

一、解決高溫 發射一個巨型遮陽傘,在金星和太陽之間的L1點上,遮住射向金星的陽光,給金星降溫提供條件!

二、解決高壓 其實這也是另一部分解決高溫的手段,減少溫室效應,那麼如何實施呢?金星大氣層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厚達幾十千米的硫酸雲,讓這兩種氣體固化落向金星地面是一個方法,比如碳酸鈣中和硫酸雲;將二氧化碳捕捉注入金星地下等!

三、解決磁場 金星只有一個誘發磁場,以人類的手段也無法重新讓金星內核產生磁場,那麼只能製造一個人工磁場保護金星,剛好在製造巨型遮陽傘的時順帶製造太陽能電池和磁場發生裝置,一併解決遮陽以及磁場問題!

也許在計劃執行數千萬年後金星能恢復到早期溫度與氣壓都比較適合的環境,但水從哪裡來?金星的水汽早就被太陽風所剝奪,而近距離並沒有合適的天體,只能從木星的衛星中去考慮水的來源,但這是多龐大的一個工程,因此從技術可行性而言,改造金星不如改造火星!這也是各國對金星趨之若鶩,但對金星敬而遠之的重要因素,當然金星的探測器確實不少,但都是去研究它為何會變成這樣!而去火星的探測器則個個都是“居心不良”,因為人類真有移居火星的打算!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目前看來,還是去火星最靠譜。暴力點就是在火星上挖個山洞,加壓加氧就能讓人活一會。但是金星就不行,要麻煩得多。


題主說的製造超級衛星降低金星氣壓,我沒看明白這一點。超級衛星似乎和氣壓沒有太大關係。

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上的九十倍,也就是相當於地球上海底一千米的壓力。感受一下,在進行表面呼吸著好像海底一樣壓力的二氧化碳是什麼感受。

至於金星為什麼有這樣的氣壓,目前沒有確切的定論。最靠譜的解釋就是因為金星沒有磁場。金星是太陽系內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也是自轉和公轉相反的行星,很是特立獨行,估計被撞過。

沒有磁場,金星表面的氫元素就會不斷被太陽風吹跑,剩下比較重的元素和分子留在表面。大氣中的氧元素和其他元素化合,剩下的就是濃厚的二氧化碳了。

氣壓大的好處就是探測器很容易減速著陸。來個小降落傘就可以。前蘇聯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在進行表面著陸。但是火星著陸就費勁,因為氣壓低,大一些的探測器除了降落傘之外還要用反推火箭減速才能軟著陸。


目前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來降低金星表面的氣壓。雖然金星是太陽系內看上去最像地球的行星,但是火星還是更適合生物生存。等著馬斯克去火星種菜好了。


蛋科夫斯基


改造金星說白了最重要的是將大氣層含硫氣體整到星球表面!讓金星大規模全球暖化溫室氣體得到有效的控制!水這麼個整個宇宙時空隨處可見的玩意,金星上面一樣存在!降溫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首先得讓金星內部岩漿系統得以控制,不至於太活躍,太活躍的地幔組織會讓金星全球火山系統無法控制!冷卻地幔組織你說的超級衛星或許可以幫到忙!一般認為星球內部存在一個內核組織的玩意,也就是一個超大的鐵礦內核!岩漿流動速率應該是所謂的鉄質內核旋轉速率決定的!我認為只要能讓內核鐵質旋轉速率降低金星表面就會降低火山全球性爆發的幾率!大量含硫含碳的溫室氣體就會得到控制!一旦沒有能量益增相對來說解決金星地獄般的溫度會出現轉機!總之想要讓金星成為類地行星會比火星複雜很多!


j菸嘴


這恐怕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工程,或者說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如果挪動了金星的位置,恐怕將會改變整個太陽系的磁場引力運轉平衡!甚至連地球的生態恐怕都會遭到破壞!包括八大行星的磁場定位可能都會遭到破壞!也許太陽系就是這麼個巧奪天工的定數是無法更改的!一動百為!所有的宇宙天文數據庫碼設計或許冥冥之中都是擬定好了的!或許真的是“”上帝“”的安排!人意難為!因為天平的法碼隨便挪動一個,整個天平就會翹盤子!


空觀道人12345


超級衛星不會改變金星濃厚的大氣和雲層,金星距太陽比地球近百分之三十,是溫度極高,氣壓低的主要原因。超級衛星用於減壓毫無作用。人類可以發明創造,可以想象,但用於星球是幼稚的,人不是萬能的。


平常人246089341


說實話,這個設想半點也不靠譜。

憑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還遠遠達不到這種能力,也實在沒有必要,因為在太陽系比金星條件好的星球多了,何必在金星這棵樹上吊死?

金星實際上上個世紀就被科學界遺棄了,誰叫這個距離地球最近,原以為是我們地球的最好姐妹的星球,是那樣一個恐怖的地方呢?前數量和美國在上個世紀已經派出了若干個探測器,經過考察,對金星的基本情況已經大致瞭解,說那裡是一個地獄般的地方絕不為過。

金星被一層厚厚的大氣所包裹,但這個大氣是一個不良大氣,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就是人類現在竭力防範的溫室氣體,這個二氧化碳氣體濃烈的聚集成了厚達幾十公里的濃硫酸雲,在電閃雷鳴中時不時的下著瓢潑濃硫酸雨,不管什麼到了那裡,要不了多久,就會被腐蝕的骨肉全無。

金星沒有水或者極少水,火山都噴發不出來,只是慢慢漫出,一是因為地表壓力太高,二是熔岩中沒有水汽。地表的壓力達到地球的90倍,也就是說站在那裡就像肩膀上站著九個自己,據說中華神功不錯,獲得這方面真傳的可以去一試。不過那裡沒有可供呼吸的氧氣,自帶吧,但要有特製的宇航服才能夠對抗那裡的濃硫酸和氣壓哦。


人類現在連自己那麼一點點溫室氣體都無法治理,只能設法採取減少排放的辦法來減慢積累的速度。金星大小質量與地球差不多,大氣比地球濃密多了,製造一個超級衛星就能改造?

這是把人類看得太高了還是題主認為自己很厲害?

人類已經把目光早就轉移到了火星,那個星球雖然小點,但與地球環境是最接近星球。火星,還有很多衛星上有大量的水資源存在,比如木衛二,在冰層下面有上百公里的液態海洋存在,還是不是有水汽地表的冰縫中噴湧而出,衝到幾百公里高。一些科學家分析,在那裡的海洋裡很可能存在著生命,當然只是魚類這樣生物。


還有土衛六,也是人類感興趣的星球,這是一顆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半徑比水星還大,有濃厚的大氣和豐富的水資源,只是太冷了,表面溫度達到-179度。

但一些科學家懷疑其有地下海洋,也具備一些生命存在的條件。

所以人類至少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不會對金星太感興趣。不過金星是天空除了太陽和與月亮最亮的那顆星星,每天早晚都會出現在東方和西方,人們早就習慣了這顆伴隨著人類成長的星球,親切的稱它為啟明星和長庚星。就讓它繼續靜靜履行其呼喚黎明和提醒夜來的職責吧,就別去鬧騰騰的打攪它了。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萬有引力要看兩個物體的質量,要降低金星的氣壓就得把金星表層的氣壓往外吸,這個超級衛星得多重,想象一下。難度超大,也沒有對應的能發射超級衛星的火箭🚀。想法挺大膽,給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