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繪畫當中的畫面語言和畫面邏輯關係的?

柳侍墨


不同的畫種有不同的畫面語言,而畫面邏輯可以相通。就中國畫而言,它的“根本”在意、在韻、在味、在趣。中國畫的“基礎”在筆、在墨、在水、在形。中國畫的“語言”在書寫、在含蓄、在對比、在似與不似之間。

畫面語言即繪畫風格、繪畫符號。首先,符號化是畫家走向個性風格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每個人因成長經歷、地域文化、學習環境、個人修養、興趣愛好等不同,畫面也應有個性化的、習慣性的視覺圖式。其次,繪畫不是拍照,不需要如實的客觀再現,繪畫時自然也就可以部分清楚,部分模糊,恰恰是這虛實、藏露,增添了畫面語言的含蓄性、可讀性、精彩性、藝術性。

畫面邏輯即繪畫的遊戲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你的畫面語言能夠自圓其說,其基礎技法、造型規律、構成關係、空間轉換 、思維方式、符號語境等都能高度統一,你就可以自己制定自己的畫面邏輯和規則。這時,你的畫面語言和畫面邏輯就是獨創的、藝術的、時代的、唯一的。



水墨藝棧


我是一位藝術系的大學生,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畫面語言這個詞是在高中集訓的時候,那時我畫畫很瘋狂怎麼說呢?就是我當時幾乎每天畫12小時以上,除了吃飯睡覺洗澡這些時間幾乎沒有停下手中的筆。我畫了很多作品,有一天校長看到我放假了,還在畫室裡畫畫就看了我的作品,他沒有給我過多的評價,他只是和我說:適當放鬆一下手吧,也讓自己放鬆一下,我一開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會叫我放鬆一下呢?他又不知道我畫了多久,但我還是聽了校長的,我去釣了一天魚讓自己靜下心,好好沉澱一下自己。不久後校長又來了他和我說:看畫識人,之前你的畫體現了你焦急的情緒看得出你急於提升自己,但美術不是死畫就可以的了,放鬆一下自己是不是感覺好多了,也突破了。畫面語言這個詞我也在這天理解了,看一幅畫就可以知道作者在畫的時候,想要和別人表達什麼心情或者感受,關於畫面邏輯關係問題,通常有明暗關係、虛實關係、主次關係、疊壓關係、冷暖關係,但我個人認為畫面邏輯關係並不是固定已知的,它可以是畫面表達作者個人對社會理解的個人邏輯關係。


點繪達人


借用陳平大佬舉過的例子來具體分析一下,大佬在一個節目上通過兩幅藝術作品來分析中西方文化在繪畫中的表現,我們同樣也可以客觀的看到作者在繪畫時所表現的繪畫語言和邏輯關係。

一幅是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這幅畫描述的是耶穌被猶大出賣前集結十二門徒一起共進晚餐的場景,首先看下整體的構圖,這種是典型的以中心為重點的三角形結構,畫中所有的人都看向中心坐著的耶穌,其中猶大右手彎曲放在桌子上,頭部向後瞧的狀態顯得更為突出,說明達芬奇在做畫的時候很刻意將猶大突出出來。

我們在來看這幅畫背後的創作的一些因素,首先我們都知道西方是一神教為中心的,認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並對其崇拜的宗教。這種文化基因影響到文化藝術的創作,在西方的認知中,非此即彼,他是對的那你就是錯的,沒有“雙贏”的概念,這點在貿易戰中表現的很明顯,所以在他們的文化中“衝突”同樣成為了文化和繪畫的主流,藝術家更喜歡錶現對比強烈的內容,通過顏色強烈的對比和衝擊力很強的構圖來表達,所以他們發現了突出畫面的近大遠小的透視概念,這點在這幅畫作中表達的很明確了。

這裡要說到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據說,當年達·芬奇找了一個風度翩翩的年輕人充當耶穌的模特,可一直苦於尋找耶穌門徒猶大的合適人選。直到3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達·芬奇在貧民窟酒吧裡碰到一名彌燻醉漢,在他的身上,達芬奇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猶大應有的獐頭鼠目與狡猾奸詐。而這名醉漢,就是三年前‘飾演’耶穌的模特兒。

我們再來看下東方的畫作,《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一幅畫作相比,《韓熙載夜宴圖》同樣是中心三角結構的構圖,不同的是此話的中心主角並不是在中間,而是分散著有幾個主角組成:

床上的紅袍青年是新科狀元郎粲,端坐在狀元左側戴著高高的頭巾之人便是主人公韓熙載,彈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則在她左邊並扭頭望著她,聽得入神且一直關心她的彈奏手法。長案的兩端坐著韓的朋友太常博士陳致雍和門生紫薇郎朱銑,另有寵妓弱蘭和王屋山等。這些人物都確有記載。

其次,在中國的古畫中的桌椅可以看出,在中國的繪畫體系中並沒有近大遠小的透視概念,不會追求極致的畫面效果,畫面相對較平。可見顧閎中在繪畫時為了更好的表現每個人不同的動態特徵,客觀的對桌椅的形狀進行了一定的處理的結果。

從我們的文化傳統來講,我們國並沒有單一的神,而是由不同的神有著不同的職能。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人通過最簡單的語言闡述了“道”生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一個過程。在古代這種多元的理論就影響了很多文化和藝術上的產出,這種結論在畫作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可見畫中的人物構圖等都是畫家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其背後的繪畫語言則受著文化的影響而生的。


兔小姐的奇思妙想


繪畫中的畫面語言與畫面邏輯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係,由如下幾點展開:

1)何謂畫面語言,即繪畫主題,是魂,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碰撞;是基於繪畫者的用筆、繪畫的色彩組成、繪畫中的元素及結構組成、繪畫的線條及色塊,即繪畫中的點線面組成而表達的繪畫者的內心世界,是畫者的繪畫靈魂主題,是繪畫者通過點線面搭配及色彩構成以給讀者的內心感受,即人與自然,如,如何表達春、夏、秋、冬,是通過色彩+時令植物或靜物,(春如芽/冬如雪等)+線條相關組合,整個畫面能讓讀者感受這就是春夏秋冬,那這就是畫面的設計語言;

2)畫面語言表達繪畫者的情緒、心境相關,從畫者的用筆、色彩相關,可以看出畫者繪畫時的語境及心境;

3)繪畫邏輯是表達繪畫語言呈現的畫面結構,也就是說像寫一片論文,結論先行,先點題,即繪畫語言,內文中要“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以表達論據,這稱之為繪畫邏輯,通俗講,即為畫面的結構性論據;

4)繪畫邏輯畫分為常規邏輯與醜象邏輯及逆向邏輯相關,這取決於繪畫的類型,如國畫(寫實/寫意),油畫(寫實/創意/寫意)等

以上,不管什麼樣的繪畫者創作的作品,都是創作者以其內心的語言用自己認為好的最適合的邏輯輸出的寫照,我們都應尊重繪畫者,前提是,我們都心態可以足夠虔誠,心向太陽。

加油💪











老花匠yu藝術米


今天早上氣溫偏低,溼度較乾燥,天晴比較適合畫春景雪景,對中國畫而言,特畫雪景供大家參考,顏色在氣溫底時熔化度也較差擴散力一般,同時溶化速度比較慢容易掌握,畫出的效果會有雪自然融化視覺,顏色與顏色融合成度也能比較充分,藝術效果會更好,今天這張畫4個小時差不多就乾燥了,在這個乾燥中畫會發生許多想像不到的藝術效果來,像雪一點點地在融化。拍二張前後效果圖作對比,和一張局部圖,同大家一起分享,放大效果較完美,雪景慢慢的在融化……繪畫隨天時地利人和,及環境生活變化而變化,只有必須充分把握體驗各種層次相互間的矛盾變化,繪畫才會有五彩繽紛永無止境藝術新天地……





梅林329時空國畫


大家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繪畫作品多種多樣,有國畫,油畫,素描,水彩等等。那麼,繪畫畫面語言,主要體現在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從而讓人民去了解作者本身。至於繪畫邏輯關係主要體現於作者的技法,筆法的應用。以及繪畫作品的關注,如遠近,虛實,聚散,濃淡等等的關注。好了,本次回答就是這樣,感謝您的觀看!!


墨年書法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 從我的理解層面來講,所謂繪畫語言,是作者以記錄狀態、反映認識、傳達信息或表現思想為目的,運用筆、 刀、 墨、紙、 顏料等材料工具為物質載體,以色彩、線條、明暗、肌理等視覺信號為媒介,通過造型藝術手段,創作描繪藝術形象造成視覺體驗的表達方式。

第二 繪畫既要極豐富地、全面地表現生活和自然,又要去粗取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現生活和自然。繪畫的這種表現是通過繪畫語言實現的。線有直線和曲線之分,曲線較直線具有柔和、流動、變化、優美等特徵;曲線透出婉媚、飄逸等風格,直線透出力度等風格。線條在繪畫中的具體運用,是千變萬化的,反映了畫家們各自的品性、旨趣,傳達出精微而又豐富的意蘊和情感。這就是所謂的畫面語言。

第三 畫面邏輯和畫面語言是共同存在的一種產物,兩者之間有緊密的關聯,由於繪畫其訴諸視覺的特性,形象思維能力一直被看重。然而,在繪畫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以理性作為主要特點的邏輯思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卻很容易被忽視,雖然也有人提及理性在繪畫中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以相對完整的理論形式加以討論。文章試圖打破以往繪畫教與學的過程中"重感覺,輕邏輯"的教學方式,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試圖討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繪畫學習的重要意義。


郝珺設計館


繪畫當中的畫面語言和畫面邏輯關係

繪畫是一種再現藝術,畫家通過“構圖、線條、色彩、光影”共同塑造作品中物象美的韻律,其中繪畫藝術的“線條”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難以形象通俗的形容,然而,“線條”在繪畫藝術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的繪畫作品,可以沒有嚴謹的構圖、豐富的色彩、變幻莫測的光影,卻不能沒有張力的線條,

經上段簡單說明,就容易理解了,“構圖、線條、色彩、光影”在一幅繪畫作品中所佔的作用,就是繪畫藝術當中畫面的邏輯關係,說簡單些,畫面的主次關係,就是邏輯關係,作為畫家或創作者,理解畫面的邏輯關係,這是必修課,繪畫藝術的每種流派風格都有各自的畫面主次關係,


如果畫面的邏輯關係很混亂的話,人們是無法讀懂畫作所要表現的主題寓意的,邏輯關係是畫家的創作思路,思路決定行為結果,也就是說,畫家的畫面邏輯關係清晰正確,作品的畫面語言就明確、形象;繪畫的畫面語言,是繪畫的載體體現出來的,




比如,油畫藝術的載體是“色彩”,畫家通過色彩來抒發自己或作品人物的情感情緒,那麼畫家必須瞭解各種色彩的特性和視覺感受,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讓人們欣賞了解其作品的主題思想,一幅繪畫作品中的主體和背景的色彩處理是有所區別的。


詩夜城主


就像一篇文章是由字、詞、句的組合表達一樣,繪畫要說的“話”是由繪畫元素點、線面形色質及其組合關係構成了繪畫的語言。

要說清一件事講究邏輯關係。

畫面邏輯就是指合理的組織繪畫語言來達到說清這件事的目的。你怎麼組合排列這些“字詞句”才合適,就是合乎了你要表達的畫面邏輯。

比如我們要表現一個“歡快”的場景。我們的繪畫元素通過組合排列它們的形的明暗、大小,線的長短、疏密,色的冷暖、純灰等以達到“歡快”這一目的,都在共同的起著作用。

也就是說邏輯是你要達到所有目的所運用的一切手段材料的合理秩序。

邏輯裡面有一個總的普遍的基礎的規律。那就是符合畫面的變化與統一、主導、簡約等形式法則。用它指導著畫者去組織符合邏輯關係的畫面語言,依此達成你的目的。







天馬星空1996


我是喜歡南派水墨的,就多一點水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