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想要第一时间获取“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和有趣的故事”,请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01导读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养老的并不一定是儿子,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到了晚年却依然没有依靠,最后养老的都是女儿。可是在老人的心里,儿子和女儿真的一样吗?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老人,把家里的房子财产全给了儿子,却要求女儿给她养老!

02“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最近无意间听说了这样一件事,刘阿姨的女儿自从上次来探望她以后,时隔半年了,一直没有再上门。原因是刘阿姨对女儿说:“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吧!”女儿听到这话,气愤地离开了。

70岁的刘阿姨已经退休多年,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和老伴单独居住,年轻的时候孕育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当年为生要儿子,刘阿姨可谓是吃尽了苦头,还好最后如愿以偿。老两口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一直当心肝宝贝儿一样爱护着。

老两口退休后的生活非常惬意,除了外出旅旅游,就是参加一些社区的公益活动,有时候还会和其他老年人一起跳跳广场舞。但是自从去年老伴突然病逝后,刘阿姨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然生活还能自理,但是精神头却大不如从前,女儿隔三差五地就会过来看她,有时候一待就是半个月。

上次女儿来看望她,吃完饭后刘阿姨把女儿叫到了身边,拉着女儿的手说:“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吧!”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虽说女儿没有贪恋母亲家产的意思,但是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感觉很憋屈,于是女儿甩开刘阿姨的手,气愤地说了一句:“你这偏心也偏的太离谱了吧?难道我就不是你女儿吗?”然后摔门离开了。

03女儿养老,家产留给儿子,老人为什么会这么想

其实,刘阿姨这句话,说出了很多父母内心的想法。他们选择让女儿给自己养老,家产却留给儿子,同样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呢?

1)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

虽然现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一些家庭中仍然存在。他们认为儿子是自家人,女儿早晚都要出嫁的,也就成了别家人了,所以更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儿子。

但是女儿心细,照顾父母会更周全,相比起儿子、儿媳来说自己晚年的生活会更舒心一些。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2)经济方面的考虑

往往被父母宠大的儿子,长大后如果没什么出息,赚钱能力较差的话,父母则会更加倾向于儿子。

但是女儿不同,女儿嫁人后,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生活条件远远要高于儿子。父母衡量的标准就是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父母会更偏向于相对较差的一方。

此外,父母还可以帮助女儿带带孩子,帮助女儿分担一些生活压力。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虽然很多人都指责父母不公平,但如果仔细想想的话,父母也有自己的考量,并不会盲目地不管不顾。如果父母提出这样的建议,自己不能接受的话,不妨多思考一下,选择一种更为恰当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04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

1)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应该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毕竟父母也曾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长大成人。当父母有一天老了不能动了,同样也需要儿女在身边细心照料。

之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位60多岁的儿子带着80多岁的母亲到全国各地去旅游,相信每个看到的人都会深受感动。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但是在感动之余,我们也要多想想自己,自己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又有多久没有陪伴父母出去散散心了?

与其让父母强制子女为自己养老,倒不如子女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让其变成一种良性循环。

2)多理解老人,提出合理的意见

作为子女也应该多理解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父母所提出的意见会有不妥之处,但是如果换位思考的话也许就能够理解了。如果子女对父母提出的意见不赞同的话,也可以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指责。

“闺女,你给我养老,房子留给你弟弟”,70岁妈妈的话,太现实了

父母作为子女一辈子最亲近的人,也是需要子女用一生去陪伴的人,好好地爱父母,不要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作为父母,也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法,让爱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用偏爱来毁掉爱的延续。


今日互动话题:各位朋友,你们对刘阿姨的做法怎么看呢?对于多子女家庭赡养父母,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