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是銀行內部的理財產品還是代銷的理財產品?

行雲野鶴


這個問題可以借鑑中醫看病的方法,通過“望聞問切”來進行判斷。

  • 所謂“望”,就是靠自己觀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需要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一般大銀行發行的比較多,代銷的比較少。所有銀行的理財產品,只要是在售的,都會有相應的產品編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授權的《中國理財網》查詢,可以先登陸網站了解一下。

  • 所謂“聞”,就是打聽,通過和朋友、同事交流了解,向一些已經購買過的人進行了解,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不只是瞭解發行人,也瞭解一些投資方向,歷史兌付情況等信息,增加對產品的全方位瞭解。

  • 所謂“問”,就是和銷售人員詢問,在他們介紹產品的時候,除了聽他們說,還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產品哪裡發行的?投向什麼資產?到期收益是多少?有沒有承諾和保障措施?到期後到哪裡兌付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親自了解的。

  • 所謂“切”,就是仔細看產品說明和理財合同,銷售人可能只是斷章取義的向您介紹這個產品,賣點說的多,風險說的少,但是產品說明書會明確所有應該揭示的信息,如果自己能夠看懂說明書和合同內容,上面一定有發行單位的說明。

通過以上四個步驟,一般就能把銀行理財產品弄明白了,至於是自營還是代銷,就更不在話下了。


互金直通車


我在做銀行理財經理期間,給無數個客戶講過如何分辨銀行自營理財和代銷理財。後來我總結了一段口訣,在理財沙龍的時候分享給我的客戶們,客戶聽了之後反饋都特別好。下面我就將口訣分享出來:

簡單直接是詢問,如果不想去諮詢,可到說明書中尋,如果看的有點暈,理財網站能查詢。

一、簡單直接是詢問

對於大部分客戶來說,想要了解銀行理財產品是如何運作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對於他們而言,只需要有一個值得信賴的理財經理即可。從專業角度以及工作要求來說,理財經理是清楚什麼理財是自營,什麼理財是代銷的。如果客戶向銀行理財經理發問:這款產品是自營的還是代銷的?

理財經理為了自己的工資,有可能會含糊其辭的回答,但他們絕對不敢說謊!絕對不敢指著一款代銷產品說成是自營理財。現在監管機構暗訪,銀行內部通過“神秘人”模式暗訪,都有可能會對理財經理的言行進行錄音錄像。如果發現理財經理違規銷售,輕則罰款,重則通報處分。

出現含糊其辭、顧左右而言他的回答,多半是代銷理財。如果是自營理財,理財經理的底氣會很足,會直接告訴你!大家都知道,客戶來到銀行,最想買的就是銀行自營理財。

二、可到說明書中尋

每一個銀行自營理財都有產品說明書。無論是在手機銀行還是在銀行網點,都少不了讓客戶閱讀並確認產品說明書中的內容。產品說明書是對產品最官方,最詳細的解釋。它與一般的家用電器的產品說明書作用一樣。從如何使用到注意事項再到售後都有詳細的記載,而且是官方做的,有極強的參考意義。

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記載該產品的利息計算方式,風險等級,贖回方式等。其中最關鍵的是對投資管理人的記載。如果投資管理人就是這家銀行的話,那就說明是直營的。如果沒有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那就是代銷。

三、理財網站能查詢

如果你看產品說明書看不懂,也不想看,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登陸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查詢下這款理財是不是這家銀行發行的。先介紹下中國理財網:中國理財網是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披露網站。銀保監會要求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均需要在該網站上進行披露。


這個網站還專門為銀行客戶提供了理財產品真偽查詢的功能,輸入產品編號或者產品名稱就可以查詢。能查到,信息一致就說明是真理財,而且是自營的。如果查不到,有可能是假理財,或者是代銷理財。

總結:

辨別自營理財和代銷理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過產品類型來區分:銀行不可能發行保險理財,不可能發行貴金屬,不可能發行基金,如果是這些理財,幾乎就是代銷無疑了。以上是我個人總結的最實用的三個方法。客戶掌握其中任何一個就可以判定是自營的還是代銷的了。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首先要知道,現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只有4個渠道:櫃檯、櫃員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

如果不是以上4種渠道,而是叫你轉賬到某某帳戶,千萬不要信,肯定是假的。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自己的,有代銷的,這些都是合法合規的,雖然大家都更傾向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而不是買代銷的。



那如何識別?

1、買之前先問清楚。

有人聽到理財就覺得沒事了,都沒問清楚就買了。買之前應該問清楚銀行員工,這是銀行的理財,還是代銷的理財產品?

當然不排除部分銀行員工模糊回答,矇混過關。

如果你是堅決不要代銷的理財,就堅決問清楚,不要自己都還沒清楚就買了。

2、看清楚合約條款。

無論是通過櫃檯購買還是通過網銀購買,買之前都會有一些文件給你看,這時候就看清楚文件上除了銀行的名字,還有沒有其他機構的名字,比如某某保險公司。

只有銀行的名字,那就是銀行的理財,如果當中有一兩份是打著其他機構的名字,那就是代銷的。



3、看公告欄。

銀行代銷的產品,按監管部門要求,必須要在公告欄公示,櫃檯銷售的在銀行的公告欄都能看到,網銀銷售的,在官網能找到。

如果都沒有?這間銀行就涉嫌違規銷售,你可以打電話到銀監或人民銀行投訴。

4、留意利率和起售金額。

銀行的理財一般起售金額是5萬元,如果你看到一兩萬也能買的理財產品,注意了,極有可能是代銷的理財。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利率多少,其實大家都心裡有數了,遇到高利率的就小心了,不要因為利率高就昏了頭。

最後,大家也要清楚,無論是銀行的還是代銷的理財產品,投資有風險,要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了解清楚所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


90皮沙發


辨別銀行理財產品是代銷還是自銷,最快捷的方法是,直接諮詢銀行櫃檯工作人員、撥打銀行客服熱線電話進行核實。

來源攝圖網

當然,你也可以這樣辨別:

1、看產品發行主體。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通常會冠以“XX銀行XX理財產品”字樣。而代銷的產品則不會以銀行名稱作為冠名。

2、看投資方向。銀行自營理財產品,一般都屬於風險較低,大多都處於R1、R2級,比如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基本都能保本保收益;而代銷產品常見的有公/私募基金、券上資管產品、信託、保險及黃金等。在這裡也提醒大家買R3級及以上產品請慎重。

3、看合同蓋章、信息披露、官網公佈。如果買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那麼銀行會在產品投資合同上加蓋銀行公章。如果買的是代銷類理財產品,其發行機構會在委託銀行代理銷售的產品投資合同上加蓋公章,銀行則會在匯款等業務憑證上加蓋公章。

4、在中銀協網站上查詢。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都需要在中國銀行業協會進行報備,因此我們還可以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網站上查詢。


智匯魔方服務


只要提高理財常識,分辨銀行理財是自營還是代銷有很多途徑:一是認真閱讀產品合同書;二是直接到銀行櫃檯上諮詢;三是到出售理財產品的網上銀行頁面核對;四是到“中國理財網”上查閱編號。

包括本人在內的很多銀行客戶,都有忽略理財產品說明書的壞習慣;這種習慣在經濟領域,很容易上當受騙。購買正規銀行的理財產品,在櫃檯上均要閱讀產品說明書,一邊回答銀行職員的提問,一邊進行現場錄像。這些環節可以證明,自己購買的產品是銀行自營還是代銷的。

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中老年人怕麻煩,不妨取號直接到櫃檯上先諮詢一下銀行職員。因為銀行大廳裡的工作人員,不一定都是銀行職員,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的業務員都混在裡面。

一般在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銀行對自營產品和代銷產品在欄目上標識的比較清楚。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都有產品發行人以及蓋有銀行公章。

到“中國理財網”上查閱理財產品的編號,此乃本人複製了銀行職員回答的內容;自己沒有嘗試過,應該不屬於侵犯知識產權吧?

交流探討,歡迎指正。順祝本週工作愉快!


陸燕青


以前的確會有銀行工作人員以高利息做為賣點,再加上一點小禮品(洗衣液、電飯鍋),而我們(特別是老年人)經常犯貪小便宜的“老毛病”,存款變成理財,存錢變成購買保險,一年之後不僅利息沒那麼高,可能本金還會有所損失!

不要輕信銀行工作人員的說辭

我們要知道,凡是在銀行工作的員工都面臨各種考核,為了完成指標,“刻意”迴避代銷理財產品的問題。所有當我們去銀行存款時,工作人員越是推薦的產品、說的越是“天花亂墜”的投資,我們越要長個心眼,考慮裡面是不是有啥“貓膩”!

看投資合同文本

看清楚,再買也不遲。一切以投資合同上面為準,雖然有可能字很小,條款很多,但是為了資金安全,戴老花眼鏡也得看,實在不行讓銀行工作人員讀給你聽。

在產品說明裡面,看發行機構是哪個。如果是xx銀行的話,基本可以斷定是銀行內部的理財產品,而如果是xx基金公司、xx養老、xx信託的話,那一定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

判斷的小技巧

  1. 銀行理財都是有投資門檻要求的(五萬元起投),如果只是一、兩萬,還承諾給你遠超同期存款收益的話,那基本可以肯定是銀行代銷的保險、基金等其他理財產品。


  2. 還有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看合同最後的印章。是銀行就是內部的、是其他機構公章就是代銷的理財產品。

通過上面的分析,相信我們對於銀行的“小伎倆”已有所瞭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財經者思


其實比較簡單。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直接詢問。

一般銀行服務人員都會告訴您的,因為這個根本沒法欺騙您的,我們可以從各個方向都看出的。

當然,如果覺得直接詢問不靠譜,可以去銀行的官網上查詢一下,看這個產品是自營還是代售。

銀行的自營理財產品大多都是一個系列的。

如農業銀行的自營產品都是一個系列的,金鑰匙系列、安心利得系列等。

銀行的官網都會都自營理財產品和代售產品專欄的。

如工商銀行的理財產品專欄都是有自售和代售專欄的,相信這個是不會騙人的。

一般在合同中都會展示出發行機構的。

如農行的一款自營產品,標題很明顯的著名了發行人。

另外在購買合同中,客戶確認表中,就可以看到是不是自營的,所以在簽字的時候仔細閱讀以下合同還是非常必要的。

如農行的產品合同中就說明了,不管是櫃檯買還是網上買,都有該合同。

所以,辨別是否為自營很簡單,基本用以上的其中一種就可以區分。

另外銀行的出售的產品自營的佔大多數,代售的較少。只要看清合同購買即可。


小魏財經


現如今各家銀行內都存在有品種豐富的理財產品,這其中有銀行負責投資管理的自營理財,而有的則為代替銷售的,那麼投資者該如何進行區分呢?

產品說明書

正常情況下,理財產品都附帶有相應的《產品說明書》,其中詳細記錄了理財產品的名稱、風險等級、投資管理方、募集期、預期收益率、產品規模、收益計算方式、信息披露等信息。

因此通過查閱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為最簡單直接的瞭解方式。

1.在銀行官網找到意向投資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

2.在《產品說明書》中查看【投資管理】-【參與主體】欄目標註的內容。例如下圖理財產品管理人標註為建設銀行。那麼即可確認該理財產品由建設銀行負責投資管理,為自營理財產品。否則的話為代銷理財產品。

中國理財網

當你知道該理財產品的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編碼,即可通過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

1.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系統輸入要查詢的理財產品的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信息編碼。

2.在查詢結果的發行機構欄目顯示為建設銀行,由此可以確認為建設銀行自營理財產品,否則為代銷理財產品。

銀行工作人員

可撥打銀行官方客服熱線,報上要查詢理財產品的名稱,直接從客服處求證結果。但由於理財產品眾多,客服未必都能夠詳細瞭解產品的信息,因此可直接諮詢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理財經理等。為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那麼相信通過上述方式能夠有效的確認理財產品為銀行自營或者代銷?對於理財產品千萬要確認清楚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購買。


冀蒙嘉澍


銀行所銷售的理財產品,根據發行主體,可以分為銀行自己的產品和銀行代銷的產品兩類。顧名思義,銀行自己的產品是銀行本身發行和銷售的;而銀行代銷的產品是銀行代理銷售其他機構發行的產品。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通常包括有基金、信託、保險、黃金等;與銀行自己的產品不同的是,在銀行代銷產品中,銀行承擔的只是銷售渠道作用,而不承擔理財產品的設計、管理、擔保等角色,也不對產品的風險負責,需要發行者自身的信用作保障。如果投資者由於對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缺乏瞭解,有可能會承擔預期之外的收益風險,甚至遭遇銀行“飛單”事件風險。



因此,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首先應該掌握分辨銀行自身產品和代銷產品的小技能:

一是問清產品種類,從類別上區分。從產品類別上看,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理財產品屬於銀行自己的產品,而保險、基金、信託、資管類屬於代銷產品。

二是看清產品說明,尤其要注意從發行人區分。從產品說明書中找到理財產品管理人或者發行人信息,就能夠對是否屬於銀行自己的產品一目瞭然。

三是查看購買要求,從名稱和起點上區分。從產品名稱上區分,如果是銀行自己的產品,通常會冠以“某某銀行某某理財產品”,按順序系列編號;而代銷的產品則不會以銀行名稱來作為產品的冠名。從購買起點上區分,比如目前代銷產品,如信託和專戶理財(不保證收益的)等,購買起點通常在100萬以上。

四是留意投資合同,從蓋章上區分。關注投資合同上的蓋章,如果是銀行自己的產品,在產品的投資合同上蓋的是銀行公章;而銀行代銷產品,在產品投資合同上蓋的是理財發行機構的公章。

五是查閱信息公告,從分類上區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需要在中國銀行業協會進行報備,因此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網站上可以公開查詢到相關信息。還有部分銀行會在官網公佈投資理財產品目錄,能清晰看到產品是銀行自己的產品還是代銷產品。

六是查詢銀行網銀,從板塊上區分。部分銀行網銀的理財產品界面中設置有轉讓板塊,如果是可轉讓的理財產品,通常都是銀行自己的產品。


巴曙松


很簡單:使用手機銀行。

看了好幾個回答,熱心的N個小編告知了幾個辦法:櫃檯上問銀行客服(這個應該還是蠻有用了,注意:要精準回答,是或不是,若閃爍其辭,就有可能不是自營),中國理財網查,這個應該比較準確,但實在是太麻煩。若買短期的,一天可能會麻煩幾次。也太麻煩了。

最方便的是手機銀行哦。基本上不會出現買銀行理財買到保險產品。

打開手機銀行後,進入投資理財(或:理財)頁面,或“我的金融”等。進入這個“理財”頁面可不是銀行自營產品,有保險,有代銷。有私人銀行、有私募。這些都不宜買。

有的銀行,如:平安銀行會在每個產品後面註明是代銷還是自營產品。

記住一點:銀行自營產品收益基準基本上年化4%左右。高了,就要仔細辨別。

對於客戶經理推薦的產品,一定要確認是自營還是代銷。一般情況,客戶經理推薦的代銷產品或是信託、保險產品較多。這是與客戶經理個人收益掛鉤的。

總之,細心最重要。

舉例:

圖一是招商銀行,“招行活期新產品”;

圖二是平安銀行,平安銀行最易識別:每個產品最下面一行字末尾有個紅框框,裡面註明了是本行產品還是代銷產品。

圖三是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理財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