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懂理財,有30萬全部買一種基金可以嗎?

理財迦


如果對於專業的金融理財知識瞭解或者涉及並不多的話,從風險角度來講個人並不建議將這30萬元全部購買一種基金,或者將這30萬元的資產全部投入基金。

因為從整體理財角度來講,基金本身就是一種中高風險的投資方式,當然指數型基金以及包括定投價值基金,通過一定的時間週期延長,可以有效地降低自己的系統風險,但是想要自己投資的基金,穩健的過渡到價值投資以及低風險類型時需要的時間週期,往往超出我們的預料。

所以個人建議還是先拿出10萬元來做試水穩健型的指數基金投資,並且不要一股腦的全部投入。選擇自己看好的消費類型指數基金或者科技類型的指數基金,或者其他的自己認為有價值潛力的,主動管理是基金也是可以的,按照每月定投的方式,將這10萬元以三年的時間週期定投出去。


如果嫌時間週期過長的話,短期內可以直接購買多種指數基金,依舊採取最佳的定投方式,可以選擇每週定投,但是還是不希望將這30萬元在短期之內全部投入基金市場。


晴天財經閣


基金本就是採用的組合投資的方式對自己進行分散投資的,所以全倉持有一隻基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過只賣一隻基金對於基金的挑選要求比較嚴格,怎麼挑選基金才是重點。

基金值不值得買?

答案是肯定的,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很多基金的表現都非常突出,以天天基金網的數據為例,收益率排名前20的基金,基本在過去一年的收益都實現翻倍。這是絕大多數散戶不能達到的收益。在結構化行情的大環境裡,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水準相較於前幾年有明顯的提高,因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盤的漲跌對優質個股的影響並不大,板塊和個股走勢獨立行情在如今的行情裡很常見。

選擇基金要考慮什麼因素?

選擇基金要考慮資金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自己的理財收益目標,雖然基金相較於股票來說風險小了很多,但並不是說沒有風險。一般而言,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風險更小,但相應的收益率也不高。常規而言,指數型基金和主題基金是目前市場的主流。指數型基金包括被動型ETF指數基金和細分的板塊指數基金,如果看好大盤,可以選擇上證50、滬深300、創業板等指數基金,如果看好具體的板塊,那選擇就更多了。

哪些基金值得選擇?

  1. 華寶中證科技ETF。這隻基金自2019年8月推出以來,表現穩定,至今漲幅超過35%,其持倉前十的個股,都是大型的科技白馬,業績穩定,負面因素較少,內在價值增長穩定。

  2. 廣發創新升級混合,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劉格菘是2019年的業績冠軍,管理的三隻基金包攬2019年基金業績前三。持倉的個股分散於生物科技、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新能源車等目前股市的主要方向,增長潛力較大。

  3. 易方達消費行業,這隻基金是2017年基金市場的業績王,2011年上市以來,業績表現穩定,經過2015和2018兩次熊市後依然表現堅挺。持倉的都是消費行業的大龍頭,大白馬,業績增長穩定,風險小。

最後,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基金投資需要耐心,短期內的波動很容易就把很多人洗出局,只有瞭解市場的主要方向,才能拿得住基金和股票。另外投資有風險,入市先學習。

五維匯財


如果對理財不太懂,那就無法識別風險,理財最安全的還是本金安全,小編推薦買三種理財產品,風險極低,供參考。

第一種推薦是買大額存單

30萬滿足大額存單最低起存金額,以工商銀行大額存單3年期年利率4%計算,每年可以收益1.2萬。

第二種推薦儲蓄式國債

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以國家信用為信用主體的產品,參考去年3年期儲蓄式國債4.0%,每年收益同樣是1.2萬,100元起購。儲蓄式國債今年3月10發行,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銀行網點購買。

第三種銀行定期存款

以億聯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存款利率5.45%,每年可以收益16350元。


互金圈


30萬當然可以全部買一種基金,但是不建議你這麼做,在買基金以前首先要確定你是什麼投資類型?再決定購買什麼樣的基金。

一般我們在購買基金的時候都會做一個風險測試,看看自己屬於什麼風險類型,主要分五類,相應的理財產品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按謹慎型來說,只有貨幣基金,這種基金的風險幾乎為零,所以可以一次性買進,年化收益率基本在百分之2到3%之間。買進贖回都很方便,金額較小的話,快速贖回幾分鐘就可以到賬,金額較大的話t+1能到賬。

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購買債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雖然不保本,但是風險相對較低,收益和貨幣型基金比較高,根據統計,2019年債券型基金業績排名前50位的收益率都達到了20%以上,這類基金如果是新發行的話,可以一次性買進,如果是存續期的基金,可以考慮分批買進。這樣即使是你買了一隻三年盈利20%的債券型基金,平均下來一年的收益率也達到了7%左右。

中高風險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指數基金,由於風險較高,建議使用定投的方式,定投可以把投資週期拉長,攤低投資成本,有利於提高獲利的可能性。從最近五年的基金盈利前50名來看,收益都達到了40%以上,如果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定投,有可能收益會達到更高。如果定投五年獲利40%的話,那麼每年平均收益是8%,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所以是否把30萬一次性投入一種基金,需要根據您的風險等級和投資風格來決定,如果是低風險等級的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可以一次性投入,如果是中高等級的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建議採取定投的方法比較好。你也可以把資金做一個綜合配置,一部分投資於低風險等級的基金,另一部分定投中高等級風險的基金,這樣攻守兼備,風險相對降低一些,有可能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



大海侃股


30萬隻買一種基金同理,該只基金漲,你開心我開心大家都開心,但如果跌,那麼這30萬的本金也會跟著蒸發。盈虧就會比較極端,達不到投資追求收益的初衷。

特別是一些股票型,混合型的基金,風險不亞於直接的股票。

當大盤行情低迷的時候,間接投資的基金也很難好到哪裡去。

但如果是組合購買基金,那麼就有可能A的虧損,可以由B來彌補,本金依舊是30萬。

所以就算不懂理財,最好也要把30萬分散投資,而不是全部只買一種基金。

分散投資基金可以是分散不同的板塊,比如中證紅利、恆生指數、上證50、中證500、滬深300這些寬基,也可以是醫藥指數、證券指數、養老產業、金融指數、食品飲料指數等窄基。

分散投入到這些指數基金當中,既可以通過定投拉低成本,也可以規避股市波動的風險。

也可以分散投資到以目標和策略同為劃分標準的基金,比如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等。

除了分散投資方式,也可以分散投資週期。比如錯峰定投不同的基金,設定基金不同的定投期限。

甚至這30萬不侷限只投資基金這一個品種的金融產品,而是股票、債券、銀行理財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投資。


多多說錢


從操作上看,可以買。從投資角度上看,不建議這麼買。

30萬買一種基金有哪些劣勢?

  1. 購買高風險基金,如:股票型。在大盤不好的情況下,極有可能虧損。
  2. 收益現象可能會出現極端化:要麼賺大錢,要麼虧大錢。不會有一個穩定增長的情況。



基金分為多少種?

根據風險大小,投資對象,基金可分為很多種:

  1. 混合型基金:綜合投資,任何行業都可以投資。
  2. 股票型基金:以股票投資為主,持股比例不能低於80%。
  3. 債券型基金:以持有債券為主,低風險,低收益。
  4. 指數型基金:購買指數股票為主,收益情況基本跟隨大盤。
  5. 貨幣型基金:這個最好理解,支付寶中的餘額寶就屬於貨幣基金。
  6. FOF型基金:基金中的基金,專門用來投資其他基金的基金。
  7. QDII型基金:國內設立,投資海外市場的基金。



新手適合購買哪幾種基金,該如何成長?

沒有投資經驗的小白,初期可投資一些低風險基金感受一下漲跌的心態,如:貨幣型,債券型,fof型。

投資中期,具有一定金融知識,可購買: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

QDII,若是感興趣,可以購買,但普通人投資者少有人買。原因很簡單:

  1. 因為海外投資,今天購買需要1天申購,2天確認,3天看收益。
  2. 賣出更麻煩,快的需要3天資金才能到賬,慢的需要1周。



我們從各種基金的收益率可以發現:在市場行情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混合型基金收益普遍略高於其他基金。

投資屆講究一個投資最優組合。

什麼是投資最優組合?根據市場環境,調整不同投資對象的資金持有比例。很顯然全買一種基金不是最優組合。

而混合型能取得較高收益,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財經攻城獅


無論以前或以後,大部分的回答一定是:

  1. 30萬隻賣一種基金風險太大,不能買;

  2. 買風險小的XXX基金吧;

  3. 或者不懂理財,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筐裡,分散風險,分散著買。


都對,也好像也什麼都沒說,都是人云亦云。說基金的又有幾個操盤過基金呢?


第一點,要是分散投資的話,投啥基金?直接分散投底層資產豈不是更好?還能省下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費、託管費、分成等各種費用

所以,如果訴求是分散投資,可以按照本ID上面說的直接去投底層資產能省下不少成本,也可以去找有這種投資策略的基金。

找到分散風險投資策略的基金,一般會投到一攬子資產裡,接下來就要看他的投向了。

其實,基金的投向你可以類比自己拿錢直投,有投股票的,有投債券的,有做併購的,有做產業的等等... ...

看到這裡有幾個名詞不懂沒關係,舉個例子,

30萬可以在市裡開個小飯店;

也可以借給朋友收點利息;

還可以入股朋友的大酒店等分紅等等......

基金通常作為一個資金的集合,體量比你大而已。這個分散投資的基金中已經做到了分散風險,只是這種分散是你認同的嗎?換句話說,你覺得這些資產會賺錢嗎?

說回投資實務以股票型基金為例,其他類型的基金可以類比。

實務中,基金購買的是一攬子股票,按照他們不同的策略,有買科技類的、有買市值大的、有買概念新的等等(太多策略可以說的明天早上),關鍵是這個策略哪個是你認同的?

第二點,認同基金策略以後,基金經理你瞭解嗎?

買基金,其實是通過基金買資產。繼續上面的買一攬子股票的實務,公募基金踩雷的不少,為啥踩雷?你猜猜是意外原因多還是投資經理用你的錢幫別人高價接籌碼多?

公募基金踩雷,那私募基金靠譜不?

尤其是股票型的投資經理,你會看到花裡胡哨的各種名頭,炒股大賽第一啦,10年100倍啦,從未虧損啦......一般敢這麼吹的都是在牛市的時候,熊市你再找找他問問,他還能掙著錢不?

第三點,權益類的風險大,債權類風險就小嗎?

上面說了股票型的基金,看完是不是感覺“坑”很多?很遺憾的告訴你,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去買債權類基金會不會好一點?

債權中沒有抵押資產的,債務人說違約就違約,贖回的部分小於你的30萬,一樣虧損;
有抵押次產的違約後,處置資產也不一定保本,低風險的債券基金的收益一般又不會太高。

第四點,買基金,什麼時候買很關鍵

舉了權益和債權的例子,其實日常基金的種類非常多,具體到項目則要單獨分析。

你說不太懂理財,一般情況下,

  1. 如果你認為未來幾年總體經濟向好,能符合第一點和不受第二點影響的,可以去看看指數型基金。

  2. 如果覺得經濟有起伏,那就要下調收益預期,主要任務是本金的保值。


最後

上面說了這麼多,如果30萬對你來說只是零花錢,可以按照喜好投資,賺了固然開心,虧了就當買教訓也不差。

要是30萬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話,不懂理財沒關係,一定要知道你用30萬買了什麼。不懂得東西可以讓你賺一次錢,但不會讓你次次賺錢,虧一次可能本金就沒了。


我是宮中和議郎,喜歡我記得加關注,常來玩兒呀~


宮中和議郎


當然是可以的,很多人可能對你說風險太高了,應該多選擇幾個基金同時持有。我卻不這樣認為,30萬元完全可以購買成一種基金這樣可以獲得最佳收益。不過這種方法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下面探討一下。

優勢。

第一,收益高。我個人傾向於投資一種基金,不過前提是需要選擇好投資的行業。比如以2019年為例,最火爆的要數科技型基金,我僅僅投資了2個月左右,獲得25%的回報。

第二,幾種精力。投資基金是一門技術活,很多人購買基金可能就是一種衝動,實際上自己買的是什麼都不清楚。現在市面上基金從種類劃分上就有很多種,眼花繚亂,如果能夠專注於一種基金就可以集中精力去管理,也不會一門心思的去追熱點導致套牢。

劣勢。

我認為只有一個,那就是風險高。一種基金一般是專注於一個領域的,普通人不是專家可以有很多時間去研究。萬一買了一個不景氣行業,比如基建,可能一直虧損,沒有希望。這樣就不如多買幾個行業的基金,東方不亮西方亮。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明白,買基金不僅僅是簡單的買入賣出,對於行業把控,經濟預判能力也很重要。


談財論道


您好,您提問了“30萬資金買一隻基金可以嗎”,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可能不同人對此問題的看法理解不太一樣,下面,針對您的提問,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明確觀點:基金數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太多精力達不到沒有重點,影響收益。但是1支基金30萬的話,太少風險偏大,還容易錯過行情,我建議5-8支比較好,具體配置如下。

1.寬指指數基金1到2支,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建議這四支基金中選,一般都是配置滬深300+中證500這兩隻,看自己愛好。

2.債券基金1或2支,建議一支中短債,一直中長債,分擔風險還可以靈活取用,別看收益低,但是風險小,長期來看收益穩定,還是比較實用的。

3.行業基金1到2支,根據個人愛好來配置,可以配置指數型的也可以配置主動性的,醫療醫藥,科技,基建,大消費,大金融等都可以,建議配置科技和醫療兩項,長期看好。

4.綜合型主動基金2支左右,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基金都可以,差別不大,要選取3-5年各項排名前1/4的基金,這樣才能保障收益。

我感覺這樣搭配是比較穩健的做法,既能照顧到收益,還能兼顧到各個層面不會錯過行情,我就是這樣搭配的,收益還是比較樂觀的。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純手打不容易,謝謝。


逐日理財投資


30萬全部買一種基金,當然可以。

在以下兩種情況,都可以如此操作:

1、有專業的、資深的、非常瞭解板塊輪動的業內人士指導,比如在2019年年初30萬全倉買入醫藥行業基金,全年收益翻倍有餘,一年下來30萬已增值為至少60萬。

2、不擇時、不選行業,只是因為看好中國優秀上市企業的長期運營和業績表現,那隨時可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以2005年12月31日為起點,15年來,滬深300指數基金的年化收益為11-13%,也就是說2005年12月31日投資滬深300基金30萬,到2019年12月31日,30萬已增值到130萬左右。

所以站在2020年代的起點,您手握30萬,既可以30萬全部買入半導體、芯片、信息相關行業的基金,也可以30萬全部買入滬深300基金,分享中國股市的長期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