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孫過庭的《書譜》是每一位書家的必修課?

當代尚書院


說孫過庭的《書譜》是每一位書家的必修課,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並不代表每一位書法家都要去臨摹。細說如下:

《書譜》的價值在於首先它是一部優秀的書論鉅著,每一位書家最好都要對其理論有所瞭解;其次它才是一本優秀的小草範本,對於學習草書的人來說,建議下點功夫去臨摹;不學草書的朋友,學習其中的書法理論即可。

為什麼建議學習草書的人一定要臨摹:

1、《書譜》是一篇經典的小草之作。在藝術特色上,重視法度、技法嫻熟,是典型的“二王”書風,特別是對王羲之書風的繼承,正像米芾所說“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從《書譜》上溯王羲之,是學習草書的捷徑。

2、《書譜》在用筆、結構等方面往更加放縱活潑,通篇通過中鋒、側鋒、偏鋒、破鋒、藏鋒、露鋒等多種筆法的運用,造就爛漫披紛、活潑自在的草書意境,本身是不可多得的草書範本。

3、《書譜》字數較多,草法精當,幾乎囊括了小草應該具有的所有優點,再加之本身為墨跡本,所以歷來被奉為學習草書的最佳範本之一, 草書由此入門將會使習書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小結:

說孫過庭的《書譜》是每一位書家的必修課,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每一位書家各取所需,修煉的程度會不一樣罷了。讀者朋友們認為呢?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這個觀點我是基本贊同的,每一位學習書法的朋友都要去學學孫過庭的《書譜》的,最少也要了解性的學習一下,尤其是學習草書的朋友,《書譜》更是必修課。

歷史上的書法作品那麼多,為什麼非要學習書譜呢,我總結為以下2點原因:

1、我們知道,孫過庭是王羲之筆法的集大成者,雖然為人類唐代書法家,但他的書法確保留了大量的魏晉時期的筆法,比如“絞鋒”的運用。

孫過庭本人也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不僅僅在書法上,他在《書譜》這篇文章裡也是極力的推崇王羲之,貶低王獻之的。

可見他對王羲之的崇拜,當然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學習王羲之書法,我們知道,在唐代是有王羲之的很多真跡的,孫過庭肯定也是見過的。

而現在,王羲之的真跡一幅也沒有了,只能看到唐代人的摹本了,而孫過庭書譜又是真跡,能夠透過他的字學習到一點王羲之的筆法。

通過孫過庭的墨跡,也能更好的理解王羲之的刻帖,孫過庭算是一個學習王羲之的跳板。

2、孫過庭的書譜是一篇著名的理論著作

孫過庭的書譜全文3700餘字,不僅講述了他自己單位學習書法的經歷,還闡明瞭什麼是書法,書法是一門藝術,“尚情”是書法的目的,並對他認為比較好的書法家進行了評論。

同時他還認為漢字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藝術性,書法家要不僅僅要學習技法,還要有好的品德。

還對於五種書體的特點,包括具體的筆法、墨法和章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此外還對於學習書法的步驟、練習時需要的環境和工具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描述。

它是一篇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書法理論文章,既有理論的闡述也有具體的技法指導,是每一位書法愛好者必須要學習的。

當然對於學習草書的朋友,孫過庭的書譜就更重要了,因為他的篇幅比較長,是學習草書字法和筆法的重要的教材。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謝邀,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孫過庭這個人,書法史上風一樣的男子、謎一般的存在。

關鍵不關乎個性和能力,大部分的歷史迷霧都來自一個原因:他的官做得不夠大,又不太和當朝名人們有頻繁的社群互動。
中國社會從來都是“官本位”帶動“文本位”。官小了,又不是文學“網紅”能夠留下影響的可能性就被無限消融。
孫過庭曾任右衛胄參軍(正八品下)。(大詩人杜甫也做過這個官兒,如果還算是官兒的話),職責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鑰。放今天,科級都不到,大概只是“股”級幹部。

除了書法,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其他任何一個領域,流傳作品也極少,但一部書法專著的一疊草稿紙橫空出世,能夠躋身中華泱泱幾千年頂級書法瑰寶之列,“孫股長”的確是一位猛人!

孫過庭《書譜》,其實有三大作為書者的必修課的理由。

一、是二王筆法的活化石與必入門徑

唐初大詩人陳子昂(那位寫“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何等的眼界與高度)曾為他作《率府錄事孫君墓誌銘》和《魏率府孫錄事文》,說“元常(鍾繇)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評價值高,讓人側目。

宋米芾以為唐草得二王法者,無出其右。這眼高於頂,中華書法史最強大的“噴子”這麼說也算獨一份兒。

二王筆法的傳承,歷代不絕,直到宋末,不絕如縷。孫過庭是正式列入傳承人名單通過耳提面命授受而得的衣缽傳人。這個名錄裡面,張旭、虞世南、智永、褚遂良,還有那個自己組織“高修班”找張旭學筆法的顏真卿,個頂個都是書法史一代天王兼理論家。

孫過庭《書譜》的筆法,玄妙至極,像極了《十七帖》。但《十七帖》是碑刻,筆法轉換、鋒面微調,都在肉眼能夠感知之外。所以米芾說“石碑不可學”,對於帖學來說確為至理。一方面是“孫股長”的確筆法直接王羲之,能力全面又精湛,同時書寫草稿的狀態又鬆弛(蘭亭序之妙也在於此),還是墨跡。作為學二王的門徑,這部《書譜》的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書譜》是中華書法理論的頂尖之作

無論在書家、書跡、書體、創作幾個方面,《書譜》作為繼《筆陣圖》後的內容最豐滿、評述最詳實、評價最中肯且毫無虛浮玩弄詞藻之弊(只因其本人就是頂尖書家,臨池深度、見識廣度和創作經驗均非一般文人可比)。

書法練到中階,很多疑問需要更加高屋建瓴的理論指導來解答,此時,《書譜》是首當其衝的必讀好文。

三、《書譜》是草書築基神器

草書不是簡單的行書省略和連筆,自有其一套兼顧識別率和藝術抽象性美學的“法度”。這套法度,建立於張芝,但將其規則化並與筆法相結合形成草書(尤其小草)的書寫法則為王羲之,《十七帖》即能夠反映長達十幾年王羲之在整個建立法度過程中的努力。但正因為《十七帖》是一個過程,所以在“法度森嚴”上還並沒有達成極致。

“孫股長”的《書譜》卻充分反映了後人在二王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和將草書成熟化的努力。大唐是一個遵從“法度”的朝代,不僅楷書如此,體現在草書上同樣如此。張旭懷素的狂草神出鬼沒神龍不見首尾,卻無一筆不合“法度”。而《書譜》就是小草的法度總集。

草書是中華書法皇冠上的明珠,具有最高的抽象性和審美特質,大凡書法上中階以上,很少有人不進入草書領域並以之為後半段的書法追求。

學草,同時也可以選擇智永《真草千字文》,但相比之下,《書譜》具備更多的章法意識,對草書創作具有良好的訓練作用。

所以,作為必修課的《孫過庭書譜》,其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最後,我們要說,初學者,能學帖當然學帖。米芾說“石刻不可學”有其深意在。能學原跡當然學原跡。至少要學“法帖3.0”版極清原跡複製本,一定不要在修改過的、縮放過的、調色 過的、裁接成一頁一頁的、黑黝黝模糊不清、筆法糊塗的印刷品字帖中討要古人筆法,那是南轅北轍!

“法帖3.0”展覽級真跡複製帖、定製毛筆和定製課程,

大成國學堂致力改變學習書法生態之作!

敬請點贊關注,臨池學書者,歡迎加我信yudacheng003入群一起快樂書法!


大成國學堂


臨《書譜》兩年,分享我的一點心得吧。

書譜不但寫的好,理論也不簡單,具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書譜的理論,概括下來,有六點:



1,發展論:

他認為 質以代興,妍因俗易,不必認為古人就是好的,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顯然是對那些抱殘守缺,食古不化者的針砭。

2,書體論:

一方面強調辨體,指出各種書體的特徵,規律,用途。

另一方面又主張將它們融會貫通,重視各體之間的關係。



3,書家論:

指出來書家性情與創作的關係。

人物性格與書風的關係。

年齡與書風的關係,提出了人書俱老的批評標準!

同時,他指出書家要學思結合,從而達到藝術的徹悟,學書者要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認為書藝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要經過模擬鑽研的過程!



4,創作論:

他提出了 五乖五合 的理論,這一點觸碰了藝術的創作規律,即主客觀的交融和統一。

5,風格論:

從書譜原文“至若數畫並施。。。將濃遂枯”,可以看到,他一方面要求點畫的參差錯落之美,一方面追求終篇的協調,表現了他以中和為美的審美趣味。(書譜裡也有其他地方可以看出這一點。



6,批評論:

孫過庭對那些視書法為高不可攀、故弄玄虛的人提出批評。

並認為古人的書論應當切實可用,對於故作浮誇空洞的書論提出了批評。

等等!

雖然寫了兩年,寫的不怎麼樣,但是,對於書譜全文,還是多少知道一點,不過,孫過庭的理論,能超越六朝,凌駕當時而成為中國書論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和這六點是密切相關的。

他的小草《書譜》,寫的精美絕倫,孫過庭本人也有“大唐第一活腕”的稱號,至於有什麼用筆特點,章法等等,我想你買買一本字帖,在扉頁裡都會有詳細的介紹,而大多數時候,我們也很少去看,就算是書譜原文,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所以,我並不想把它們複製過來,這個東西,要在你臨帖時,才能體會得到。



正如一種人生經歷,別人直接講給你聽,你倒覺得不怎麼樣,只有自己經歷過了,才知其中甘苦!

若有書友留言交流,飛鴻踏雪不勝感激!


遊手於斯


孫過庭《書譜》,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最早的全面論述書法理論性文章。在書法理論史上,堪比書法作品中的《蘭亭序》。

孫過庭《書譜》全文三千餘字,草書。以王羲之書法為核心展開論述。著書時間是垂拱五年。這個時間落款,大家都認為是由五改為三,實際觀看完全沒有更改的痕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原因是武后的垂拱年號,只有四年,落款卻為五年,明顯不合於實際情況。這個考證的問題放一邊,還是說他的《書譜吧。



孫過庭《書譜》分為上下兩卷。有缺損。缺損部分都是在關鍵的地方,沒有了下文。估計是人為的故意割去。雖然石刻中的版本,貌似補全,但很多章句上下詞意聯繫不上。


孫過庭文筆十分精彩,用詞造句華美,引用得當,形象生動的比喻,深入細緻的論述。短短三千餘字,卻以卓越的眼界,從學習的方法,到書法的審美取向,涵蓋了書法的全部理意,指導人們學習書法的觀念。

今天的書法理論,除了枯燥的分析數據,幾何圖標的死板研究,味同嚼蠟的文字堆砌。完全在湊字數的沉長。豈可以《書譜》精妙的論述同日而語。


子衿書法


《書譜》是學習書法最為中重要的一部法帖!因為《書譜》開啟了通往魏晉筆法的聖殿之門,魏晉開創了中國書法的一個偉大的時代,遺憾的是魏晉的法帖都是碑帖,今天我們難以見到真跡,這對於我們瞭解魏晉筆法帶來了一些難處。在唐代,王羲之的真跡應該還存世,所以孫過庭見過王羲之的真跡是極有可能的,所以,臨寫《書譜》是每位學習書法的人所必修的功課,《書譜》之所以稱為雙絕,是因為《書譜》不但字寫的奇妙,更因為《書譜》的文精彩無比,他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書法的精妙闡述的淋漓盡致,筆法,在古人看來是很神秘的,但是,《書譜》卻為後人揭開了晉人筆法的神秘面紗!王羲之是晉人書法的代表人,所以,臨習二王手札,可以看到《書譜》筆法的出處。今天學習書法者有些人過於急功近利,傳統的東西沒有掌握,卻以創新來解釋傳統功底的不紮實,孫過庭在《書譜》裡就批評這種人“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可見,浮躁是學習書法所不可取的。










擦肩未過-ty


孫過庭對於中國書法來說,無論如何都是無法繞過去的一座高山,而對於那些視草書如生命的人們來說,孫過庭更是無法逾越的巔峰,要想從學,要想遵循,要想大成,要想跨越,研習孫過庭《書譜》更是勢在必行、志在必得。

翻遍古往今來的草書大家,青史上留得大名的,孫過庭都絕對可以入選其中,併成為其中的佼佼者,是為草書的領軍人物之一。

自有書法以來,草書就一直盛行不衰,而且越來越精彩,越來越超拔。延迄至今,已然誕生了諸多可以垂範千古的草書大家。例如孫過庭,例如懷素,例如黃山谷,例如於右任,等等等等,絕對可以在書法史上留下彪炳的輝煌與卓越。

說《書譜》是每一位書家的必修課,絕不僅僅是因為孫過庭這一手矯若遊龍、翩若驚鴻的驚世駭俗之作,還是因了這也是他的書法創作理論、批評論述集成,是為自家總結歸納、精煉昇華的書法精髓,是其一生糾糾於書法理論研究的心血結晶,其內容鞭辟入裡、含菁咀華,足以稱雄書壇,以為指南——他的這一論述也足以成為書壇的千古奇文,完全可以和文壇上的《文心雕龍》相併來看,形成雙峰並峙,視作書壇上和《蘭亭集序》一齊光耀千古的不朽鉅著,毫不為過。

粗略的介紹一下我自己的習字歷程:先學柳,後習歐,再學王,然後由於酷愛而臨草,孫過庭、于右任、懷素等史上的草書大家都曾經引領、左右了我,我本人尤其對懷素和于右任更加鍾情,但孫過庭的草字也絕對吸引我,對於初學草書的人來說,無疑是個絕佳的臨習範本,直到後來愛不釋手倍加珍愛。


龍吟148119260


既然都說書譜是每個書法家的必修課,那我就唱個反調批判一下這個觀點…




這是書譜的幾個截圖,個別處有幾處作廢了,很少有丟字悔改之處,可以看出寫這字的時候老孫硬實有點順手而記,但他的理論應該不是臨時想出來的,可能是比較成熟的理論了,只是做一個總結而寫出來的…

這字大部分是偏鋒字,當然草書這也是它的特點,都說王鐸傅山開僻了醜書之始,這當時是不是也是這樣認為?如果拋開內容而論,這能不能被推崇備至?

既然是書法家必讀之物,那老孫之前的那些書法家算不算書法家了?老孫不過是個軍隊裡的一個小文員,三十多歲就死了,他能學個啥?在當時的書家叢林裡,可能連個小草都算不上,哈哈哈……

而老孫以後,不學書譜的書法家可能也不少,而且所謂的一些書法理論,也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也不是人人必須認可的理論…


玉鄉大哥1


1.大家好,我是蘭亭書法日講。非常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孫過庭,唐朝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他的代表作《書譜》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書學論著,更是一本學習書法的經典法帖。

對於每一位書法愛好者來講,《書譜》中提到的一些獨特的見解對學習書法很有指導意義,而且書譜全篇是用草書完成,一氣呵成,對於學習草書的朋友很有幫助。

宋朝著名書法家米芾曾高度評價孫過庭的書法說“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米芾可是真懂書法的大家,他如此讚譽孫過庭,可見孫過庭的草書書法成就之高,不言而喻。



3.孫過庭的書譜對於學習草書的朋友而言,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筆法豐富多變,結體精絕,字數較多,能夠更加系統的學習草書技法,而且整片論述,一氣呵成,氣韻生動流暢。

再者,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出的觀點和品評都是非常到位的,對於書家學習書法理論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4.綜上所述,書譜必定是書家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喜歡的朋友幫忙點贊轉發,有不同意見的請下方留言指正!


清涵書法


首先《書譜》是最有含金量的一本書法理論書,只要遵循認真學習這些理論對書法的練習有質的提升。


這本書是孫過庭精心研究回顧漢晉四位大書法家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的成就及不同的書風,尤其是“二王”的,總結了書法發展的總體特點是“古質而今妍”。二王父子的功績,就在於他們走在這條道路的最前列,是當時人們審美觀點在書法上的集中體現,所以才成為書法大師。要學書法,就必須取法乎上,鍾、張、二王的生花妙筆,正是人們師法的最佳範本。



其次,就是《書譜》總結了各個不同階段該如何學習書法及如何攀登書法高峰,《書譜》共三千七百字,涉及面確很廣,有書法發展史、如何學書師承、怎樣重視功力、要廣泛吸納涉獵知識、如何創作條件、學書要有正確的途徑、最主要的對書法愛好者提出了書寫技巧以及如何攀登書法高峰等等課題,至今仍更具有現實意義。
所以從《書譜》的內容可以看出把他作為書法愛好者的必修課那是最合適不過了,還有細觀《書譜》的墨跡,也是很有臨摹的價值,孫過庭既得二王筆法的真諦,又有所發揚、創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是書法大樹,謝謝支持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