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軍被圍困後,曾以老、弱、傷、病的兵士(人肉)充為軍糧,是否真有其事?

老官坪農夫


正史是沒有記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參考唐代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時候,由於沒有糧食吃,他第一個殺了自己的愛妾作為軍糧!

《舊唐書》記載:“尹子奇攻圍既久,城中糧盡,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慮將有變。巡乃出其妾,對三軍殺之,以饗軍士。

當時睢陽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在重兵包圍下,張巡死守睢陽,前後大小戰有四百多次,殺叛軍二萬餘人。阻遏了叛軍南犯,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最後城破身死,贏得千古忠義之名。


所以據此推測,長平之戰應該也存在類似現象!

但是我們不能以現代人的觀點和認知來看待歷史人物和事件。不能用現代道德觀去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這是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站在歷史人物的立場上,去思考他的決定和做法。

特別是對於長平之戰這種滅國之戰,軍事統帥必須考慮集體的利益,不能以普通人的價值觀去決策軍事行動!

長平之戰的結果也是最終導致趙國成年男丁基本沒有了。最後被秦國攻滅!消失於歷史的煙塵中。只留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邯鄲學步等美麗的成語供後人憑弔!


其實歷史上由於統帥的錯誤決定導致失敗的例子很多,舉幾個例子

第一 宋襄公

泓水之戰,

史記》中是這樣記載這次戰鬥的:

“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


在《左傳》中這樣記載對於此次戰鬥失敗,宋襄公的看法: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簡單翻譯就是:

宋襄公說:君子不應該重複去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能去傷害或者抓捕兒童或老人,而且打仗不能憑藉天險,對於敵人不利時,不能進攻。雖然我是已經被滅的殷商遺民之國,但是仍然不會擊鼓進攻還沒有準備好的敵人。

第二楚懷王

我在這裡提到的楚懷王是被張儀戲弄,客死他鄉的那位。

楚懷王叫熊槐,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楚懷王是楚國禮樂文明培養出的最後一代國君。楚懷王在周顯王四十年即位。這個時候,西邊的秦國國君秦惠文王即位已經有了十年,他們早已經經歷了變法,秦國的國力也迅速得到提升。

戰國後期,這時的天下形成了齊、楚、秦三大勢力,而為了抑制西秦,齊、楚間形成了聯盟。齊楚聯軍還攻取了秦國佔領的曲沃,斬斷了秦東出的觸角。為拆散齊楚聯軍,張儀施展詭計,假借六百里商於之地使齊楚斷交,楚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張儀受封的六里地,於是。懷王惱羞成怒,發兵攻打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陽。楚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楚懷王十八年(前311),秦國攻取召陵,楚國三戰皆敗,韓魏趁機進攻楚國在中原的領土,楚國大國地位瓦解,從此走向沒落。

曾經強盛一時的楚國,在經歷丹陽、藍田的慘敗,各諸侯國趁火打劫之後,已是風光不再,而唐昧戰死,莊蹻叛亂更是使得楚國雪上加霜。為了挽救江山社稷,楚懷王被迫向齊國和秦國求和,在楚懷王三十年(前299),秦國佔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以結親為名誆騙楚懷王入武關赴會。楚懷王不顧屈原苦心勸說,毅然決然離楚使秦,放低姿態到秦國求和。可沒想到的是,秦國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竟然不顧國際交往的基本準則,強行扣留楚懷王,向楚國勒索土地。若是其他國君,可能為求自保,先假裝答應,等到回國後就撕毀條約,翻臉不認。但楚懷王沒有這麼做,或許他因用人不當而直接導致楚國衰敗是不爭的事實,但此時的他不願意做那個捨棄國土,貪生怕死的昏君,他忠於社稷,因此言辭拒絕了秦國這般無理的要求。秦無法達成挾持楚懷王輕鬆拿到楚國領地的夙願,無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懷王。楚懷王被囚至死,秦國把遺體送還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第三 項羽設鴻門宴

韓信登壇拜將之後,劉邦、韓信二人有過一番對話,在這番對話中,韓信給項羽送去八個字的評語,即「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韓信說: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按照韓信描繪的場景,項羽平時的表現是很仁義的。

《鴻門宴》出自《史記 項羽本紀》

此三個例子,給出了什麼啟示呢?


維特根斯坦


可能性不大,至少不會是公開以這種形式充飢,史書記載,戰後秦軍坑殺四十萬人後,還釋放了240名年幼趙軍士兵回國報信,如果真以老幼弱病充飢,那這240名年幼趙軍,恐怕是挑不出來吧


蘇驌1


應該是真的。因為怎麼不說其他戰役出現這種情況呢?戰爭就是要付出代價,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就會出現什麼代價?


付英華同志


有的歷史事件記載了以人肉充軍糧,人吃人的事情,但長平之戰還真沒發現記載這種現象發生的材料,可能我閱讀的材料有限,或者哪天出土的文物能有這方面的材料。

秦朝焚書坑儒有些書籍沒有了,趙軍被圍46天也可能會發生人吃人現象。


大白白野


除去已答的幾位答主,有記錄的還有一下幾次中國古代的人人吃人事件,可見長平之戰軍隊吃人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1、公元74年,“王莽之亂”之後修生養息的東漢完成了對西域伊吾、車師的征服,重設西域都護府。此舉激起了北匈奴人的憤怒,也引來了北匈奴的報復。 公元75年,北匈奴單于派兩萬騎兵攻打車師。守將耿恭領兵前往援救車師,途中遭遇北匈奴大軍,因寡不敵眾,最終被擊潰。 後耿恭向疏勒城(今新疆喀什)移兵,準備堅守此地,同時向朝廷派出快馬求援。 然而之後卻局勢大變!西域都護陳睦被龜茲軍隊殺害,另一路漢軍也全軍覆沒,原本投靠東漢的西域諸國,紛紛叛變投靠匈奴。 而中原朝廷,也因為漢明帝去世,忙著為明帝辦喪事,根本沒人準備去救援耿恭。 偌大西域,只剩耿恭率領的數百人堅守。

耿恭一守就是一年,在這一年期間,匈奴人久攻不下,反被漢軍利用地利消滅了數千人馬。而漢軍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吃完了戰馬、城裡能找到所有老鼠、蟲子,身上的牛皮甲、甚至是牛筋做的弓弦, 匈奴人也被漢軍的意志震懾了,遂許以耿恭高官厚祿,企圖招降。耿恭沒有答應,反在城門樓上當著匈奴軍的面,殺掉使者,然後和手下軍士,將其活生生吃掉,耿恭用這種方式向匈奴人表明不屈的意志! 後來,朝廷終於派出援軍。兩千漢軍翻越天山,增援耿恭,此時,疏勒城只剩26人。而最終活著回到玉門關的疏勒守軍只有13人。何其壯哉 !!!!



2、隋末的割據軍閥朱粲,是名副其實的吃人魔王。當時襄陽一帶大饑荒,百姓相食。朱粲乘亂起兵,捕捉民間幼兒蒸熟吃肉。他對軍士說:“世上最美的食物,還能有超過人肉了,只要國中有人,我軍就不用擔心沒有軍糧。”於是下令,讓部下分道捕獲婦女和兒童,蒸熟分配給士兵當飯。每攻下一座城鎮,朱粲就傳命把弱小的女人和兒童分給各部,需要時就殺著吃。電視劇《少林寺傳奇》裡也描寫了朱粲把自己的小妾殺了分給臣子們吃 。

何況是生產力低下的春秋戰國時期,軍隊補給經常處於短缺狀態,人們的道德倫理觀念也沒有多高的水準,戰爭中軍隊以人為糧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歡迎大家討論


廌法驛站


也許確有其事吧!不過趙軍是去攻打秦軍西岸壁壘的時候,全軍出擊,只留了少部分人防守東岸壁壘,主將趙括是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被秦軍圍困一個多月都還能組織部隊衝鋒,說明軍隊還沒有到不服從命令的程度,士兵還是害怕將領的,應該算是治軍嚴明!人吃人的事情我感覺大概會有可能發生吧,畢竟被圍困的40多天


俞舒4


個人認為此事較大可能性是真的,主要考慮有以下三點。

1.可能大家覺得自己餓死也不會以RR為食,但是如果在你餓了一個月之後,然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呢,我估計沒有人能抵抗肉食的誘惑。不信的人可以試試三天不吃飯,那時候你肯定覺得你能吃的下一頭牛。

2.在古代鬧饑荒的時候,也時常有過易子而食,連普通的百姓都有過吃RR的情況,何況是揹負著國家重任,斷糧四十六天的軍隊了,在那種情況下如若還想要軍隊有抵抗力,必須要吃飽保持體力才有希望。

3.歷史上大家可能對趙括的印象只是一個誇誇其談的無能之輩,但是你要想到能做到三軍統帥的人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手段呢。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讓你選擇是讓軍隊一起捱餓等死,還是犧牲一部分人換取一點希望,雖然來說是有違揹人性的,但是我相信這個並不難選擇,既然大家心裡都有了選擇,那麼作為三軍統帥的人肯定也不傻。

所以說無論是從士兵個人的角度,軍隊的使命,統帥的決策,以RR為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神的小宇宙


其實,軍隊“吃人”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並不稀奇。


比較著名的一個,唐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部將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唐軍守將張巡與許遠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打到後來城裡沒糧了,就吃老鼠麻雀,小動物也吃光了就吃盔甲上的皮革,最後能吃的都吃光了,張巡就將自己的小妾殺了,煮成肉湯給士兵們吃,許遠也殺了家裡的奴僕分給大家吃,這才堅持下來。最後,因為敵我懸殊,張巡等面對十幾萬敵軍,以幾千人堅持了大半年,最終城破被殺,真是可歌可泣。

國外有個非常著名的模擬案件,“洞穴奇案”,就是假設一群人探險時困在洞穴中,與世隔絕,等於建立了一套自建的生存法則,吃人到底犯不犯法。推薦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而對古代軍隊來說,沒有現代的法律和道德約束,“吃人”真的不稀奇,為了活下去,為了取得戰爭勝利,人真的是什麼都會吃的。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侵立刪,謝謝合作!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希望給在下點一個贊,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山居不記年”,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山居不記年


謝謝!史記記載:皆內陰殺相食。皆表示普遍,內表示自己人,陰表示偷偷的,殺就是宰了,相就是互相,食就是吃了。也就是說普遍存在偷偷殺戰友吃的,可見確實存在


虎皮蘭和鸚鵡


這種事情很可能是真的!這種事放在今天,聽著就很恐怖,就算是不犯法也沒人敢做,但到底有多恐怖,估計絕大多人是沒見過的,因為大家從小就受到這方面的教育,大家就形成了這種意識,所以就不敢。古人沒這方面的教育,就不怕,即無知者無畏。教育的力量有多大?古人打仗敢屠城,但怕打雷,以為是天神發怒。現代還有幾個人怕打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