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支撑英国海军两栖力量的“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


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是英国皇家海军隶下的一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也可作为海军远征两栖舰队旗舰。

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是一种两栖船坞登陆舰,负责运送部队以及其武器、军备和一定数目的补给品作远征,抵达后使用登陆艇和直升机等工具,将部队和装备送上岸作战,亦可担任舰队旗舰,负责指挥整场两栖作战。

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首舰“海神之子”号于1998年5月23日由维克斯船舶工程公司开工建造,2001年3月9日下水,2003年6月19日服役,共建造了两艘,另一艘为“堡垒”号。

英国曾经是海上强国,经年累月的海外战争使英国对两栖作战格外重视,为此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劲的两栖战部队。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进行了数以百计的两栖作战,其中绝大部分都取得了胜利。二战后,英国国力衰弱,皇家海军不但规模逐渐缩小,而且装备的更新步伐也变得缓慢。

20世纪60年代,英国才着手两栖战舰艇的建造,也就是“无畏/无恐”级船坞登陆舰,不过数量仅2艘,此外还加上由皇家辅助舰队操作的六艘贝笛佛爵士级两栖运输舰组成了两栖战舰编队。


1982年,英国派出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远渡重洋与阿根廷交战,付出了很大代价才取得了马岛之战的最后胜利。战后英国上下进行了深刻检讨,认为防空能力不足是导致舰队损失严重的最大原因,同时两栖战能力的欠缺也限制了英军的作战。

20世纪末,无畏级开始老化,接近其设计寿限,于是英国国防部着手研究下一代的两栖部队,建造新型两栖战舰艇、加强两栖战能力,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当务之急,英国海军首先发展的是有较强垂直登陆能力的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1987年,皇家海军发布“海洋”级两栖攻击招标书,但直到1993年5月才最终签订合同,建造数量也由原定的2艘减为1艘,即“海洋”号。1994年,“海洋”号开工建造,1998年9月建成服役。其具备很强的垂直登陆能力,基本实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要求。

但该舰也存在一些不足,即没有坞舱,所以不能载运大型通用登陆艇和大型气垫登陆艇,以致无法进行传统的舰对岸平面登陆作战。而且该舰装载的补给品很少,不能对登陆部队提供有效补给。

相比之下,两栖船坞登陆舰虽然垂直登陆能力弱,但平面登陆能力强,而且可以运载重装备和更多的补给品。为此,英国在发出“海洋”号两栖攻击舰招标书4年后,决定建造2艘新型船坞登陆舰,以配合“海洋”号作战,同时取代2艘已经老旧的“无恐”级船坞登陆舰。

1994年2月,新型船坞登陆舰由亚德有限公司完成了设计方案研究。1994年8月18日,英国国防部向维克斯船舶工程公司和亚罗公司发布招标邀请,设计和建造这2艘舰。同年11月,英国国防部向沃桑公司补充招标成套设备。

1996年7月18日,英国国防部正式同维克斯船舶工程公司签订了一项4.5亿英镑的合同,为皇家海军建造2艘新型船坞登陆舰,并将这2艘舰命名为“海神之子”级。

1998年5月23日,“海神之子”级首舰“海神之子”号开工,2001年3月9日下水,舷号L14;二号舰“堡垒”号于2000年1月27日开工,2001年11月15日下水,舷号L15。

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上层建筑在外形结构上与早先的“无恐”级相比要简洁些,而且适当考虑了隐身要求,如各面呈内倾布置,转角处采用圆弧过渡,顶部2座烟囱靠右侧布置,3座封闭式桅杆为四棱台状等,但总体隐身性能并不突出。

金字塔形封闭式前桅顶部突出塔架上装有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导航/飞行控制雷达;2座矩形烟囱位于上层建筑右舷,排气口突出在外;大犁封闭式主桅顶部两侧塔架上装有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SATCOM卫星天线整流罩;第三部封闭式金字塔形桅杆位于上层建筑后缘。

海神之子级按军标损管标准建造,采用传统船坞登陆舰的结构布局。即前中部是与舰同宽的上层建筑和一号甲板,包含指挥中心和舰桥,上层建筑前部多角的上升平台顶部安装有“守门员”近程防御系统,后部是开放式后甲板,其上有飞行甲板。


舰桥上层建筑前表面垂直,舰桥四周设有开放式通道;开放式后甲板之下是二号甲板,主要是生活区,供船员和海军陆战队员居住;二号甲板下的三号至六号甲板,后部是坞舱,前部是车库甲板、轮机舱和储存库;该级舰的舰首为球鼻首,但里面并未安装声呐。

海神之子级的指挥控制舱设在上层建筑的前部最上端,便于嘹望和指挥医疗救护舱在上层建筑的后部,便于运送伤病员并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在上层建筑两侧中后部各有2个吊艇架,用于吊挂MK5型车辆人员登陆艇。

上层建筑后面是飞行甲板,用于直升机起降。在上层建筑后方,飞行甲板右前侧布置有1部大型起重机,用于在无码头设备的港口、岸滩进行物资和装备的装卸作业 。设有直通甲板和舰尾装卸舱门,舰体两侧设有装卸通道。

海神之子级的飞行甲板长约64米,宽度与舰同宽,设有2个起降点,可同时起降2架中型直升机或1架重型直升机。舰上虽然没有设置机库,但有一些支持直升机工作的设备,如飞行控制器、地面支援设备、维修保养舱以及机组舱等。

由于缺乏机库,所以该级舰只是在执行任务时为直升机提供一个起降平台,本身缺乏长时间支持航空作战的能力,这也是该级舰要与“海洋”号直升机母舰协同作战的重要原因。

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较好地体现了“均衡装载”思想,具有很强的装载能力,成建制的将登陆部队及其作战装备、物资等均衡地装在一艘舰上,这样既能保证建制兵力快速登陆作战,又能避免在航渡中囚一艘舰艇失事而影响整个登陆战役全局。

舰体内部的陆战队员住舱可载运325名海军陆战队员,同时还能装载其全部装备;如果执行较近距离的作战任务,舰上还可临时改装简易住舱,将载运的陆战队员人数增加到650名。该级舰的车辆甲板上可停放6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和6门L118型105毫米榴弹炮,或30辆BV206/BVIO全地形车,或67辆战术支援车辆。


海神之子级舰尾坞舱宽大,可装载4艘LCU通用登陆艇或2艘大型气垫登陆艇,每艘LCU艇能搭载35名登陆部队或两辆轻型卡车;通过舰尾的压舱物,坞舱可沉入水中,以便让登陆艇顺利驶离;坞舱前是车辆甲板,坞舱与车辆甲板之间用人工消波设备隔开,以防止舰艇沉浮时海浪涌入。

海神之子级虽然因没有机库而不能长时间携载直升机,但其宽大的飞行甲板在垂直登陆作战时却能发挥较大作用。飞行甲板可同时供两架HC-4海王中型直升机或CH-47运输直升机或EH101HMl/HC3起降与及整补。

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为了保障快速抢滩登陆能力,对登陆通道进行了优化设计。车辆甲板在首部设有通道及右舷首舱¨,可保证全部车辆快速进入车辆甲板。装载车辆时,轻型车辆停放在左舷半层车辆甲板的上面和下面,重型车辆停放在中央和右舷车辆甲板上。

在进行登陆作战时,海军陆战队员们在其住舱前部集中区集合,分批通过宽敞的通道到达卜层建筑左、右舷吊艇架上的MK5车辆人员登陆艇旁髓艇;或由住舱下到坞舱,搭乘MK10或气垫陆艇;或向上到达飞行甲板,搭乘“海王”HC4或EH101HM1/HC3,或CH-47D直升机。与登陆人员一样,登陆部队配备的装备和物资也由这些登陆工具运载上陆。

武备以满足基本自卫要求为标准进行配置,主要有2座“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2座双联装厄利空/BMARCGAM—B02型双联20毫米舰炮。此外,舰上还预留有4座枪炮平台,可根据需要加装7.62毫米,12.7毫米机枪或GAM-A03型双联30毫米舰炮,以进一步增强近防火力。


标准排水量13000吨,满载排水量18400吨;舰长176米,舰宽28.9米,吃水6.6米;2台I6V32E柴油发电机,2台4R32E柴油发电机,2台低速电动机;航速18节;编制325人。

由于英国经济的窘迫,导致海军经费严重不足,随着“海洋”号被出售给巴西,原本与“海洋”号配合使用的“海神之子”级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只能孤独的为皇家海军两栖力量撑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