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客官裡邊兒請,拿好板凳坐穩了您嘞!接下來您將從下面獲得一些有用的東西,隨便看隨便瞧,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評論+轉發!。

雙槓臂屈伸是胸部的“塑形者”還是手臂的“轟炸者”?答案是兩者皆是。不管動作如何變化,雙槓臂屈伸都可以同時鍛鍊到胸部以及肱三頭肌,只是隨著動作的改變,對胸部以及肱三頭肌的刺激程度不同罷了。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根據雙槓間距離的不同,可以將雙槓臂屈伸分為寬握距和窄握距寬距的雙槓臂屈伸主要鍛鍊胸大肌的下沿及外側,寬握距對肩部的穩定性要求較高,對肩部肌肉的拉伸強烈,尤其是三角肌前束。所以在雙槓臂屈伸動作開始前一定要先活動肩關節,提高肩部的活動度,不可敷衍了事。而窄握距的雙槓臂屈伸對於鍛鍊肱三頭肌比較有幫助。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雙臂屈伸有效刺激胸肌下沿,希望能夠對那些正在進行胸部塑形、想要提高胸部訓練效果的朋友有所幫助。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詳細講解:

  1. 胸部肌肉結構解剖及功能;
  2. 具體動作要領;
  3. 容易忽視的動作細節;
  4. 個人建議;

關鍵詞:胸肌下沿、要領、細節、建議

胸部肌肉結構解剖及功能

為了區分訓練動作的不同,我們一般將胸肌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均起自胸廓外面,止於上肢帶骨或肱骨,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胸大肌屬於淺層肌,覆蓋胸廓前的大部,呈扇形,寬而厚。起自鎖骨的內側半、胸骨和第1~6肋軟骨等處,各部肌束集合向外,以扁腱止於肱骨大結節嵴。

功能:可使肱骨內收和旋內;當上肢上舉固定時,可上提軀幹,並上提肋,協助吸氣。

胸小肌位於胸大肌的深面,屬於深層肌,呈三角形。起自第3~5肋,止於肩胛骨喙突。當我們做含胸的動作時,主要是利用胸小肌的收縮。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功能:牽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如肩胛骨固定,可上提第3~5肋,協助吸氣。

前鋸肌位於胸廓側面,各個肌束呈多指狀排列,根據肌束走形及所附著的肋骨位置,可以把前鋸肌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部起自第1~2肋和肋間,由1~2個肌齒構成;中部起自3~5肋,由2~3個肌齒構成,上部和中部肌束近於橫行走向後內方,止於肩胛骨內側緣;下部起自6~9肋或10肋,由4~5個肌齒構成,止於肩胛下角。從上至下肌束逐漸變大變長,下部肌束相對較厚。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功能:可拉肩胛骨向前,並使肩胛骨緊貼胸廓;如肩胛骨固定,則可提肋,協助吸氣。

雙槓臂屈伸的具體動作要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要想利用雙槓臂屈伸鍛鍊胸肌下沿一定要含胸。含胸的優點在於頂峰收縮時對胸肌下沿的刺激更集中,缺點是含胸在伸展階段對胸肌外側的拉伸程度不夠,整個行程看似很長,其實胸肌有效受力的距離很短,所以拉伸效果不明顯。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挺胸的優點在於,當我們臂屈伸時,胸大肌外沿被拉伸的程度更大,募集的肌肉纖維數量更多,這也是挺胸收縮感弱於含胸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挺胸對胸肌下沿的鍛鍊效果就比含胸的鍛鍊效果差。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這裡我們主要講挺胸雙槓臂屈伸,至於挺胸和含胸的區別,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再講。

挺胸雙槓臂屈伸的動作要領:

  •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區別於鍛鍊肱三頭肌的地方,身體前傾!身體前傾的目的是為例將身體重心上移,儘可能的將重心移至胸部下沿,這樣更有助於胸肌下沿及外側的拉伸,募集更多的肌肉纖維;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 屈臂過程中手肘略微向外打開,同時保持肩胛骨收緊下沉(如下圖),手肘打開的目的是為了充分拉伸胸肌外沿;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 下降至最低點時,保持大臂與地面平行或肩關節略低於肘關節即可(若肩部活動度允許,肩部可以再低一點,但要避免肩部超伸),這樣有助於拉伸胸肌下沿;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想要胸肌下沿刺激更加明顯,這三個細節不能忽略

  • 充分活動肩關節

雙槓臂屈伸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動作,很多人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會出現肩部疼痛的問題,並將這個問題歸咎於動作幅度過大,因而造成肩部拉傷。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但我認為造成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肩關節的活動度不夠,此時肩關節處於“凍結”狀態,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了提高運動表現,我們應當充分熱身尤其是肩關節,充分熱身後,覆蓋在肩袖和肩胛骨之間的滑囊就會分泌滑液,從而有助於提高肩關節的活動度、減少受傷的風險。

  • 避免聳肩、肘關節鎖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通常出現在動作的開始和結束位置。聳肩是因為肩胛骨沒有下沉,如果順勢屈臂俯身下沉,很容易造成肩部損傷。這是因為聳肩時肱骨頭抵在肩峰位置處,限制肱骨頭向後滑動,而且肩部肌群也處於被拉伸的狀態,如果繼續屈臂俯身下沉,肩部肌群被拉伸的程度大大增加,因而極易造成肩部損傷。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而肘關節容易鎖死是因為動作結束時缺乏控制。

  • 避免手肘過度外翻

聳肩是因為肩胛骨沒有下沉,而造成手肘外翻的主要原因是肩胛骨沒有內收。手肘外展會引起肩外展,這時肱骨頭陷入關節盂的部分較少,因此肩關節的穩定性減弱,所以手肘應儘量靠近身體兩側。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個人建議

1.雙槓臂屈伸既可以鍛鍊胸肌下沿及外側,又可以鍛鍊到肱三頭肌,所以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最好保持“念動一致”,這樣有助於目標肌肉的鍛鍊效果最大化。

2.動作過程要慢,要慢,要慢!我們追求的是鍛鍊效果而不是動作次數,緩慢的下降身體可以充分感受胸肌外側被拉伸,而且動作速度過快對肩部的衝擊較大,不利於肩部健康。

3.一定要有頂峰收縮,感受胸肌下沿被擠壓。

雙槓臂屈伸-胸肌下沿及外側發展的必練動作

如果我的觀點對大家有幫助,歡迎多多評論+轉發!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指出,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