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古塔,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古塔為祖國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譽為中國古代傑出的高層建築。塔,是一種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建築形式,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的場所,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後,遂發展演變成為有著特定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國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為中心的。孤高聳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間體量,打破傳統古典建築平緩坦然的空間序列,是佛陀“涅磐”神聖的象徵。在歷史進程中,中國的能工巧匠運用我國原有的樓、閣、亭、臺建築技藝,在中國廣袤大地上建造出了種類繁多、風格各異數以千計的古塔。在用途上逐漸超越了單純佛塔的限制,被賦予了更多的理性內容。許多古塔是風景名勝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山林園林增添了絢麗的色彩。還有一些著名的古塔,已成為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的標誌性的建築。

1、崇聖寺三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南336米處有桃溪向東流過。北76米處有梅溪,東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又名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簷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7米,為八角形密簷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勐煥大金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勐煥大金塔

勐煥大金塔是中國第一金佛塔,亞洲第一空心佛塔,座落在雲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東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讓山頂。青山綠水間的“勐煥大金塔”光彩奪目這大金塔在《捉妖濟3人鬼殊途》中更顯得神聖,金光燦燦,顯得雄偉壯觀,是芒市標誌性的建築,也是生活在這裡的傣族人民的聖地。

3、杭州雷峰塔景區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杭州雷峰塔景區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為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皇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於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

4、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1961年釋迦塔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5、少林寺塔林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少林寺塔林

位於少林寺西約300米山腳下,是少林寺歷代和尚的墓地。現存自唐貞元七年(791)至清嘉慶八年(1803)之間的各代磚石墓塔228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3座、金塔16座、元塔51座、明塔146座、清塔10座,餘為無紀年題記者。塔的層級不同,一般為1至7級,高度都在15米以下,大都有塔銘和題記。除塔林228座古塔之外,在少林寺常住院周邊還有15座古塔。其中唐塔4座(法如、無名、同光、蕭光)、五代塔1座(法華)、元塔1座(緣公)、明塔2座(道公、璞公)、清塔4座(法緣、汝妙、寧公、府公)以及不明年代塔3座(東公等)。

6、嵩嶽寺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嵩嶽寺塔

1961午3月4日,國務院公佈嵩嶽寺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嵩嶽寺塔位於登封市區西北6千米嵩山南麓嵩嶽寺院內,為北魏時期佛塔。該塔始建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為15層的密簷式磚塔,平面呈十二邊形,通高37.045米,由基臺、塔身、15層疊澀磚簷和塔剎組成。塔身分上、下兩部分。嵩嶽寺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反映了中外建築文化交流融合創新的歷程,在結構、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價值,對後世磚塔建築有著巨大影響。

7、蘇州虎丘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築,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門內8號,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妻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簷,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簷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等罕見的傳統藝術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

8、五臺山白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五臺山白塔

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內,實際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臺山的一大標誌,也五臺山的象徵。此塔其規制與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基本相同,但其規模、規格要比北海的那座白塔大好幾倍,北海的白塔塔高只有15米左右,而五臺山的這座白塔塔高達50餘米,全為實心修築,建成實心塔是因為佛教講究的就是誠心實意。大白塔在2004年耗資138萬元經過重新修建,整個塔身高大挺拔,氣勢恢弘,雍容高貴,為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標誌。

9、開封鐵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開封鐵塔

鐵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北門大街鐵塔公園的東半部,是園內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點,始建於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中國首批公佈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曾為開寶寺,又稱“開寶寺塔”,又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

10、大雁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大雁塔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大雁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教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傳入中國的結果。大雁塔是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標誌之一。

11、報恩寺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報恩寺塔

2006年05月25日,報恩寺塔作為宋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報恩寺塔內部為雙層套筒,八角塔心內各層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設在雙層套筒之間的迴廊中;各層有平座欄杆,底層有副階(圍繞塔身的一圈廊道)。這些,都與山西釋迦塔相仿。但副階屋簷與第一層塔身的屋簷是一坡而下,沒有重簷。與釋迦塔不同。磚砌塔身每面分三間,正中一間設門。木結構部分曾經清光緒年間重修,簷角高聳,又在平座上加了許多擎簷柱,已部分改變了原樣。副階柱間連接有牆,平面直徑30米,與釋迦塔相近;塔全高達76米,比釋迦塔高出將近9米。全塔雖尺度巨大,但層數比釋迦塔多出4層,比例也比釋迦塔高細,加上簷角高舉,在宏偉中也蘊含著秀逸的風韻,仍體現了。

12、靈光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靈光塔

1988年1月13日靈光塔被國務院批准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渤海國時代塔。位於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西北郊塔山兩南端平坦的臺地上,臺地海拔820米。本名失傳,此為清代長白府第一任知府張鳳台題名。清光緒末年(1908年)發現,為磚砌樓閣式空心方塔,共5層,層層收分,通高12.86米。塔剎呈葫蘆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磚對縫,黃泥作漿,疊澀式塔簷,底邊長3.3米,頂邊長1.9米。

13、定州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定州塔

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被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從京廣鐵路乘坐火車,或從京石高速公路乘坐汽車,都可遙看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姿。據史料記載,定州是先有開元寺,後有定州塔。開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公元491年,隋朝開皇16年將七帝寺改為正解寺,到唐代天即公元904—907年正解寺改為開元寺。

14、六和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六和塔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六和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和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磚木結構古塔之一。六和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創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現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於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古代中國建築文化的成就。

15、千尋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千尋塔

千尋塔位於雲南省大理縣城西北崇聖寺內。千尋塔是崇聖寺三塔中最大的,位於南北兩座小塔前方中間,所以又稱中塔。塔的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於南詔保和年間(與唐朝同時代)。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供人攀登。通體自上而下有兩重塔基和塔身。塔身16層,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千尋塔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在崇聖寺三塔中最先建造。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建造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

16.華嚴寺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華嚴寺塔

華嚴寺塔,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華嚴寺內,寺院建於遼代清寧八年(1062年),華嚴寺塔是根據《遼史·地理志》上的記載恢復建造的。塔為三層四簷純木榫卯結構,現已成為大同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17.延安寶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延安寶塔

延安寶塔,又稱嶺山寺塔,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山,始建於唐代,現為明代建築。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層,高約44米,為樓閣式磚塔,現已成為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革命聖地的象徵。

18.普救寺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普救寺塔

普救寺塔,又名鶯鶯塔,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普救寺內,因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而聞名。是與北京天壇迴音壁、四川潼南石琴、河南三門峽蛤蟆塔齊名的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

19.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位於寧夏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始建年代不詳,但從歷次修繕出土的文物、題記推測,很可能是西夏的遺存。塔群坐西面東,按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泉州東西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泉州東西塔

泉州東西塔,是鎮國塔(東塔)和仁壽塔(西塔)的合稱,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開元寺內,其中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865年),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東西塔現已成為泉州市的標誌性建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1.北海白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位於北京市北海公園瓊華島上,建於清初順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磚木石混合結構,塔高35.9米,上圓下方,塔頂設有寶蓋、寶頂,現已成為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22.官渡金剛寶座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官渡金剛寶座塔

官渡金剛寶座塔,又稱妙湛寺塔,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郊的官渡古鎮內,塔身為沙石所建,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3.北京天寧寺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北京天寧寺塔

北京天寧寺塔,位於北京市天寧寺內,為遼代佛教建築。天寧寺塔是一座密簷實心高塔,是北京現存著名的古塔,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4.飛虹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飛虹塔

飛虹塔,位於山西洪洞縣東北部的廣勝寺內,始建於漢代,現塔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修建,因塔身五彩斑斕如雨後彩虹,故名“飛虹塔”。飛虹塔為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高47.6米,是國內建築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5.小雁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薦福寺內,始建於唐景龍元年(707年),是中國早期方形密簷式方形磚塔,與大雁塔同為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誌。2014年6月,小雁塔作為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6.舍利生生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

27.凌霄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凌霄塔

凌霄塔位於正定隆興寺之西大眾街北側原天寧寺內,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結構,故俗稱木塔。

據清光緒《正定縣誌》記載,天寧寺和凌霄塔同時建於唐懿宗威通年間(公元860-874年中)。當時寺院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牌坊、重門、天王殿、前殿、後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築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鐘,香火鼎盛。民國初年,寺院屢遭厄難,殿堂一一毀壞,主要建築獨存凌霄塔。

28.覆缽式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喇嘛塔

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是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與印度的窣堵波很相近。主要流傳於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

其主要特點:臺基與塔剎造型講究,一個高大基座上安置一個巨大的圓形塔肚,其上豎立一根長長的塔頂。塔頂上刻有許多的圓輪,再安置華蓋和仰月寶珠。

29.廣惠寺華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廣惠寺華塔

廣惠寺華塔,又名多寶塔。坐落在河北正定縣城內生民街路東高阜之上原來的廣惠寺內。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塔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主塔底層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狀小塔,小塔環抱主塔,高低錯落,主次相依,精巧華麗,壯觀秀逸。

30.普彤塔

中國著名古塔,氣勢恢弘或雍容華貴,精巧俊秀或壯觀飄逸

普彤塔

普彤塔始建於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坐落於河北省邢臺市南宮市。普彤寺是河北乃至全國最早的寺廟,它比號稱"中國第一寺"的洛陽白馬寺的建寺時間還早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任何形式的文化藝術都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作為佛教信仰的重要標誌之一的佛塔也是這樣的。當建造佛塔的思想從印度走向四面八方之後,各地區的佛教信徒們在接受印度佛塔建築樣式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結合著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創造出自己所喜愛的佛塔樣式。於是在佛教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各種各樣的佛塔不斷湧現,成為了古代信仰佛教的各民族建築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