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比較潦草點的隸書字帖推薦?

石間煙霞


你的提問有問題,草書和潦草是不同的概念,潦草的意思是馬馬乎乎不認真,而草書是一種字體,包括章草和今草,今草有分為大草和小草。草書偏傍部首都草符化了,書寫都約定俗成。你的意思我的理解是“草隸”,當今寫草隸的有前中書協主席張海,可以在百度上收索一下“張海的隸書”,看是否能收索到。想把隸書寫的隨意一些,可以臨寫簡書和帛書,這兩種書體有相似之處,且不象石刻隸書那樣正規。僅供你參考。


李同民


我不明白你所說的潦草是什麼意思。隸書中的草書是《石門頌》,但並不潦草!章草有隸意,單字看超級潦草,但人家不叫隸書,也不叫草書,而且寫章草必須字字獨立,絕對不能寫成連綿草。我的回答是我一字一字打出來的,力求簡單,不將問題複雜化。若覺得好,給個點贊,謝謝!不好,也可以批評我,我接磚!我同樣發自內心感謝!


信真信善信美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真的。潦草的隸書?我思考了半天,想來想去把這種“潦草”的隸書稱為“行隸”。如果是這樣,也就不難解釋了。

對歷代隸書的發展史我不用再過多闡述。就所謂書寫“潦草”一說,其實,這就是“牽絲”,牽絲在不同的書法家手裡表達也不同。我們所看到歷史名家留下的隸書名碑名帖中,都或多或少、有意無意表達出來。碑刻的無法體現原貌,手跡的比較明顯。還有就是隸書的演變中有很多個性突出、“不守法則”的書家。

當代隸書的書寫者,更是放大了“牽絲”的用處,達到“牽連”、“變形”、“求拙”等書寫手段。似隸非楷、靜中多動、行筆不工、活靈活現基本是現在表現的特色。所謂“潦草”隸書,主要是現代人創新出來的。

如果臨帖,還是建議承古,否則就算適應了當下的書壇怪相,“有術無功”也不會太持久。


傳承書道袁建華






唐島居士


習作!





觀景閣


既然稱之為隸書,不是稱為潦草,就是因為隸書不草。

不過倒有一種書體叫章草

章草如下圖所示,據說就是從隸書演變出來的草書,同時也是草書的“前身”,章草有其獨特的魅力,不過和“今草”相比,現代學習並接受的人少一些,現在說草書,基本上是指今草,也就是王羲之、董其昌、王鐸的草書風格。

隸書字貼推薦

如果樓主喜歡隸書,並且喜歡潦草一些,我倒感覺可以先找一些隸書字帖修習,然後加入自己的一些理念,創作出屬於自我風格的一種叫“潦草隸書”的風格。

隸書字貼有《曹全碑》、《張遷碑》、《石門頌》、《乙瑛碑》等。

最後祝願樓主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潦草的隸書。


設計師清華


可以試試號稱隸中之草的《石門煩》或學習下漢簡之類的。





老冉書法


可參考龔望老先生的隸書!






臥石齋


張海,兩屆中國書協主席,尤擅草隸,可時研其前後過程,鑑前風,放今意!

→張海前輩隸書功底深,理化出草隸,當代新一風尚,備受關注。

草隸:章草,漢簡,可有一份子營養去吸取,不是不草,而是功力到不到!?

真有隸書十,八載,上述觀點去抿嘴,巴巴墨幾下,也行。

孰優孰非,個人去搜查。


我的小悟


這個算是潦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