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則溪鄉則溪村,位於六枝特區南部,與關嶺縣坡貢鎮接壤,地處兩山谷地之中。其間,一條小溪自北向南流入關嶺八德河,匯入打邦河。峽地沿途山青水秀,景色迷人。則溪村,南北兩頭皆有山脈橫沿,形成峽口,地勢險要,周邊山上有城堡遺址,入其地,讓人感覺到幾分神秘。其實,這時的地下隱藏著千年歷史秘密,今已鮮為人知。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一 六枝特區折溪鄉位置圖

筆者研究貴州古代史多年,對於六枝特區折溪鄉之地名——要架則溪之來歷頗為關注。為弄清六枝特區折溪地名來歷,筆者一是查閱歷史文獻,尋找其歷史沿革;二是通過田野考古調查,查找其遺址。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二 南梁時期貴州形勢圖

通過閱讀《安順府志》、《大定府志》、《貴州通志》、《西南彝志》及二十四史,其本摸清了安順地區彝族隴氏、畢節地區彝族安氏、興義普安、盤州地區彝族龍氏的來源、遷徙及基本脈絡。

三地彝族,原系西北高原氐羌族分支,後南下居四川大涼山、昭通一代,三國時,其有先祖濟濟火,助諸葛亮平定朱提、建寧諸郡,封於烏蒙魯甸,南北朝南梁太清三年(548年),東魏將領侯景叛亂,寧州梁朝刺史徐文盛出湖北江陵"勤王",彝族東爨烏蠻爨瓚乘機佔據寧州。時有烏蠻勿阿納者,借亂自南秦(今鎮雄)進佔平蠻郡(今畢節地區)及夜郎郡(今安順、興義地區)。阿納自據平蠻郡,以夜郎郡之夜郎、廣談等縣地贈與其從兄阿輪,以西部談稿、南興諸地贈與阿臺。自此,夜郎沒於東爨烏蠻部,逐漸淡出歷史。

隋代,東爨烏蠻(時稱昆明或昆彌)叛服無常。唐初,諸蠻內附,朝廷先後在畢節、貴陽、安順、都勻、興義等烏蠻地設立州縣。天寶末安史之亂,南詔叛唐,東爨烏蠻(昆明)附於南詔。唐末大亂,畢節大方烏蠻

阿納部侵佔播州,乾符三年(876年),遣太原陽曲縣人楊端率唐軍自四川合江入黔,與黔州田氏合力征剿,收復播州。五代後唐時,原清州(今清鎮一帶)剌史宋鼎裔崛起於水東,楚王馬殷又遣柳州八姓進佔都勻、惠水一帶,直逼安順烏蠻。黔中趙、謝諸大姓崛起,安順烏蠻勢漸衰,唯普里部強。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三 隋朝貴州形勢圖

兩宋時,畢節烏蠻號稱羅氏鬼國,安順烏蠻號稱羅甸國,與雲南大理段氏王朝不服朝化。元朝一統,貴州諸夷內附,置八番順元宣慰司,以畢節烏蠻屬焉,又以安順烏蠻普里部隸曲靖宣慰司。明初,改置貴州宣慰司以統轄諸夷。賜畢節烏蠻安姓、安順烏蠻普里部隴姓、普安盤州烏蠻龍姓。安順十二營、寧谷、楊武、郎岱隴氏諸蠻族即普里宗親。洪武五年春正月,前元普定府女總管

適爾及其弟阿甕等來朝貢馬,賜羅衣及文綺,以適爾為知府世襲其官,普定府隸雲南省,轄習安、永寧、鎮寧、安順四州,十二營、寧谷、楊武諸部隸安順州,以郎岱隴榜一部隸貴州宣慰司畢節烏蠻節制,畢節烏蠻下轄十三則溪,郎岱隴氏曰要架則溪,治今六枝特區郎岱。

則溪,是彝族土司治下行政單位。據《大定府志》載:"十三則溪之下,有四十八目。又其下,有百二十罵衣,千二百夜所。蓋猶中國之鄉、裡、甲也。"十三則溪,即以著則溪、雄所則溪、則窩則溪、木胯則溪、化角則溪、於的則溪、六幕則溪、火著則溪、的都則溪、朵泥則溪、隴胯則溪、架勒則溪、要架則溪。

是時,要架則溪轄地西抵烏撒衛,東抵安順府西堡司,南抵普安,北抵水西架勒則溪。見圖四。明廷將郎岱隴氏隸水西,心中不快,與水西安氏不協,洪武五年秋七月,貴州宣慰使靄翠

上言:部落有隴居者連結犵狫負險阻兵,以拒官府,乞討除之。上以隴居反側不從命,由於靄翠所激,謂大都督府臣曰:蠻夷多詐,不足信也,中國之兵,豈外夷報怨之具耶?宜遣使諭蠻中守將慎守邊境,靄翠所請不從,將啟邊釁,宜預防之。

至清初,隴安藩歸附,康熙四年(1665年)農曆三月,水西宣慰史安坤率眾反,吳三桂領雲貴十鎮兵圍剿。次年農曆正月殺安坤,水西平,其子安重聖、重聖母常氏、妻隴氏(郎岱土酋隴安藩的胞妹)、土目隴勝等往郎岱投隴安藩。 康熙五年農曆臘月,隴安藩舉兵反清,遭吳三桂清軍圍剿。六年(1667年)農曆六月,清軍攻陷郎岱城,降眾萬餘人。隴安藩、隴氏、隴勝等被殺。以其地屬安順府直管。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四 明朝貴州宣慰司彝族十三則溪位置圖

康熙十八年,以其地編為六里,即時豐裡在水城的野鍾、阿戛、蟠龍、猴場、米籮、紅巖、果布戛,六枝的箐口八鄉鎮等;歲稔裡在水城的龍場、楊梅、都格、發耳、花摹、坪寨、順場、雞場、新街、營盤,普定的原丫口鄉,盤縣的八擔三村十二鄉鎮村;家仁裡在六枝的郎岱、毛口、中寨、隴腳、折溪、灑志六鄉鎮等;時和裡在六枝平寨、墮腳、新窯3鄉鎮;崇正裡在六枝的牛場、新場二鄉鎮;明禳裡在六枝的巖腳一地。雍正九年,改土歸流,經其東部以家仁崇正明讓三里及西堡長官司副長溫氏地穢念、樂善二里,正長官沙氏地時和

敦孝篤行財豐物阜五里置郎岱廳。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五 清代郎岱廳十里位置圖

後改十里分為七枝:廳城為本枝,居西南隅,與安南、永寧界;西北為

上枝,與大定、水城界;正北為下枝,與平遠州界;正東臘色枝西堡枝,與普定、鎮寧界;居本枝、上枝、下枝、西堡之中為六枝;東北偶為化處枝,與安平及平遠州界。

2015年,筆者開始對安順市、六枝特區境內"官寨"進行田野考古調查。先後發現郎岱明代隴古城遺址,折溪明代隴龍衙門、古道等遺址,箐口隴氏官寨遺址,普定白巖隴氏十二營司遺址等。

折溪農民建房屋挖出的建築遺址: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六 折溪農民建房屋挖出的建築遺址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七 折溪農民建房屋挖出的建築遺址

遺址中出土的陶片: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八 遺址中出土的陶、瓷片

農民在遺址挖出的文物:

明代貴州宣慰司要架則溪考

圖九 遺址中出土的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