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這句話在老太原已經流傳了近百年。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提起西華門舞獅,老太原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西華門舞獅是山西太原的漢族民俗表演藝術,在2009年被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的西華門舞獅,在經歷了百年的變遷之後,已是今時不同於往日,而煥發出新生命的西華門舞獅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舞獅是我國民間期盼豐年盛世,渲染喜慶吉祥的一種傳統舞蹈形式,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素有南獅北獅,文獅武獅之別。太原西華門的舞獅屬北獅文獅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發展到現在形成了文武結合之勢,既有文獅的細緻,又兼有武獅的豪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最早表演舞獅時用的獅頭獅背等道具都是西華門獅子會的班主張璧獨具匠心親手製作的。張璧是個裱糊匠,所以最開始的獅頭是用紙錦殼彩繪成,獅皮是用染綠的蔴絲織成,整個獅子下來大概有三四十斤重,對於演員來講是個不小的挑戰。現在經過改良的獅頭獅背,為了更好的展示演員們的技巧,將整體重量減輕了,獅背也從蔴絲換成了犛牛的毛,也更方便演員展示高超的舞獅技巧了。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當然,西華門舞獅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受人拍手稱道的便是"母獅下崽"的絕招表演了。不同於其他的舞獅表演,只要看到舞獅中有這樣的橋段出現,那必然是西華門舞獅無疑了。在當時的社會,人們因為貧窮很多人都沒辦法成家立業,所以祖師爺張璧便在舞獅中加入了"母獅下崽"這一表演,來體現當時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給獅舞伴奏的音樂分兩種類型,其一是鼓吹樂,用於舞獅行進及場間休息;其二是清鑼鼓(社火鑼鼓),用於舞獅表演動作的伴奏及氣氛渲染。玩獅子的全是拔山扛鼎的壯漢,身手矯健敏捷,先跑場子,後遊四方,一會跳板凳,一會翻桌子;滾爬坐臥剛柔並濟,閃展騰挪絕活頻現。西華門獅子會里連上鑼鼓隊員,總共十餘人。每年的正月初二至二月二,他們或遊街竄巷,或拜官府商號,為慶典、賀功、報喜、聯歡等助興,給當地帶來一派喜悅歡快的節日氣氛。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而現在,每年暑假西華門舞獅隊也會特招一些小朋友來體驗,也會做一些遊學活動,讓孩子們瞭解這種民間習俗,感受舞獅的樂趣及魅力。相信將來西華門舞獅的傳承也會越來越好。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太原西華門舞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