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拉低山東的形象,土味十足的山東衛視為什麼是這樣的?

當你打開電視,看到省級衛視有播出:“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不孕不育到XXX”……這些廣告時,沒錯,你一準看的是山東衛視。

作為東部省份有名的衛視頻道,山東衛視以其挖掘機、不孕不育、醫藥和化肥廣告而被全國人民所熟知。


嚴重拉低山東的形象,土味十足的山東衛視為什麼是這樣的?

如果說山東衛視感覺很土,是體現在廣告上,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不僅僅是廣告,本土的新聞節目、綜藝節目、甚至選秀節目,都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

這些都奠定了山東衛視的基調,這種基調也被網友吐槽為“土得掉渣”。

山東衛視的前世今生

事實上,山東衛視成立的歷史,比新中國還要早。1948年9月底,濟南新華廣播電臺(山東衛視的前身)在炮火中正式成立,成為對中國共產黨在山東的重要宣傳力量。據創始人楊潔回憶稱,當時電臺還經常遭到國民黨飛機的轟炸了。

1960年5月1日,毛澤東還親臨過濟南新華廣播電臺指導工作。1960年十月一日國慶節,山東電視臺(時稱:濟南電視實驗臺)試播。

嚴重拉低山東的形象,土味十足的山東衛視為什麼是這樣的?

據原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王漢平回憶稱:“山東衛視開播之後,取得了三連冠,第一個是《武松》,第二個是《高山下的花環》,第三個是《今夜有暴風雪》,這三部劇給全國引起震動很大。”

原山東電視臺臺長曾昭明回憶稱:“山東電視臺第一套節目就是山東衛視,由過去只能在省內地面頻道播出,變成了全國和周邊國家都能看到。1994年5月23號,我們就實現了晝夜播出,從那天開始,山東電視臺山東衛視的節目就永遠不說再見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山東衛視一些節目做的也相當不錯,例如最早的週末檔綜藝節目《陽光快車道》、國內最早的普法欄目《道德與法制》、體現道德精神的《天下父母》等欄目,都在當時國內取得了良好的收視率。甚至《陽光快車道》比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當時的收視率和知名度還要高。

廣告、綜藝、電視劇

在很多山東朋友眼中,有廣告也就罷了,大不了放廣告的時候不看,播劇的時候再看,但是山東衛視的廣告也太長了一些,甚至有的廣告在短時間內還重複播出,這其實就不怪觀眾們吐槽了。

山東衛視在放的永遠都是一些抗日片。雖然放抗日片意圖是好的,愛國嘛,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把一個抗日片從早放到晚。


嚴重拉低山東的形象,土味十足的山東衛視為什麼是這樣的?

有時候山東衛視放完了抗日片,也會插播一些鄉村愛情的電視劇,在這種小鮮肉橫飛的時代,所有人都喜歡去看美好的事物,我覺得如果山東衛視想要把收視率提高有必要著重下手於綜藝節目上。

但相比湖南衛視、東方衛視的綜藝,山東衛視的綜藝節目更多的是土味綜藝,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嚴重拉低山東的形象,土味十足的山東衛視為什麼是這樣的?

土味山東衛視背後的邏輯

山東衛視這麼土,但奇怪的是,其收視率與市場份額常年穩居全國前四。這麼“土”的衛視為什麼能成功?答案就是因為其土得徹底,土得無與倫比。

山東衛視的定位很明確,其受眾人群是廣大農村與城市中老年人。農村人最關心什麼?當然是莊稼的收成,那麼播放化肥與農藥的廣告效果自然好。城市裡的老頭老太太最關心的是什麼?當然是急著抱孫子、多抱孫子,自然不孕不育廣告在他們眼裡,比小姑娘看韓劇還來勁兒。

而這種廣告收入是電視臺主要收入來源,山東衛視雖然沒有其他的衛視火爆,但是它畢竟是衛視臺,這些廣告廠商支付的廣告費也成為了電視臺的運行資金。

再一個原因就是現在電視劇前的觀眾越來越多,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玩手機,平時都不看電視,但是現在畢竟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都有電視,就算年輕人不看,中老年人還是非常熱衷的。


嚴重拉低山東的形象,土味十足的山東衛視為什麼是這樣的?

據數據顯示,山東的城市化率僅為59.%,在全國排名前十之外。歸根到底,是山東頗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使得中心城鎮的地位並不突出,經濟比較發達的小縣城遍佈全省各地。這削弱了大城市的輻射效應,城鎮生活方式也沒能推廣開來。

此外,山東的第一產業勞動力數目也常年保持在高位上,遠遠高於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而調查顯示,農業人口更看重勞動力,他們的生育意願強於城鎮人口。大量的農業人口,在可預期的將來,仍然是生二胎的後備軍。這也是山東二胎意願高漲的重要原因。

正是因為山東的現實情況,山東衛視徹底走了一條符合山東特色的道路。也就有了打開電視,看到的各種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