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田有山林地,現在山區農村種什麼經濟作物掙錢?

屯子鄉村生活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出去城市打工了,農村家裡就剩下老爸老媽和孩子在家裡了,對於80、90後的父母都已經步入了老齡化,所以農村的父母她們種地也種不動了,而且農村人都覺得靠種田,算賬也不划算,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怎麼想著如何把空餘的田地種成什麼經濟作物……

我們這邊現在很多田裡都種下了紐荷爾橙這種橘樹。而且這幾年價格也是相當可觀。這種果子一棵樹可以賣到幾百塊錢。很多早先種下的農民,一年收入這種果子可以賣到二十多萬。所以很可觀!!

這幾年我們這邊發展這種樹很迅速,基本都開始形成比較大的產業……。

而且這個管理起來也比種田簡單,一般老人都可以做,一年上兩次肥料,肥料就灑在樹的四周就可以了。






鄉下趕集哥


山地可開發為生態果園養雞場

山地清理掉灌木雜草,有條件的用挖機挖一條小路。山頭種上果苗(具體種植什麼果苗要看當地的地理情況),每棵四周間距以3-5米為宜,前期每棵果苗做一個罩子保護果苗。果園四周裝上鐵絲網,果園內就可以散養土雞、鴨、鵝等,飼養雞鴨產生的糞便也是很好的有機肥。

水田可開發為生態種植魚塘

水田如果連片,面積較大,可以用挖掘機挖深些,改成池塘養魚但不能放草魚。深0.5-0.8米為佳

四周種植茭白
裡面種上慈姑

池塘只要定期檢查就行,果園養殖場得搭兩個棚子,一個給雞鴨餵食和睡覺用,另一個存放雞食和工具等,也可以安裝一個床位,便於看守和管理。山上有天然泉水再好不過,直接用水管引到果園養殖場,灌溉及雞鴨飲水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沒有,還得安裝一臺水泵從有水的地方引水進來。

以上僅供參考!模式可以借鑑,種植養殖品種還得自己選擇。


雎鳩l


很贊同剛才一位說的,山林地可以搞養殖,雞鴨等,同時可以做特色農家樂,前提是你這個地方有一些特色,有較知名景點自帶流量,或者風景很有特點,比如是在山腰當中可以鳥瞰群山與梯田,只有與眾不同才能有客戶,不能雷同,太多的雷同做起來非常累。當然,養殖的雞鴨等,需要有銷路,做零散客戶需要積累,我看有些通過直播平臺獲得幾百萬粉絲的農場主做的就非常不錯,這也是享受到了這些平臺的紅利,現在在去模仿他,晚了,可以做,但你的粉絲幾乎不可能再做到幾百萬,除非再創新點什麼。

其次農田可以做全生態農業,什麼意思,比如剛才養雞鴨的糞便去給農田施肥,稻田裡養殖鯽魚,開的農家樂讓客戶體驗自己到稻田裡抓魚,這樣一套流程多個環節都能賺錢。

我就在皖南山區,也是今年這疫情下打亂了去年對今年的全部計劃,今年也已經開始做三農的事情,有興趣可以一起聊,關注我




山野e家


綜合規劃,種養結合,以養賺錢,種養養丶養養種相互利用,最大減少生產成本獲得最大利潤!


用戶840炊事班


如果田地較多的話,可選擇種植“中華聖樹”(改良桑),葉、果、莖、根都是寶,每畝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並且不用化肥農藥,種一年可以二、三十年不用再種。如有問題,請聯繫“東方多歐”。


東方多歐


不要種不如多養幾頭牛和羊,現在牛這麼貴羊也貴!


用戶2476284486585


種什麼都不賺錢,能賺點錢的都很多人去種了,你種就跌價,萬試萬靈


東方陽光007


養點豬雞鵝鴨,種點作物代替飼料,土地間種其它的果樹。現在不管種什麼都會出現盾市,所以任何作物都不好說


為正義而戰9


種什麼也不會值錢,不如去打工,打一年工等於種好幾年地,更何況玉米杆也沒地放,沒法種!


雲南白白白藥


因地制宜。地區環境不一樣,具體種什麼,可根據當地氣候水土條件,選擇好管理,收入多,耐貯存的品種種植。要緊跟市場,作好預判。成敗如何要有足夠的心裡準備,有信心才能實現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