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0-3歲,您是否會讓父母全程去帶孩子?

杜堇一


不會的,如果只是幫助帶一下,還是可以的。在孩子的最初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認知階段。最好的方式是帶在身邊,如果沒有時間,最起碼讓老的帶孩子跟我們住一起。牙牙學語,學的就是開始的語言,行動,老的交的可能跟我們教的存在的一定的差別。另外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開始跟孩子在一起,讓孩子能夠體會到母愛,從小建立溝通,增深感情,建立家庭的最初觀念?爸爸媽媽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單位。因為工作關係,我家孩子六個月之後就跟爺爺奶奶回老家了。我們不定時接來或者回老家看他,就這種情況,上幼兒園時普通話不會說,很多動植物都是老家的土話,牽牛花不叫牽牛花叫喇叭花。知了不知道叫知了叫節流鬼。很多,有的到現在十二了也沒改過來他的一些土法叫法。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跟孩子分開。


人在旅途之二哥


不會

首先寶爸的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而且我們在外地,老年人不太適應我們這邊的生活,大寶七個月的時候他們就回老家了,一直都是我自己帶,寶爸搭把手。

我記得大寶很小的時候,大概三四個月吧,從床上掉下來,當時全家人都非常著急,特別是奶奶一定要催我老公回來領去醫院,拍各種片子,還照CT,孩子一切都好,檢查完我們都有點後悔,孩子爺爺奶奶一直比較自責,當時我在客廳吃飯,孩子在房間睡覺,她們都吃完飯了也沒有去屋裡看看孩子,直到孩子落床她們都慌了神,即使我和老公都沒有責怪的意思,自從那次我真的都不太放心老人家帶。

首先,覺得老年人帶孩子,首先她們的體力不是很好,孩子越來越重,她們上下樓抱孩子搬動嬰兒車都比較困難;

其次,老年人思想或多或少還是會和之前她們帶孩子的時候去作對比,干涉年輕人,比如說孩子補鈣這個問題,我們家就問題比較多,婆婆說之前她的孩子都沒有吃這麼多維生素啊鈣劑之類的,認為這些都是吃了會影響孩子;

再者,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隔輩都會比較嬌慣孩子,父母會給孩子立一些規矩,到了老人那裡完全就pass了,前年生二寶,公公婆婆來了,大寶吃飯問題,挑食,餓了就要找吃的 ,我和老公就是吃飯的時候如果孩子不自己吃飽,過了就得餓著,婆婆不一樣,她首先就是想到孩子會餓壞,說不行,你們這些管孩子孩子會餓壞,餓了怎麼能不吃,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吃蔬菜,婆婆就說她願意吃啥吃啥,我們都很無奈,她成了絕對的權威。

所以我很慶幸孩子沒有交給父母帶,雖然這幾年累一點,但是過後你會少操很多心,這是我的觀點。



曾麗媽媽愛生活


不會,兩個孩子都是我們親自帶大的,主要有幾點:

1、爸媽、岳父岳母和我們成一個三角形,相隔太遠,來回接送實在不方便。

2、自己做公司相對比較自由,有什麼情況都能隨時調配時間,不至於因為上班而耽誤了照顧孩子。

3、父母輩的教育方式跟我們有著太大的差距,小時候我們都是打著長大的,現在隔代親反而不願意讓孩子遭受一點罪,甚至有時候我們自己批評兩句,都能讓老人們心疼不已。更有甚者,之前送去岳父家一個月,發現特別愛打人,當著我的面,打了岳父的左臉,岳父還讓孩子打右臉,我立刻制止,並懲罰孩子進行道歉,而且還勸阻岳父不能這麼慣著孩子。

4、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小毛病,這種小毛病不及時制止,將來會變成大問題,自己帶著知道如何隨時糾正孩子的行為舉止。

5、學習教育方面的不同,雖然長輩們都是知識分子,但是教育上還是會落後於我們的認知,最主要是現在的課本變化也很大,我們小時候的那些計算方式和學習方法都過時了,所以這也是不能讓老人們帶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予一定的幫助!




000路人甲000


我是一名2歲寶寶的全職媽媽。我沒有讓老人帶孩子,而是自己辭職在家帶娃,已經兩年,感覺自己快勝利了,明年就要上幼兒園。

過程會很漫長,很辛苦,甚至有時候會是痛苦。身體的疲憊,精神的壓抑,但這都是負面的。孩子給你的幸福和快樂,也是貫穿始終。站在過來人角度去回想這兩年的時光,並沒有覺得那麼漫長,反而是很美好很珍惜,慶幸自己親自見證並參與了她的成長。

0-3歲對孩子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三年。對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社交能力,甚至情商培養,舉足輕重。我覺得不管是怎樣文化水平的父母,對孩子來說,都要比老人帶娃要好很多。理由如下:

老人毫無底線的隔輩親,這種溺愛對孩子是傷害。

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想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但這種過度疼愛會讓孩子獨立性較差,比如追趕餵飯,替孩子背書包等一些孩子明明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

老人的生活習慣,思想觀念會潛移默化帶進孩子的生活。

我在某視頻平臺看到一個段子,寶媽不明白一歲多的孩子最近走路為什麼彎著腰,蜷著腿,來到奶奶家的那一刻,寶媽恍然大悟了……這是孩子在模仿老人走路……

不管這是不是笑話,是不是真事,但說明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哪怕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老人,跟孩子相差三四十個年代的鴻溝是無法跨越的。我們自己在跟老人接觸中,都會有一些思想上的不同,更何況孩子。作為父母我們都要不斷學習去跟隨現在的孩子思維模式,隔輩之間這是完全有代溝的。老人有些勤儉節約的習慣固然是好,但在生活習慣,衛生,教育方面,是弊大於利的。

孩子活動量過大,老人體力不支。

每個孩子都像是一隻小精靈,作為一個年輕人,有時候我都會覺得力不從心。更別說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如果是體力較好的還可以簡單應付,這也是老人帶孩子不會做太多運動的原因,反而是用動畫片來給孩子解悶。小孩子跑起來,確實是追不上。

讓老人犧牲自己的晚年時光,這是不公平的。

老人家辛苦一輩子,為了孩子為了家。終於可以在退休後安享晚年,種花種草,練練太極,跳跳廣場舞。卻因為孩子需要,放棄了自己的天倫之樂,開始像個保姆一樣伺候孩子,對老人也是一種不公平,甚至是作為兒女不孝順的一種表現。

父母才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角色。

你給了孩子生命,就要對他的成長負責任。每個家長都在儘自己所能為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難道我們都忘記了精神教育更重要嗎。你的陪伴就是愛,就是陽光,可以灌溉孩子健康成長。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早教。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著說放就放的工作,她們可能是在一個平凡卻偉大的崗位。只是,既然為人父母,我們就要有父母的責任和樣子。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多去陪伴孩子,給他溫暖的童年,這是無人可以代替的。

圖片來源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平凡的大夢想


不會。從父母的角度來分析,父母已經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大了,如果再次讓他們全程帶自己的孩子,感覺對他們太殘忍了,因為0-3歲的孩子是最難帶的,孩子生病什麼的,只要一不留神就容易出問題,孩子表達的東西也是有限,所以這時候如果全程讓父母帶,等於又讓他們經歷了一次心驚膽戰!雖然他們不會說什麼,但是我們於心何忍呢

其次,從自己角度分析,如果孩子長期由長輩帶,那自然而然就沒有那麼親近,我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給奶奶帶了一年多,期間還經常住一起,但是一旦我從老家回到工作地點,他就完全把我拋腦後了,給他視頻電話,他不會理你,叫都不叫你!試想下這是一個多麼痛心的事。所以我就跟家人說,如果沒有能力把孩子一直帶在身邊,堅決不生二胎。

最後,從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在0-3歲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長期跟父母住一起,多少都會受影響的,教育觀念什麼都不同,而且現在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有很嚴重的溺愛之舉,這個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在這個階段養成的,而很多長輩對這個問題都是不以為然的,我們家的老人也是如此,對於孩子都是儘可能滿足的,所以現在孩子的性格是比較霸道的!


瓔落363


不會的,因為我兒子出生的前十年我的母親就走了,兒子出生的前三年我的父親也走了,孩子現在七歲,在幼兒園的看見有孩子是爺爺奶奶接送孩子問我他的爺爺奶奶為什麼不接送他?我說你的爺爺奶奶去很遠的地方旅遊去了。所以說父母永遠不會帶孩子。


堯堯爸


不會的,包括父母也一樣,岳父岳母也一樣。

第一,這樣免不了慣孩子,雖然不是所有老人慣孩子,最起碼是避免的問題。

第二,兩代人看孩子的觀念不一樣。

第三,父母和岳父岳母把我和她拉扯大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不想再給他們添加負擔了。父母雖然都是義務,但是他們不欠我們的。

不過有時候也會讓父母過來看看的,畢竟誰當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會稀罕孩子的,讓他們抱抱,長大了也會和四位老人有感情。


柯南撒嬌


你好,我是妞妞麻麻,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根據一個孩子3歲的所做所為,可以推斷他長大的一些行為,根據孩子7歲時候的所做所為,可以推斷餘生的一些行為狀況。可見幼兒時期對孩子來說多麼重要。

最近也有一個網上熱帖“有多少抑鬱症是父母導致的”裡面有個父親講述的故事,令人深思。

因為工作原因,這位父親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把孩子交給父母來帶,夫妻兩個每天下班後看看孩子,週末在接回家住,這樣一直到孩子8歲,孩子的爺爺教育極端嚴苛,幾乎是軍事化管理,孩子各方面成績都突飛猛進,但原本活波可愛的女兒越來越不開心。最後竟然得了“抑鬱症”。

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自己帶。

親子關係是寶寶開始建立的第一個社會關係。

父母帶孩子有安全感

幼兒出生後兩三年是與父母建立“依附關係”的重要時刻,他對孩子以後孩子建立社會關係、情感以及認知,都有深遠影響。缺失安全感的依戀關係,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的負面情緒,也容易出現一些行為問題,還可能對其他小朋友表現出敵對情緒或行為,還會比較膽小、內向、自卑、敏感。

爺爺奶奶一般能很好的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但不能代替父母這一特殊角色,0—3歲的孩子親子關係培養是尤為重要,祖父母比較少關注孩子的內心發展,父母要多認同孩子的情感,那樣孩子以後更容易敞開心扉。多去讚賞孩子,並勇於接納孩子,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重視。每個孩子都渴望被愛,如果孩子不能從父母身上得到“愛”,那麼以後他還容易把愛轉移到他人。不少早戀的女孩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她愛那個人,而是因為內心渴望被愛。

從心理學角度,18月以後也是孩子建立深度知覺開始產生,,他會有一定意識,所以當大一點的孩子向家長哭訴時,我們一定要耐心傾聽,並給予孩子一個溫暖的陪伴,包括溫柔語言,眼神,甚至擁抱,讓孩子能夠去去滿足他的需求。

1—3歲也是孩子的探索期,人的大部分能力與這個階段有關,比如說我們孩子長大以後的注意力,表達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交際選擇,創造力等等。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父母絕對不要缺席,這樣孩子的成長才更完整,對孩子以後也起決定性作用。我認為0—3歲還是自己帶最好,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在孩子重要的時期,給予孩子的陪伴,教育勝過孩子長大以後出現問題的苦口婆心。

你們怎麼認為呢?


媽咪成長時間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父母長輩在養育孩子這方面比較有經驗,還是可以交給父母去。但是呢,我覺得這也要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來做決定。

第一,父母是否是具有一定文化的人。很有可能在生活中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譬如在小的時候孩子沒有發育完全身體抵抗力特別的低,免疫力根本就不像成人那樣高,大多數長輩會給他煙抽酒喝。這樣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大腦和心肺,很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最後追悔莫及。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叫故事,而發在自己身上的就是事故了。

第二,父母是不是脾氣很好的人?如果脾氣特別差的話,會對孩子造成惡劣的影響,比如父母經常對孩子吼叫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會使孩子養成懦弱的性格,這樣在他和他人的交際時候受到了傷害,欺負他不敢主動勇敢地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能任人宰割,像只綿羊這樣在他走向社會的時候,無論參加什麼活動,參加什麼樣工作利益受到損害,他也不敢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只能在社會的底層生活,還有可能造成他的內心的壓抑。容易產生抑鬱症很有可能會有其它的自殺念頭,這樣會成為一個家庭的損失。

第三,父母現在所在的家庭是否富裕,如果家庭富裕的話可以交給父母養,這樣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存和學習條件,會更好的培養孩子的人格,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性格,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話,最好還是自己撫養,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第四,你自己的爸媽是否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行動能力?如果自己的父母三觀不正,那麼作為孩子的爺爺奶奶更不可能養活他。這樣的話,會影響到孩子,而且還要看父母的行動能力方不方便,如果不方便的話會給自己的父母造成一定的麻煩,這樣對孩子對自己的父母也不好。

第五,父母的生存條件好不好?如果在一些比較惡劣的鄉村還是不要的好,畢竟大城市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這就是我的一些建議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大勝的日誌


當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說:“我發現從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樣的,家長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太多的父母只願在孩子身上花錢,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實質上是家長變得糊塗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懶惰了。”她的話說得比較尖銳,也一針見血。

每當家長利益與孩子利益發生衝突時,家長總是選擇的主動者,是強勢一方,孩子總是選擇的被動方,是弱勢方,所以做出犧牲和讓步的總是孩子。

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這種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孩子不會白白做出犧牲和讓步,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跡,成為日後影響他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灶,同時也給整個家庭帶來好多麻煩。

一個小小的孩子喊你爸爸媽媽,那不是輕飄飄答應一句的事,那需要你在時間、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決定要孩子,就要對孩子負責、用心,把和孩子相處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來認真對待。有實際困難,應該由家長來克服,不是把孩子推出去讓孩子來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