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七臺八景”之迷霧重重吳起臺


柘城“七臺八景”之迷霧重重吳起臺

■主講人

李樹峰,柘城縣崗王鎮李中口村人,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商丘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商丘市戲劇家協會和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歷任柘城縣文化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劇目創作組組長等職務,現為柘城縣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創作出版電視連戲劇劇本《文天祥》《歷史的回聲》,歷史文獻《柘城文史博覽》,歷史著作《柘城通史》等書籍,曲藝作品曾榮獲全國群星創作獎、全省群星獎,第二、三、四、五屆河南曲藝牡丹獎等。

■閱讀提示

聆聽過吳起臺寺的動人傳說,實地探尋過吳起臺寺的歷史遺蹟,終於到了尋找最終答案的時刻了。吳起臺寺建於何時?緣何而建?歷史的真實是否如傳說一樣生動?尋著蛛絲馬跡,李樹峰剝繭抽絲努力探索,終於發現了那段遺落的歷史。

吳起臺寺又稱起臺寺、起臺,位於柘城縣城東15公里處,為柘城古代“七臺八景”之一。相傳,這裡曾是戰國初期著名軍事家吳起東征伐齊的點將臺。在柘城民間文化中,吳起一直是“忠孝雙全”的英雄的化身,受到百姓的推崇和尊重。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看,一直被傳說故事包圍的吳起臺本身卻是迷霧重重。它建於何時?緣何而建?真實是否如傳說一樣生動?本期,我們就隨李樹峰一起走進這段傳說中的故事。

吳起何人

清乾隆三十八年版《柘城縣誌》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吳起臺,城東三十里,上有寺,於傳為吳起行兵處。”既然說是吳起行兵處,那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吳起。

吳起活動在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吳氏,名起,是衛國左氏也就是現在的今山東曹縣人。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是今山東定陶區力本屯鄉左崗人。吳起是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改革家,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政治、軍事上均有極高成就,著有《吳子兵法》傳於世。

說吳起是著名軍事家,那他有多著名呢?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這樣一說大家應該能夠更好理解吳起在軍事上的地位了。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中對吳起在魏、楚兩國大展軍事奇才,使之富國強兵的事蹟進行了敘述。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結,中間以兵法作骨貫穿始末,尤其對吳起作為主將,一身清氣,善於帶兵,與士兵同甘共苦的敘述更感人肺腑。文中這樣記載:“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襄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大意是說:吳起做魏國主將時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揹負捆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毒瘡,吳起替他吸膿液。這樣的將軍,士兵怎能不敬佩?怎能不凝聚軍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呢?

吳起著的《吳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著作,為《武經七書》之一。該書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有關思想,在歷史上與《孫子兵法》齊名,並稱“孫吳兵法”。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中對《吳子兵法》給予了極高評價:“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翻譯成白話文是說:社會上稱道軍旅戰法的人無不稱道《孫子》十三篇和吳起的《兵法》,這兩部社會上流傳很廣,所以我不再論述,只評論他們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況。

疑點重重

說完了歷史真實,現在咱們來說一說傳說故事。在柘城,有一則關於吳起臺的生動傳說。

據傳,在戰國時期,魏國名將吳起率兵東征伐齊,途中在柘城安營紮寨。齊國派齊宣王的夫人無豔娘娘鍾麗春(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01年)率兵迎戰。正在兩軍對壘之時,吳起突然接到母親病故的消息。大戰之際,吳起在忠孝的選擇中決定以國事為重,急令升帳點兵出戰。此戰中,吳起翻穿戰袍白裡朝外,騎白馬以示盡孝。兵士們無不為吳起的忠孝之心所感動,全體肅立揮淚致哀。此時寒風蕭蕭,飛雪飄零,哀聲動地。魏軍全體將士同仇敵愾,衝鋒陷陣,雙方激戰於洮河一帶,最終魏軍大獲全勝。吳起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忠孝名將便在吳起駐兵處修起一座寺院。於是,柘城有了吳起廟、吳起臺寺,進而又有了起臺集和現在的起臺鎮。

這優美動人的傳說,情節生動、感人肺腑,在柘城縣民間廣為流傳,還被收入《柘城縣誌》《柘城文史博覽》《柘城縣地名考》等古今圖書。可傳說畢竟是傳說,傳說之中雖然會有歷史的真實因素,但我們絕對不能直接把傳說當成歷史來看待。可是要探究吳起臺的真實歷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缺乏史籍詳細記載和出土文物佐證的情況下要去全面還原傳說中的戰爭和吳起臺是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歷史來看,傳說中的故事疑點頗多,最關鍵的疑點有三:吳起是否在此處起臺築臺點兵?魏國與齊國接壤,魏將吳起伐齊為何繞道宋國與陳國的交界處?吳起感人至深的忠孝故事是否真實存在?

柘城“七臺八景”之迷霧重重吳起臺

吳起殺妻求將


現場調查

《柘城縣地名詞條彙編》記載:戰國軍事家吳起,東征伐齊曾安營寨於此地。中軍設於現在村南。現村址為當時的大營。大營擺的是陣,即“四街六頭”即(東、西、南、北四街,東西、南北、東南、西北六頭)。

上世紀80年代前,起臺集以寨牆為基礎,呈南北長的橢圓形,東西稍窄。內部居住緊湊。一條南北大街同兩條東西街在村內相交成兩個十字形。近20年來,起臺集逐步向外擴展,面積已超過2平方公里。

2019年5月26日上午,為了解惑釋疑我和朋友一行三人到起臺鎮進行了實地考究。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對歷史頗有研究的曹國棟老師。曹老師前幾年發動村民捐款,在村東自家廢地上建了紀念吳起的小廟。不大的廟院裡保存有不少曹老師收集來的吳起臺寺石墩子、磚頭、瓦片、石碑等遺物。其中一塊清代殘碑上有碑文:“柘城東有名剎曰起臺寺古蹟也,而集以寺名……迄今二百餘年矣……一以為魏吳起,曾築臺點兵於此……”“吳起曾伏於柘……境內有起臺,起臺者即起跡也。”

吳起廟遺址目前已經蹤跡全無,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民房。據曹老師介紹,廟的面積有半畝多地,蓋有大殿、廂房。廟門東側有一口井,據傳吳起的兵馬都曾飲用這井水。井旁有棵幾摟粗的老槐樹,被當地百姓稱為“老槐爺”。傳說吳起在這樹上拴過馬。關於這棵樹的下落,《柘城縣地名考》有記載:“相傳為吳起栓馬之樹。後被本集焦家所賣。”

現在在舊址居住的村民說,吳起廟解放前就沒有了,上世紀50年代時已是一片空地,有一眼老井,井裡的水很甜, 1960年前不少群眾還在吃這口井裡的水。現在,老井已在蓋樓時被石板封蓋。

吳起臺寺在吳起廟東南50米處,現為起臺鎮中心幼兒園,相傳吳起當年的點將臺就設在這裡。據曹老師考證,吳起臺寺建於唐代中葉大力推崇佛教的時候,後來被毀,僅存一個高崗子。清乾隆三十八年重建的寺院共兩節院,佔地3.6畝,大圓門樓,寺門旁立有一大匾,上書“吳起臺寺”四個大字。寺院有雄偉的大殿和廂房,建築風格獨特。寺內住有僧人,掛有一個大鐘,鐘聲雄渾澄淨,每當響起能傳播兩三公里遠。寺前院門前有一片空地,是僧人的菜地。民國三十七年,即1948年寺院改為學校。上世紀60年代寺院的磚被用來蓋公社大禮堂。這一次實地調查中,我們發現這所幼兒園的後院牆全部用清代藍磚壘成。

據曹老師介紹,當年吳起帶領的大軍駐紮在今起臺南邊吳莊一帶。現在起臺鎮政府所在地的十字大街,就是當年吳起的點兵臺。點兵臺原有一丈多高,柘城解放初期還有2米多高。上世紀80年代末,起臺鎮裡把這裡規劃為十字大街,用推土機推平了點將臺。即便如此,此處地勢仍然高於周邊。

傳說吳起母親也葬在了吳莊小河附近。但吳起是衛國左氏人,他不在家鄉殯母卻將母親葬在異國他鄉,實在有悖於常理。據曹老師介紹,1960年此處還有墳頭。而且吳莊人都姓吳,他們自稱是吳起的後人。

澄清真實

傳說與歷史是相互交融的,不能說傳說就是歷史,也不能否認傳說在歷史中的價值。我們從歷史中找到傳說的依據,才顯得傳說的內容情節更加充實,讓人們代代傳頌。吳起臺寺動人的傳說,感動了一代代起臺人,併為柘城厚重歷史文化增添了異彩。但由於歷史久遠,傳說的內容往往被人們反覆敘述,與真實歷史相差甚遠,值得探究和澄清。

上一期咱們提到曹國棟老師收藏了一塊清代殘碑。《柘城縣地名考》中對這塊石碑有記載。此碑是清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重修吳起臺寺時所立。碑文“吳起臺,城東三十里上有寺,於傳為吳起行兵處……集以寺名,迄今二百餘年矣”,不僅記載了重修吳起臺寺的時間,還告訴人們“集以寺名”的歷史。在沒有其他史書記載的情況下,我們從這塊石碑上記載的內容進行一些分析。

從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這個時間點前推200年,吳起臺寺應該在明朝萬曆年間,即1573年以前就形成了。由此推斷,吳起臺寺始修的時間肯定更早。考慮到大概在唐朝中葉佛教受到大力推崇,當時全國各地普遍修建寺廟,因此人們很可能在此時為紀念吳起在吳起廟南點將臺處建起吳起臺寺。當初,吳起臺寺處有露水集,明朝建立後,來這裡居住的移民逐漸增多,形成村落,村名為吳起臺寺集。

碑文中的“於傳為吳起行兵處”“吳起曾伏於柘”都內容說的便是民間傳說中戰國名將吳起在起臺築臺點兵的故事。但是這個築臺點兵的故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比如:具體時間在什麼時候?

傳說故事中是魏國派吳起率兵伐齊時,吳起伐齊史書有記載,司馬遷《史記·魏氏家第十四》中記載“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使吳起伐齊至靈丘”。靈丘在今山東藤縣東,這無人質疑。但這次戰爭中吳起是否在起臺安營紮寨築臺點兵,卻無史書記載。光緒版《柘城縣誌》、縣地名辦編著的《柘城縣地名考》中對此事的記載,也都加上了“相傳”“於傳”這樣的強調詞。

如果我們從當年吳起伐齊的形勢來看,對吳起在起臺點兵的疑問會更強烈。當時魏國是戰國七雄之一,領土包括現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它西鄰秦國,東與齊國和宋國相鄰,南與韓國、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既然魏國東與齊國相接。吳起率兵伐齊為何不直線進攻,卻繞道宋國與陳國的交界處?若在此處設置點兵臺伐齊,中間還隔著宋國,實在有點不合常理。

這種反常現象促使我們進一步研究吳起的個人經歷。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公元前421年魯穆公任名吳起為將,大敗齊軍。魯、齊兩國在今山東一帶,此戰更不會隔著宋國在宋國南部邊境的陳國,也就是現在的今淮陽地盤交戰。採用排除法,吳起在柘城設立點將臺最大的可能是在其輔佐楚悼王的時期。柘城在豫東大平原,又是宋、陳兩國的交界處,在這裡設立點將臺,適宜駐兵和交戰。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記載,吳起在楚國實行變法,很快國力強盛。“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意思是說楚國南平定百越,向北吞併陳國和蔡國,打退韓、趙、魏三國的進攻;向西又討伐了秦國。《戰國策》也有同樣的記載。

《柘城縣誌》和《柘城通史》中均記載戰國時期柘城稱“株野”屬楚國。我們知道陳國始建於株野,即現在的柘城胡襄鎮,後遷都宛丘,即現今淮陽城關一帶。吳起投奔楚國前,株野屬於陳國。現在的起臺,當是宋國和陳國的交界處,當時宋國尚未滅亡。吳起北並蔡、陳後,第一個要滅掉的國家當是宋國。楚軍攻宋,在起臺一帶駐軍合乎情理,也完全有可能。因此,我們認為吳起在今起臺築臺點兵,不會是魏伐齊,而應該是楚國北並陳國、蔡國後出兵攻打宋國。

換一個角度來看傳說。公元前387年,魏使吳起率兵伐齊不可能與齊國鍾離春即無鹽娘娘對決。史籍記載鍾離春極有才華,但因貌極醜,40歲不得出嫁。她自薦齊宣王陳述齊國四點危難後才深受齊宣王賞識,被封為王后稱娘娘。因齊宣王佩服無鹽娘娘的才能,不愛無鹽娘娘容貌,故留下了“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說。當年魏伐齊時,齊國不是齊宣王執政,而是在他之前的齊康公呂貸。此時距離齊宣王執政尚有80年的時間,因此吳起也不可能在此戰中與無鹽娘娘直接交鋒。

柘城“七臺八景”之迷霧重重吳起臺

兵家吳起

吳起其人

傳說故事中,吳起知忠孝節義,為後世所傳頌。忠孝是吳起臺寺傳說故事的精髓,感動了一代代起臺人,但如果我們認真去考究便會發現,這個忠孝故事缺乏真實性,很可能是後人的附會。

在歷史記載中,吳起並非一個孝子。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記載:“其少時,家累千金,遊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國門,與其母決,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不復入衛。’隧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這段記載是說:吳起年輕時,家庭富裕,外出求仕不順利,弄得傾家蕩產。鄉里鄰居都笑話他,吳起竟殺死了三十多個譏笑他的人,出逃衛國。與母親分別時,他咬破自己的胳臂說:“我吳起不做卿相,就永不回衛國。”於是,吳起拜曾參之子曾申為師。不久,他母親去世,吳起沒回去奔喪,曾申瞧不起他,與他斷絕了師生關係。吳起去了魯國學習兵法,來奉事魯國國君。

《史記》非常清楚地記載吳起之母是死在他歷仕之前,母親去世時他也不回家奔喪。這說明歷史中的吳起並不像起臺故事中的“忠孝雙全”。這個記載還說明吳起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且兇暴殘忍。僅僅因為鄰居們笑話他,他就能殺掉三十多個鄰居。魏武帝曹操曾評價吳起:“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不敢動向,在楚則三晉不敢有謀。”其意是說,吳起為了前程,不惜殺了自己的妻子,花光了自己的積蓄求官,母親去世也不回家奔喪。但他在魏國時,秦人不敢向東拓展;在楚國的時候,魏、韓、趙不敢謀劃楚國。唐代詩人唐彥謙在《客中感懷》一詩中也留下了“貪名笑吳起,說國嘆蘇秦”的千古絕句。所以說,歷史真實中的吳起和傳說中的吳起完全不同。

大家這時候是不是會有新的疑問,柘城為什麼會流傳起與事實不符的吳起忠孝故事呢?這要從柘城“七臺八景”說起。“七臺八景”是明代末期編篡《柘城縣誌》時所定,當時明朝政府規定各縣必須找出“七臺八景”記錄在案。於是柘城縣的“七臺八景”便在一些文人運作下產生了。吳起臺寺是柘城縣名勝“七臺”之首。吳起是傑出的軍事家,他善於用兵,廉潔隨和,治軍得民心,治理地方得民心;他扶楚變法富國,功勳蓋世,因輔佐楚悼王變法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令人噓唏不已。文人同情他,更敬重緬懷他。於是,為了提升吳起臺寺的美譽度,文人們便在“魏武侯九年使吳起伐齊”的史實基礎上生枝加葉杜撰了吳起伐齊在此地安營紮寨的故事。

這則故事對照春秋歷史雖然顯得有些荒唐,但從另一個側面卻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軍事家吳起的尊崇。

今日意義

吳起雖然在做人上一直備受非議,但其治軍理政的才華卻得到了歷史的肯定。歷史上公認他是中國唯一一位一生無敗績的文武雙全將軍,是我國軍事上一顆璀璨的明星。2400年前他不論是在率兵東征伐齊時,還是在輔佐楚悼王北吞併陳國、蔡國,攻打宋國之時,都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柘城築臺點兵的大地上。

現在我國有兩地以吳起命名紀念他,一是陝西省吳起縣,位於陝西省延安市西北部。1819年,清朝在靖邊縣首次設立吳起鎮,相傳魏國大將吳起曾在這裡駐兵戍邊,2005年10月正式更名為吳起縣。二就是柘城縣起臺鎮。1949年設起臺區,1958年調整為起臺公社,1984年改革為起臺鄉,1989年撤鄉為起臺鎮。

往事兩千年,遺存已難見,但吳起遺蹟及動人傳說故事已成為起臺鎮一張亮麗的名片,這不僅是起臺人的驕傲,也是所有柘城人的自豪。據瞭解,起臺鎮目前擬採取群眾自願捐款的方式,籌建歷史名人紀念館,分為吳起紀念館、革命英雄前輩董存鵬(解放戰爭1947年——1949年,任大梁區區長,在起臺一帶開展革命活動,被譽為傳奇英雄)紀念室,讓起臺人世代傳承吳起的忠孝精神和董存鵬等革命前輩的光榮革命傳統。(賈若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